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星标公众号,不错过精彩内容
作者 | 硬十
转自 | 硬件十万个为什么
首先基于一些国产芯片的商业模式。因为整个大趋势是国产化替代。国产化替代最快的手段,就是有些芯片能够与进口芯片能够实现PIN2PIN兼容。(我又用了一个英文词PIN2PIN,表述两颗芯片“管脚”到“管脚”兼容,每个管脚的定义、位置、尺寸都相同,可以兼容)所以,当国产化替代的芯片与进口的芯片完全兼容之后(并不是说设计抄袭,因为设计有时候没法抄袭,但是为了芯片能够卖得出去,只能先做的外观和功能一模一样,替代),datasheet在某种程度上有很多相通、相同的内容。有时候偷个懒,就抄一下进口芯片的datasheet——这个也是客观事实。
甚至,我们在国产芯片的datasheet上看到了其兼容的进口芯片的图片。
有些芯片公司,因为突然需要给一些巨头供货,简直是疲于奔命,没有时间好好去打磨自己的datasheet。这也是很多朋友抱怨有些国产芯片datasheet质量差的原因。当然我们相信,会越来越好。但是有些国外厂家为了中国市场,却把自己原来的英文datasheet翻译成中文datasheet。特别是TI、ADI等这些模拟厂家。这是由于模拟电路的生命周期更长,他们在生命周期中,为了更多的销量,用中文范围赢得一些中文客户。很多国产芯片也是需要出口,或者是计划出口的。所以,他们在写datasheet的时候,英文肯定是首选。因为国内工程师阅读英文没有障碍,而国外很多工程师肯定是没法阅读中文的。而双语翻译的工作量,很多芯片公司是难于承载的,与其把精力放在双语上面,不如在芯片技术本身更多投入,更早实现商业和技术的突破。
1、首先是术语、英文作为在芯片领域绝对强度的标准化语言,在描述硬件功能、性能、规格的时候能够用最少的字做到准确传递,比如PCIE、DMA、hit、Sec、RAS等等。而为了沟通高效,大家习惯性地用这些词,换成中文思维转换困难。我们生活中的一些NBA、DNA。我记得我们有一次打官司,是一个技术相关的纠纷,当我们律师眉飞色舞、慷慨陈词之后,法官问:“我问你几个问题哦,什么是PCB?”,当时我们律师就傻眼了。。。
在软硬件开发过程中,有大量的简写、英文专门的描述不是很好翻译。
2、有些词虽然好翻译,但是:一说英文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而中文没有统一表述。因为中英文对照关系,有时候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所以我们有时用英文特指一些专门的东西,比如:Cache。
Cache是什么?
我们直接翻译,是否可以?也可以,翻译成:高速缓存?但是在技术开发过程中,只用高速缓存,有一种“不得劲”的赶脚。其实cache是特指: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中,介于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之间的高速小容量存储器。它和主存储器一起构成一级的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和主存储器之间信息的调度和传送是由硬件自动进行的。某些机器甚至有二级三级缓存,每级缓存比前一级缓存速度慢且容量大。我们希望用一个名词来指代,这么一个特殊位置的高速缓存,但是又不想说一大长串话。客户是全球的,英文中文搞两套,没有精力。反正国内工程师看英文没障碍。那么干脆就先出一套英文Datasheet,只要国内外客户都能用起来,就可以实现商业闭环了。如果发展到ADI、TI这种规模的时候,针对国内市场,再进行datasheet的中文版本提供和优化。------------ END ------------
●专栏《嵌入式工具》
●专栏《嵌入式开发》
●专栏《Keil教程》
●嵌入式专栏精选教程
关注公众号回复“加群”按规则加入技术交流群,回复“1024”查看更多内容。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