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减少信号路径和返回路径间的互容和互感。
设计原则:
33. 对于微带线或带状线来说,保持相邻信号路径的间距至少为线宽的2倍。
34. 使返回路径中的信号可能经过的突变最小化。
35. 如果在返回路径中必须跨越间隙,则只能使用差分对。决不能用离得很近的单端信号布线跨越间隙。
36. 对于表面线条来说,使耦合长度尽可能短,幷使用厚的阻焊层来减少远程串扰。
37. 若远程串扰很严重,在表面线条上添加一层厚的叠层,使其成为嵌入式微带线。
38. 对于远程串扰很严重的耦合长度很长的传输线,采用带状线布线。
39. 若不能使耦合长度短于饱和长度,则不用考虑减少耦合长度,因为减少耦合长度对于近端串扰没有任何改善。
40. 尽可能使用介电常数最低的叠层介质材料,这样做可以在给定特性阻抗的情况下,使得信号路径与返回路径间的介质厚度保持最小。
41. 在紧耦合微带线总线中,使线间距至少在线宽的2倍以上,或者把对时序敏感的信号线布成带状线,这样可以减少确定性抖动。
42. 若要求隔离度超过-60dB,应使用带有防护布线的带状线。
43. 一般使用2D场求解工具来估计是否需要使用防护布线。
44. 若使用防护布线,尽量使其达到满足要求的宽度,幷用过孔使防护线与返回路径短接。如果允许,可以沿着防护线增加一些短接过孔,这些过孔幷不像两端的过孔那样重要,但有一定改善。
45. 使封装或接插件的返回路径尽量短,这样可以减小地弹。
46. 使用片级封装而不使用更大的封装。
47. 使电源平面和返回平面尽量接近,可减少电源返回路径的地弹噪声。
48. 使信号路径与返回路径尽量接近,幷同时与系统阻抗相匹配,可以减少信号路径中的地弹。
49. 避免在接插件和封装中使用公用返回路径。
50. 当在封装或线接头中分配引线时,应把最短的引线作为地路径,并使电源引线和地引线均匀分布在信号线的周围,或者使其尽量接近载有大量开关电流的信号线。
51. 所有空引线或引脚都应接地。
52. 如果每个电阻都没有独立的返回路径,应避免使用单列直插封装电阻排。
53. 检查镀层以确认阻焊盘在过孔面上不存在交叠;在电源和地平面对应的出砂孔之间都留有足够的空间。
54. 如果信号改变参考平面,则参考平面应尽量靠近信号平面。如果使用去耦电容器来减少返回路径的阻抗,它的电容器幷不时最重要的,应选取和设计具有最低回路电感的电容才是关键。
55. 如果有大量信号线切换参考平面,就要使这些信号线的过孔彼此之间尽量远离,而不是使其集中在同一地方。
56. 如果有信号切换参考平面,幷且这些平面间具有相同电压,则尽量将信号线过孔与返回路径过孔数量放置在一起。
相关阅读:
信号完整性问题最小化的100条通用设计原则(一)
本文转载自:知乎
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贸泽电子设计圈由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开发和运营,服务全球广大电子设计群体,贸泽电子分销750多家领先品牌,可订购500多万种在线产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采购平台,欢迎关注我们,获取第一手的设计与产业资讯信息!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