本文来源:物联传媒
本文作者:梧桐
近日,随着万众瞩目的苹果秋季发布会告一段落,几款新产品也进入大众视野。这一届新产品虽在软件上令人耳目一新,但硬件上却无太大更新。不过在硬件的布置方面,苹果仍有值得一提的动作,比如被嵌入到AirPods Pro耳机盒中的U1芯片。
内置U1芯片的AirPods Pro(图源:苹果官网)
时至今日,距离苹果自研出U1芯片已有3年之久。其应用从AirDrop到AirTag,又到2022 WWDC发布的AR应用以及NI(Nearby Interaction,近场交互)构想,如今又将U1芯片内置到耳机中。不难看出,苹果正通过软硬件一齐发力,努力把UWB往C端市场带。
不过苹果很清楚,仅有定位服务且只支持寻物功能,UWB的C端市场规模难以做大。但随着“Find My”应用把UWB相关设备联动起来,其玩法才逐渐清晰——是在织一张网,而过去和现在正在做的努力,或都是铺垫。
自建体系,苹果给UWB织了张网
对UWB而言,以定位功能为特点进入C端市场是首选,因为相比蓝牙等其他通信协议,其定位精度是最大优势。同样作为通信协议,蓝牙是迭代到了4.0版本,才通过智能音箱的音频传输这一应用得以爆发。类比来看,UWB在等的也是这么一个杀手级应用。
不过比蓝牙幸运的是,UWB进入C端市场的时代更新,这意味着各场景中需要联动的技术或产品都更完善,产业链上的龙头厂商也更有经验。其中作为龙头厂商之一的苹果,便专门为UWB开设了特权通道,为其发展进行布局和规划,甚至自研了U1芯片。
而从U1芯片落地开始,苹果在软硬件上就一直“带着它玩”。
从硬件上来看,自iPhone 11开始,苹果的智能手机就已把U1芯片当作标配,随着时间推移,Apple Watch、HomePod mini、AirTag等产品纷纷自带UWB功能。而这些终端设备都可以看作一张网上的节点。
内置U1芯片的HomePod mini(图源:苹果官网)
从软件上来看,最早的AirDrop作为试水,虽只是提供了空间感知功能以发现其他设备,却为后来一张巨大的“Find My”网络埋下了伏笔。如今通过”Find My“软件,可以找到一切内置U1芯片的相关设备。
而在软硬件结合上面,除了”Find My“网络,还有2022 WWDC提出的AR应用和NI构想。笔者在另一篇文章《苹果再次探索UWB新功能,这次带来了AR和“免提”的应用》提到过这两个新功能。其中AR可以更好地实现可视化寻物,解决信号受障碍物阻挡的问题和方便用户使用;而NI则是由设备感知到主人,实现”免提“化的主动智能,无需打开App便能无感开锁、放音乐等。值得一提的是,它不同于现在智能家居的预设指令进而自动化实现,而是设备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工作。
也由此不难看出,无论是被诟病价格的AirTag,还是被议论并非刚需的UWB功能,都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因为苹果在意的并不是它现在有用,而是希望它能构成一张网,作为一切的基础来完成交互式会话,以及更深一层的操作。也正是随着自建体系的逐渐庞大,功能和服务才会接踵而至。
但在物联网行业,没有最大的网,只有更大的网,于是自建体系对于苹果而言仍旧不够。另外,要想把UWB彻底带入市场,也还需要更多玩家。
“拆墙”互联,物联网还需开放生态
在苹果联手谷歌、亚马逊等巨头推出Matter时,其”拆墙“行动就已开始执行。因为这是一个物联网行业的共识——比起产品的功能和服务,消费级产品的痛点在于互联。对于种类繁多的终端设备,消费者的需求除了基本功能外,更在意的是方便。
笔者在另一篇文章《Airtag越来越实用,UWB消费级应用爆发在即》里提到过,苹果目前对UWB物联网的布局有三个方面——跨硬件(协议)、跨设备、跨品牌。
跨硬件是结合UWB、NFC、蓝牙通信协议完成指定功能,UWB用于弥补NFC距离不够、蓝牙精度不够的短板,从而实现三种技术上的互补。这在苹果的”Find My“应用中便有所体现,三个技术同时使用,可以更精确地定位到相关设备,也可启动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跨设备便是实现多用户间苹果设备的多端互联,包括手机、手表、音响、AirTag等设备,从而形成一张巨大的网络。其中每个设备都是一个节点,比如”Find My“应用就会依靠节点间进行信息传递,来收集设备位置信息,完成寻物功能。
跨品牌则是苹果”拆墙“行动中的一大步,首先是NXP为开发者提供了UWB评估套件,可开发UWB相关的物联网应用程序,其中就支持苹果的U1芯片。其次是苹果在Tag类产品上,已支持国内品牌Nut的产品”Nutale Air Tag-F11X“进入”Find My“网络。再者是Qorvo的DW3110芯片已通过苹果MFi认证,具备与U1芯片的交互功能。
随着生态的完善与规范,这张以UWB设备为节点构成的网络越来越大,互联互通的真正实现,可以满足消费者对方便的需求。
虽然从目前苹果的进程看来,只有防丢和寻物功能可以体现UWB的价值,也就是其定位服务的应用仍比较局限。但未来却难以预测,就像当年爆火的iPhone 4一样,很少有人记得前三代iPhone什么样,又被如何评价。等到AirTag 2、AirTag 3或更多硬件产品和软件功能出现,一代产品的能力也就不再重要。
换句话说,如今芯片、产品和服务的试水,或只是铺垫,为铺一张更大的网。
以量为主,造一个雪崩效应
前文提到,”Find My“网络的建立提炼出了一个重点,就是以网状结构来打开市场。也就是说,要UWB形成规模化应用,首先得把量提上去。只有更多的节点,更大的网络,才能支持更广泛的互联互通。
据Techno Systems Research发布的报告,预计2022年结束时,全球UWB市场出货量将超过3.167亿台。报告指出,COVID-19大流行和工业4.0趋势推动了中国市场对UWB的需求,同时报告预测,UWB技术将集成到照明、企业Wi-Fi接入点,并将用于公共区域的室内导航中。
UWB出货量趋势(图源:Techno Systems Research)
如今,苹果将U1芯片内置于无线耳机盒内,相比手表将带来更大的出货量。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只有把设备的数量提上去,让更多人接触到它、用它、对它提出要求、催它更新,它才有机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蓝牙、Wi-Fi过去都以此方式在发展,所以这点或也适用于UWB技术及配备该技术的设备。
在C端市场,消费者普遍认为UWB的存在还有些尴尬,毕竟在目前看来,它所提供的服务还并非刚需。但乔布斯生前提到过——“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因为消费者并不清楚现在科技的发展水平,他们并不知道科技可以干什么,也不能预测下一个改变整个行业的突破口在哪里”。
这可以理解为,苹果对于UWB的布局,在C端市场或与B端市场的思路不同,因为B端的企业会做调研和分析,使需求更加理性,但C端的消费者更注重感官体验,需求更为感性。也意味着,在未来,苹果除了Find My,更有可能衍生出Operate My、Connect My等具有交互式会话的应用。而种种可能的前提,都基于过去和现在积累下来的设备量。
同时,从苹果对NI的构想也可见,UWB已有新的功能在等待被实现,并且更符合智能化的未来。而对于UWB技术本身来说,更有智能车钥匙、UWB雷达检测、智能家居等应用及场景在等待其进行探索,前途无可限量。
~END~
今日份需求已上线
1.4G版一键报警器
2.气体流量计
3.更多需求:https://www.iotku.com/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