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精简指令集集(RISC)处理器问世

智能计算芯世界 2022-09-05 00:00

一般来说,人类历史第一台RISC 电脑,应当是CDC6600,姑且不论IBM 力图自我宣传的立场,IBM 801 研发过程逐步厘清RISC 该有的样貌,也是不争的事实。最起码IBM 801 研发团队明确指出「存储器载入/回存(Load / Store) 架构」与「微码不好(Microcode is bad),不要微码」这些历史性结论。

创造「根据代码流可分成指令(Instruction) 和数据(Data) 两种、据此再分成四种计算机类型(SISD、SIMD、MISD、MIMD)」的「费林分类法」(Flynn′s Taxonomy)的Michael Flynn,认定IBM 801 是世界第一个RISC 系统。IBM 前述ACS 计划累积的成果,如高级语言编译器的最佳化手段和更精练的指令集架构,一并延续到IBM 801。
▲ 第一台RISC计算机IBM 801,由IBM 研究员John Cocke 和团队于1970 年代后期设计,他也在1987 年获得计算机工业最高荣誉「图灵奖」。
1974 年,IBM 开始研究如何打造每小时处理100 万则通话、平均每秒300 通的电话交换机。假如每通电话须执行2万个指令,代表每秒最少要600 万个指令(6MIPS),再算额外处理负担,起码要1,200 万个指令(12MIPS)。但当时IBM 销售最高端机种System/370 Model 168(1972 年),只有每秒300 万个指令(3MIPS),这说明要出现巨大技术突破,才有实现目标的可能。
因此John Cocke 团队删除所有操作存储器内数据的指令,只保留使用处理器内的数据寄存器。相较未有专门指令负责存储器载入(Load) 和存储器回存(Store)的CDC6600,电话交换机研究案直截了当指明RISC 指令集第一个要素:存储器载入(Load)/回存(Store)架构。白话点就是「一次从存储器抓一堆运算元(数据)进来,算完再一次丢回存储器」。
IBM 在1975 年取消这计算机结构的概念取得相当进展的实验性专案,但当年10 月IBM 决定当成不同应用可共享的通用设计,继续发展,并以研发部门所在地Thomas J.Watson 研究中心建筑物编号为名,命名为IBM 801 计划。
日后IBM 801 普遍用于各种IBM 产品,包括System/370 大型主机I/O 通道控制器、各种IBM 网通设备、IBM 9370 大型主机的垂直微码(Vertical Microcode)执行单元,并在日后成为IBM ROMP(Resarch OPD Micro Processor)微处理器、IBM RT PC 工作站和几个内部研究案的技术基础,一步步迈向时下高端RISC 之王:Power(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With Enhanced RISC)。
接着更伟大的成就,就堂堂登场了──John Cocke 团队发现软件编译程序都未用到大多数透过微码(Microcode)实作的功能强大复杂的指令。当时可能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加法指令,就有一堆对应不同运算元(像寄存器与存储器配对,或不同运算元数量)版本,就是CISC 的特色,为了提供充裕指令数量与功能(受大型主机影响,是那时很重要的商业行销诉求),反而拖慢常用的简单指令。抛弃微码,使用硬件线路(Hardwired)制作这些指令,并有效流水线化(Pipeline),就是RISC 的第二个特征。
▲ 微码是区分RISC与CISC 的最根本差异,没有之一。即使后来的RISC…...
John Cocke 团队总结,这句话也从此颠覆指令集架构潮流:
“在计算机与使用者间强加微码(用微码实作「为软件与硬件界面的指令集架构」),会在执行最频繁执行的指令时,产生昂贵的额外负担。”(Imposing microcode between a computer and its users imposes an expensive overhead in performing the most frequently executed instructions.)RISC的重大精神「让最常用的指令跑的更快」(Make The Common Case Fast)由此而生。
