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对乌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主要大事记
5月21日至25日
作者:安德列洛夫 来源:军鹰动态
本世纪十年代末,美国空军计划开发一款全新的战略洲际弹道导弹。今年4月4日,美国空军正式对外宣布,新一代洲际导弹(GBSD)命名为LGM-35A Sentinel“哨兵”,并且这款导弹可搭载W87-1热核弹头。美国空军计划用LGM-35A“哨兵”洲际弹道导弹将取代已经服役50年的“民兵III”。预计,从2029-2075年间陆续完成更换。
LGM-35A“哨兵”导弹的主承包商是美国军火巨头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目前,LGM-35A“哨兵”导弹项目已经完成了部分前期测试,当前正对其部分组件进行相关测试。与此同时,LGM-35A“哨兵”导弹项目在前期测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PART1
1.设计阶段
6年前,也就是在2016年的7月29日,美国空军核武器中心(Air Force Nuclear Weapons Center)对外发布了新一代战略洲际弹道导弹项目技术风险建议书,正式启动了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工作。
美国空军核武器中心称,新一代战略洲际弹道导弹将用于取代现役的GM-30G“民兵-3”(Minuteman Ⅲ)型洲际弹道导弹。
同时,美国空军将新项目命名为:下一代洲际弹道导弹“陆基战略威慑”系统(Ground-Based Strategic Deterrent,GBSD)。
GBSD概念图
PART2
2.旧与新
据有关媒体报道,LGM-35A“哨兵”导弹项目承包商对该导弹的诸多组件进行了重新设计。
当然,LGM-35A“哨兵”导弹将采用低风险、技术成熟的组件,采用模块化架构,可以轻松地整合新兴技术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威胁环境,并且比GM-30G导弹系统更易于维护-所有这些都将节省成本,并确保LGM-35A“哨兵”导弹在21世纪70年代良好运行时的相关性。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方案渲染图
PART3
3.威胁手段
核威慑是美国国防态势的核心。
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美国军方认为核威慑现在比美苏争霸使其都更重要。
美军官方认为,核威慑体系将是一种具有高度韧性和能力的威慑力量,将在未来几十年为美国及其盟友带来全球稳定。
美国目前现役的陆基核力量是3个基地内的约450枚“民兵-3”洲际导弹。随着,“民兵-3”洲际导弹导弹老化,美军每年都投入巨资维护这些核武器,决定研制新型洲际弹道导弹来取代“民兵-3”洲际导弹,即LGM-35A“哨兵”导弹,对美军“核三位一体”中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居民性更新,而且成本达到1000亿美元,制造660枚“哨兵”洲际导弹,其中400枚实弹部署,260枚试验弹/训练弹,维持美军“核三位一体”作战能力。
LGM-35A“哨兵”导弹概念图
PART4
4.挫折
装有W87-1核战斗部的MK21A再入段载具
PART5
5.亚力山大
与中、俄两国相比较,美军在陆基洲际导弹品类单一。
俄罗斯战略火箭军装备着“亚尔斯”、“白杨-M”洲际导弹、“先锋”高超音速导弹以及即将列装的“萨尔玛特”重型洲际导弹,而中国火箭军装备着“东风-41”、“东风-31”和“东风-5B”陆基洲际导弹以及“巨浪-2”潜射洲际弹道导弹。
美国正在模糊战略概念,试图降低美国在战争中动用核武器的“门槛”,想要依靠着“哨兵”洲际导弹重新赢得在陆基洲际导弹威慑能力。
新型洲际核导弹再入段载具试验的失败将推迟美军装备新一代洲际导弹计划,为中俄两国赢得战略缓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