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下方公众号了解更多▼
今天,我们学习一下运放的几个参数分析。
输入失调电压定义:在室温25℃及标准电源电压下,输入电压为0时,为使输出电压为0,在输入端加的补偿电压叫做失调电压。在理想的情况下,一般认为当运放的两个输入端输入相同的电压时,比如输入电压均为0,运放的输出端电压为0;但实则不然,因为实际上它的差分输入级很难做到完全对称,常在输入电压为0时,存在一定的输出电压,大概几个微伏或者几个毫伏,不同运放的性能不同,输入失调电压也不一样。因为运放的失调电压通常比较小,所以我们接了一个比较大反馈电压,放大倍数为1001倍。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在运放的负输入端,电压为4.83mV,因此LMV358所测是的失调电压为4.83mV。典型的失调电压为0.5mV,最大是±5mV,我们测试结果还在范围内,但是已经比较大了。所以,大家在选择芯片时应考虑运放的输入失调电压,避免误差造成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OPA2350作为高精度运放,它的输入失调电压很小。由于输入失调电流会造成输入失调电压变大,因此反馈电阻要小一点,避免反馈电阻过大引起测得的失调电压偏大。运放的输入一般是基于三极管或者FET结构的长尾式差分输入,对于BJT来说,由于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是需要提供一定的偏置电流的,因此需要提供输入电流,一般有nA到uA级别;对于FET来说,由于场效应管本身是压控型器件,可还是存在一定的漏电流,不过电流非常小,一般是fA或者pA级别。但有时候为了ESD,还会增加钳位二极管,从而更加增大了这个漏电流大小。测试运放的失调电流时,要减少输入失调电压对它的影响,因此要将运放的增益变得很小。这里我们选择的电阻为R2为1G欧姆,R3为1M欧姆,这样运放输出增益就接近1/1000倍,对失调电流产生的影响就很小。不同的运放,输入失调电流也不一样。高精度的运放,输入失调电流很小,如下图所示:其他电路形式相同,我们只更换了运放型号,将LMV358改为OPA2350高精度运放,再看OPA2350的输入失调电压为1.3nA。因为运放的不对称性,在输入端电压都为0时,运放输出还有微小的电压,在很多精密运放中,为了使输入端电压相等时,输出电压为0,通过调整输入端加一个微小的电压,使运放输出端电压为0,这个微小的电压叫做失调电压补偿。1、如果我们的同相端作为信号输入,那么我们反向端进行失调电压补偿,我们需要双电源,正负两个方向进行补偿,双电源制作方法,正电源就是将电源的负极和大地连在一起,那么正极就是相对于大地电压为正的电压,负电源就是将电源的正极与大地连在一起,那么电源的负极端就是负电压。2、补偿电阻要尽可能大,100K欧姆以上,尽量减少对原放大电路精度的影响。运放我们采用LF353,这是一个双电源供电的运放,单电源供电的没有办法进行负电源补偿。此时我们看到,当两端输入电压相等均为0时,输出电压是1.89mv。通过电压补偿,我们看到输出电压已经减小到9uv了,还是有效果的,可以更好的减小误差。1、一般指输入共模电压范围,即两个输入端处可允许接入的电压范围;2、反相放人器由于虚地,共模电压为0,所以不受输入信号幅值的限制;3、以基本的差分放大电路为例,避免输出电压范围的影响;5、rail-to-rai特性的运放(如OPA2350)可以输入稍微超过电源轨的电压。它的工作电压范围为2.7V至5V,我们采用5V电压作为工作电压供电。这里的最小工作电压低于工作电压范围最小值,我们在OPA2350的数据手册中也找到了解释。OPA350系列运算放大器的完整额定参数为2.7V至5.5V,实际的电源电压可以介于2.5V至5.5V之间。我们把运放做成一个电压跟随器,我们信号输入范围为0~5V,输出电压能够正常跟随。现在,我们把输入电压改为-0.1V至5.6V之间,现象如下:运放的输出已经出现失真现象,当输入电压大于工作电压时,运放输出最大电压出现削顶,最大输出电压为4.96,最小输出电压为100mV左右。有的运放超出最大输入电压时,他会出现输出反向的现象。运放的压摆率(SR),是指输入为阶跃信号时,闭环放大器的输出电压时间变化率的平均值,是指单位时间(一般用微秒)器件输出电压值的可改变的范围。OPA2350的压摆率,是在增益为1的情况下测量的。为了避免增益带来的干扰,减少带宽的影响,我们还是用电压跟随器来做,并且输入电压不能超过它的输入电压范围。通过仿真,输入为三角波,电压范围为0至1V。我们可以看出,在输入频率为1Mhz时,输入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波形几乎重合,输出电压是跟随输入电压变化的。我们使输入信号的频率不变,更改一下信号的幅值,将输入信号的幅值改为0至5V,我们可以看到,输出电压的波形已经和输出电压波形有了相位偏移,说明输出电压变化已经跟不上输入电压信号的变化。SR=(用通道B的T1时刻电压-通道B的T2时刻电压)/(T2-T1)=17.24V左右,与数据手册所给的20接近。我们选择运放压摆率的经验公式为SR=2*π*f*Vpk,其中f为运放输入信号的频率,Vpk是输入的幅值电压,比如输入信号频率为100khz,Vpk为5,可以计算得出:SR=2*3.14*10*1000*5=3140000V/s=3.14V/us,OPA2350为22V/us是满足条件的。而像LMV358这种普通运放,压摆率为0.6V/us,则满足不了我们的设计要求。OPA2350的增益带宽积为38MHZ,是在增益G=1的条件下测试的,衰减为-3db。频率为38MHz,输入信号为0至2V,电路采用的是电压跟随器方式,红色为信号发生器输入电压,紫色为运放输出电压,可以明显看出,运放的输出波形滞后于信号发生器的输入波形,且输出幅度有衰减。由此可以计算一下,输出的最大电压为1.203V,与我们的输入最大电压相比,1.2/2=60%,衰减为40%,与理论给的30%接近,所以运放数据手册所给出的增益带宽积是在增益G=1,衰减为30%信号幅值条件下给出的。如果我们增大增益,会提前出现30%的衰减现象。所以在选择运放的时候,运放增益积要大于一个值,G=K*输入频率*增益放大倍数,k值一般取10。比如,输入频率为10Khz,增益放大倍数为100,那么所需要的运放增益带宽积应该为10M。OPA2350的增益带宽为38MHZ,满足设计要求;而像LMV358,它的增益带宽仅为1Mhz,满足不了这个设计要求。2、两个输入端输入相同的电压,输入零差模信号,观察输出信号;下面这张是OPA2350的数据手册里面的共模抑制比数据图:在直流或者低频信号的时候,它的共模抑制比很大,随之频率增加,共模抑制比迅速减小。这里输入电压范围为0至2V,一开始设置频率为1MHz,将示波器改为交流耦合,来测输入相同电压时运放的输出波形。幅值为16uV左右,数据手册表明,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增加,共模抑制比减小(共模抑制比=输入的共模电压/运放输出电压)。现在我们增大输入信号的频率,改为5Mhz,然后再来看一下输出波形,幅值变为13uV左右。此处是我不理解的地方,按照数据手册上,输入信号的频率增大时,共模抑制比应该是减小,但我测得输出却是增大的……以上就是运放几个参数的分析过程了,内容可能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各位大牛指教,谢谢!
后台回复“multisim”,获取仿真软件安装包链接。
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后台回复“加群”,管理员拉你入技术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