▲ 虽然IBM 并未发明RISC 这名词,但IBM 的801 计划的确早于当代两位大师David Patterson(RISC 名词创造者,之后才出现「对照」用CISC)的RISC I 和John Hennessy 的MIPS。
1980 年夏天问世的最初版,时钟频率15.15MHz,理论运算效能高达15MIPS,超出1974 年电话交换机的预定性能需求。但IBM 801 打从娘胎起就是为了功能极有限的系统而生,所以规格也极简单,仅有16 个24 位元数据寄存器,指令编码长度是短短24 位元,没有虚拟存储器,延续古老的2 运算元格式(A = A + B),但2运算元格式(A = A + B) 却会覆盖其中一个,代表必须事先复制一个运算元的数据到另一个寄存器,降低效率。
后来IBM 改良多次,特别重要的是将指令编码长度扩展到32 位元,不仅让数据寄存器数量倍增到32 个(用到5 个位元标定),更有足够位元数,改为3 运算元格式(A = B + C),更利于数学应用,因两个数字(B 和C) 都可保留于寄存器,以便重新使用。RISC 第三个象征:「应该」要有32 个数据寄存器和三运算元格式,就这样出现在各位眼前(至于嵌入式导向RISC 指令集,如ARM Thumb,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不限硬件,IBM 801 计划也对改善编译器(Compiler)效率有巨大贡献(各位还记得上一篇ACS 和Frances Allen吗?)。新版IBM 801 于System/370 大型主机以「模拟器」执行时,运行速度竟然会比System/370 原生程式码还快。研发团队将IBM 801「尽其所能利用数据寄存器,并设法减低存取存储器频率」的编译器「逆向」移植回CISC指令集架构的System/370,效能也比原版快三倍,充分证明针对RISC 发展的编译器最佳化技术,也同样可改进CISC 处理器软件执行效能,反正能减少上下其手存储器,都不啻是好事一桩。
总之,从CDC6600、ACS 和IBM 801,能对RISC 做以下总结:
1.核心精神:让最常用的指令跑更快。
2.RISC「精简」的是指令格式与运算元定址模式,不是指令数目。
3.存储器载入(Load)回存(Store)都由专属指令负责。
4.尽量使用硬件线路(Hardwired)实做指令,避免采用微码(Microcode)产生控制讯号。
5.预设最少要有32个数据寄存器与3 运算元(A = B + C)。
6.因应高级语言普及,编译器(Compiler)技术在效能层面扮演举足轻重角色。
但IBM 801的传奇并未划下句点,更大挑战即将现身John Cocke 等人眼前:1982 年以IBM 801 的成就为地基,IBM 启动Cheetah(猎豹)计划,借实作多组执行单元,让RISC 在单一时脉周期内执行多道指令,也就是同时执行一个以上指令的「超标量」(Superscalar)流水线,结合让RISC抢滩个人电脑市场的努力(ROMP、RT PC、PowerPC),铺陈蓝色巨人横越超过半世纪的壮丽RISC 发展史。
▲ 笔者一直很讨厌RISC-V 阵营老爱把RISC 说得好像横空出世的伟大发明,就算不提IBM,RISC 起源甚至可追溯至1964年的CDC6600,距今超过半个世纪。
如果还没忘记上一篇提到的IBM System/360,就会马上理解服务器的世界,无论CISC 还是RISC,最顶端的高端产品,依旧清一色是IBM 天下。
▲ 无预警停机时间排名,足以代替千言万语。
不过论世界第一个「兼具超标量、乱序与预测指令执行的RISC 处理器」,一般认定是1990 年IBM Power1(限浮点运算) 或1993 年IBM PowerPC 601,但其实早在1978 年苏联Elbrus-1 实现,只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才逐渐被世人知悉。笔者更好奇的是,当代两位大师合着的两本经典教科书《计算机体系架构:量化研究方法》,何时会探讨俄国人的计算机领域成就?
来源:technews(台)  作者:痴汉水球
下载链接:
2021年RISC-V行业概览
ARM系列处理器应用技术完全手册
CPU和GPU研究框架合集
面向AIoT的RISC-V原生操作系统研究
深度报告:RISC-V异构IoT全新架构
RISC-V芯片产业指令集架构研究
玄铁C910实现RISC-V用户自定义指令
面向AIoT的RISC-V原生操作系统研究

RISC-V手册开源指令集指南


基于GPU统一内存优化的图计算框架设计
GPU技术专题下载链接
《GPU高性能计算概述》 
《GPU深度学习基础介绍》 
《OpenACC基本介绍》 
《CUDA CC 编程介绍》 
《CUDA Fortr基本介绍》
深度报告:GPU研究框架
半导体材料系列报告(上): 国产替代正当时,把握扩产窗口期
半导体材料系列报告(下):Chiplet引领封测行业新机遇
图解数据中心基础设施:PCIe总线和NVMe SSD测试
PCIe Gen 4&5总线协议分析和SSD测试工具白皮书
异构芯片研究框架合集
《国产操作系统专题(3)》
《国产操作系统专题(2)》
《国产操作系统专题(1)》
《信创专题合集》
1、信创专题(二).pdf
2、信创专题(一).pdf
操作系统产业完全解析
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实践与思考
中兴新支点桌面操作系统用户手册


本号资料全部上传至知识星球,更多内容请登录智能计算芯知识(知识星球)星球下载全部资料。



免责申明:本号聚焦相关技术分享,内容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可追溯内容均注明来源,发布文章若存在版权等问题,请留言联系删除,谢谢。



电子书<服务器基础知识全解(终极版)>更新完毕。

获取方式: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182页 PPT可编辑版本和PDF阅读版本详情。


温馨提示:

请搜索“AI_Architect”或“扫码”关注公众号实时掌握深度技术分享,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原创技术干货。

智能计算芯世界 聚焦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异构计算、高性能计算等领域专业知识分享.
评论
  • 耳机虽看似一个简单的设备,但不仅只是听音乐功能,它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和专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个人娱乐到专业录音,再到公共和私人通讯,耳机的使用无处不在。使用高质量的耳机不仅可以提供优良的声音体验,还能在长时间使用中保护使用者听力健康。耳机产品的质量,除了验证产品是否符合法规标准,也能透过全面性的测试和认证过程,确保耳机在各方面:从音质到耐用性,再到用户舒适度,都能达到或超越行业标准。这不仅保护了消费者的投资,也提升了该公司在整个行业的产品质量和信誉!客户面临到的各种困难一家耳机制造商想要透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4-12-20 10:37 161浏览
  • ALINX 正式发布 AMD Virtex UltraScale+ 系列 FPGA PCIe 3.0 综合开发平台 AXVU13P!这款搭载 AMD 16nm 工艺 XCVU13P 芯片的高性能开发验证平台,凭借卓越的计算能力和灵活的扩展性,专为应对复杂应用场景和高带宽需求而设计,助力技术开发者加速产品创新与部署。随着 5G、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迅猛发展,各行业对计算能力、灵活性和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持续攀升。FPGA 凭借其高度可编程性和实时并行处理能力,已成为解决行业痛点的关
    ALINX 2024-12-20 17:44 85浏览
  • 光耦合器,也称为光隔离器,是用于电气隔离和信号传输的多功能组件。其应用之一是测量电路中的电压。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光耦合器进行电压测量,阐明了其操作和实际用途。使用光耦合器进行电压测量的工作原理使用光耦合器进行电压测量依赖于其在通过光传输信号的同时隔离输入和输出电路的能力。该过程包括:连接到电压源光耦合器连接在电压源上。输入电压施加到光耦合器的LED,LED发出的光与施加的电压成比例。光电二极管响应LED发出的光由输出侧的光电二极管或光电晶体管检测。随着LED亮度的变化,光电二极管的电阻相应减小,
    腾恩科技-彭工 2024-12-20 16:31 73浏览
  • Supernode与艾迈斯欧司朗携手,通过Belago红外LED实现精准扫地机器人避障;得益于Belago出色的红外补光功能,使扫地机器人能够大大提升其识别物体的能力,实现精准避障;Belago点阵照明器采用迷你封装,兼容标准无铅回流工艺,适用于各种3D传感平台,包括移动设备、物联网设备和机器人。全球领先的光学解决方案供应商艾迈斯欧司朗(瑞士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AMS)近日宣布,与国内领先的多行业三维视觉方案提供商超节点创新科技(Supernode)双方联合推出采用艾迈斯欧司朗先进Belago红
    艾迈斯欧司朗 2024-12-20 18:55 80浏览
  • 光耦固态继电器(SSR)作为现代电子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正逐步取代传统机械继电器。通过利用光耦合技术,SSR不仅能够提供更高的可靠性,还能适应更加复杂和严苛的应用环境。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光耦固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优势、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光耦固态继电器:如何工作并打破传统继电器的局限?光耦固态继电器通过光电隔离技术,实现输入信号与负载之间的电气隔离。其工作原理包括三个关键步骤:光激活:LED接收输入电流并发出与其成比例的光信号。光传输:光电传感器(如光电二极管或光电晶体管)接收
    腾恩科技-彭工 2024-12-20 16:30 55浏览
  •         不卖关子先说感受,真本书真是相见恨晚啊。字面意思,见到太晚了,我刚毕业或者刚做电子行业就应该接触到这本书的。我自己跌跌撞撞那么多年走了多少弯路,掉过多少坑,都是血泪史啊,要是提前能看到这本书很多弯路很多坑都是可以避免的,可惜这本书是今年出的,羡慕现在的年轻人能有这么丰富完善的资料可以学习,想当年我纯靠百度和论坛搜索、求助啊,连个正经师傅都没有,从软件安装到一步一布操作纯靠自己瞎摸索,然后就是搜索各种教程视频,说出来都是泪啊。  &
    DrouSherry 2024-12-19 20:00 110浏览
  • //```c #include "..\..\comm\AI8051U.h"  // 包含头文件,定义了硬件寄存器和常量 #include "stdio.h"              // 标准输入输出库 #include "intrins.h"         &n
    丙丁先生 2024-12-20 10:18 84浏览
  • 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又称DMS,是一种集中在车辆中的技术,用于实时跟踪和评估驾驶员状态及驾驶行为。随着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整合AI技术的DMS逐渐成为主流,AI模型通过大量数据进行持续训练,使得驾驶监控更加高效和精准。 驾驶员监测系统主要通过传感器、摄像头收集驾驶员的面部图像,定位头部姿势、人脸特征及行为特征,并通过各种异常驾驶行为检测模型运算来识别驾驶员的当前状态。如果出现任何异常驾驶行为(如疲劳,分心,抽烟,接打电话,无安全带等),将发出声音及视觉警报。此外,驾驶员的行为数据会被记录
    启扬ARM嵌入式 2024-12-20 09:14 98浏览
  • 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电机控制系统正向更高精度、更快响应和更高稳定性的方向发展。高速光耦作为一种电气隔离与信号传输的核心器件,在现代电机控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详细介绍高速光耦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优势及其在实际工控系统中的重要性。高速光耦的基本原理及优势高速光耦是一种光电耦合器件,通过光信号传递电信号,实现输入输出端的电气隔离。这种隔离可以有效保护电路免受高压、电流浪涌等干扰。相比传统的光耦,高速光耦具备更快的响应速度,通常可以达到几百纳秒到几微秒级别的传输延迟。电气隔离:高速光
    晶台光耦 2024-12-20 10:18 144浏览
  • 国产数字隔离器已成为现代电子产品中的关键部件,以增强的性能和可靠性取代了传统的光耦合器。这些隔离器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和其他需要强大信号隔离的领域。准确测试这些设备是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的基本步骤。如何测试数字隔离器测试数字隔离器需要精度和正确的工具集来评估其在各种条件下的功能和性能。以下设备对于这项任务至关重要:示波器:用于可视化信号波形并测量时序特性,如传播延迟、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允许验证输入输出信号的完整性。频谱分析仪:测量电磁干扰(EMI)和其他频域特性。有助于识别信号
    克里雅半导体科技 2024-12-20 16:35 71浏览
  • 百佳泰特为您整理2024年12月各大Logo的最新规格信息。——————————USB▶ 百佳泰获授权进行 USB Active Cable 认证。▶ 所有符合 USB PD 3.2 标准的产品都有资格获得USB-IF 认证——————————Bluetooth®▶ Remote UPF Testing针对所有低功耗音频(LE Audio)和网格(Mesh)规范的远程互操作性测试已开放,蓝牙会员可使用该测试,这是随时测试产品的又一绝佳途径。——————————PCI Express▶ 2025年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4-12-20 10:33 118浏览
  • 汽车行业的变革正愈演愈烈,由交通工具到“第三生活空间”。业内逐渐凝聚共识:汽车的下半场在于智能化。而智能化的核心在于集成先进的传感器,以实现高等级的智能驾驶乃至自动驾驶,以及更个性、舒适、交互体验更优的智能座舱。毕马威中国《聚焦电动化下半场 智能座舱白皮书》数据指出,2026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达到2127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7%。2022年到2026年,智能座舱渗透率将从59%上升至82%。近日,在SENSOR CHINA与琻捷电子联合举办的“汽车传感系列交流会-智能传感专场”上,艾
    艾迈斯欧司朗 2024-12-20 19:45 98浏览
我要评论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