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乔伊
RADAR这样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诞生,对于中国的汽车市场,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曾经幻想过这样一个周末:早晨,从一个慵懒的觉中苏醒,开着一辆皮卡驶向小镇上的购物中心,装满够用一周的食物与生活用品,载上宠物食粮以及一束花,满载而归。这似乎是一个毫无压力的中年人,最向往的平静且淡泊的人生。而在这样的人生中,一辆皮卡装载了一切。
但,在以往的中国,这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原因很简单,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住要住在市中心,车要买SUV。而皮卡的属性,似乎历来都被归在工具的大类之中。它可以负责生产、但似乎从来没有深入生活。
因为,在以往的中国市场,皮卡受到的限制,在于诸多大城市制定的限行政策。而另外一些地方,则要求皮卡将货斗遮盖上,在车身上写上限乘的字标。总体而言,在这样的用车环境下,很难出现拥有皮卡情节的中国消费者。
在某种程度上,对皮卡采用这样的定位是没毛病的。自1925年,福特将T型车的后排座舱改成货仓起,皮卡这个车型就带着工具车的属性诞生了。但,总有浪漫的人,不希望皮卡永远仅仅只是承载货物,更希望让它承载生活与梦想。
用于拖动货物,便于运输的大动力、高车身,同样可以用于应对复杂的道路,穿越碎石与泥泞;便于装载的大货斗,同样可以放下摩托与越野帐篷。
你看,只要思路打开,皮卡瞬间就能从一端的生产,滑向另一端的生活。这就有了,如福特、雪佛兰、道奇,甚至丰田这样的厂商,推出了一代又一代,驰骋于北美道路,融入美国人生活的经典皮卡车型。而如今,随着时代的变化,皮卡政策的逐渐调整,属于皮卡的时代,似乎也要来到我们的身边了。
因而,RADAR的出现,似乎就是为了顺应这个时代的潮流。但这显然不会是RADAR出现的全部意义,更重要的是,在未来的皮卡世界中,应该有中国皮卡的名字。
RADAR的机遇,来源于时代
属于RADAR的未来皮卡世界,该是什么样子?
其实,也许和所有汽车工业的其他领域正在发生的变革,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几乎所有人,都在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的方向突进,在皮卡领域亦不例外。
2021年的9月,世界上第一家制造电动皮卡的汽车Rivian正式开始交付首款产品——Rivian R1T。那段时间,这家成立十几年,一直在打磨产品的工匠型汽车公司,迎来了市值的暴涨,甚至追到全球车企市值第三。(尽管受到产能限制,如今已经市值趋于回归)。
与此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电动化、智能化浪潮的特斯拉,也同样觊觎皮卡市场这一大块蛋糕,其推出的Cybertruck从诞生起,就引发了热烈的追捧。截至目前,特斯拉已经积压了超过150万张的Cybertruck订单,想要完全交付需要等到2027年。
毫无疑问,这是投资市场与消费市场对于电动皮卡的看好最明显的表征,这也是属于RADAR的机会。
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机会不单单来自投资市场与消费市场,而是时代引发的机遇。
也就是说,如果RADAR诞生于内燃机时代,显然需要面临几乎所有在皮卡技术领域积淀了数十年的,老牌厂商的围剿。但在电动时代,几乎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传统厂商已经从最初的领跑者,转变为了新造车品牌的追赶者。
这样的反转,其实在电动轿车与SUV车型领域就已经出现了。尽管他们依托强大的体系实力、制造实力实现了快速的追赶。但新势力品牌的市场站位已经完成、用户心智占领也已经实现。更重要的是,他们完成了打破消费者心中关于新、老品牌之间心理鸿沟的重要任务。
此时的RADAR,环顾四周,站在身边的尽是Rivian、特斯拉这样的新造车品牌。我想,RADAR应该是有足够的信心与底气,在未来的电动皮卡时代,与他们一争高下。
在这个时代中,皮卡已经可以甩开大马力发动机带大梁的车身,在电动技术的加持下,依托纯电平台打造的皮卡,在经济性、空间利用、舒适性、智能交互等方面俱获得了更强的优势。进而实现长续航、高效的电池管理系统、同级领先的加速、安全的车身结构和刚度以及兼容性。而工具属性更弱化、乘用属性更强化的皮卡,也将在外观、设计、功能性上有望变得更多元化,更进一步从男性专属,变得对于女性用户更为友好。
而这些,不仅仅是下一个时代,皮卡技术的发展方向,也是RADAR走电动化这条路时,所拥有的先天优势。更重要的是,RADAR从来不是一个完全的新造车品牌。它所依托的,是来自于吉利汽车的完整体系实力。这样的体系实力有多强,勿需多言!
RADAR注册于今年的4月份。到了6月,品牌的宣传就已经正式开启。而就在本月,RADAR的首款车型即将亮相。
说它是酝酿已久也好,是强大体系助推快速成型也罢。总之,这是一个单纯的新造车品牌不可能实现的速度(即便是特斯拉,也是在售卖了10多年的SUV和轿车之后,才推出的Cybertruck)。
所以,仅时代机遇与体系实力来看,RADAR选择“新能源+多元”这条新赛道,势必会为市场以及用户带来新选择。
RADAR的机遇,源于对需求的清醒认识
其实,RADAR已经深刻地把握到了皮卡电动化时代,给他们带来的机遇。也理解了普通消费者,对于皮卡在脱离了工具属性后,可能在日常用车生活中所扮演的全新角色。
就在6月,RADAR所举办的首场宣传活动中,他们携手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发起了一个“向大自然借2平米”的活动。简而言之,就是用使用场景,去带动消费者对于皮卡这个车型的关注度,并培养中国的皮卡文化。
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露营相关信息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倍。2022年1-4月,京东户外产品的搜索量同比大幅增长145%,帐篷与垫子类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达229%。这表明对于当今的中国消费者而言,汽车早已不再是代步的工具,而是已经上升到了帮助人们追求理想生活的层面。
因而,从一开始,RADAR就将注重生活态度定为自身品牌的调性,通过宣传释放出来,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清醒的,对自身未来主打方向的认知与践行。
当然,这些在软实力层面的铺陈,并不能完全代表品牌的全部,硬核实力也同样重要。尽管目前,RADAR的产品并没有亮相,但从如今品牌的掌舵者来看,也许就能够大概率获知未来RADAR的整体产品方向。
RADAR品牌的CEO,是在吉利体系内拥有丰富资历的凌世权博士。在掌舵RADAR之前,他曾先后主导博瑞、博越、星越、星瑞、领克01、领克02、领克03、领克05、领克09等车型投产。
显然,几乎在吉利体系内最受欢迎的车型级品牌,都诞生于凌世权博士之手。同时,在汽车制造的过程中,他还不遗余力地推进吉利体系内产品的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以及5G应用等前沿技术探索与应用。
在凌世权博士的履历中,曾带领制造工艺工程团队,负责涵盖吉利、领克、路特斯、沃尔沃、极星等十余款全新开发/改款产品的工程技术工作。在工厂建设中,他曾负责吉利极星合作项目工厂建设及车型量产推进,主导宝鸡制造基地、杭州湾第二生产基地、领克余姚工厂等项目。更曾参与工信部汽车行业标准研讨与制定、担任清华五道口总裁班特邀讲师。
很显然,从让凌世权博士这样技术背景深厚的工科男,来执掌RADAR这一决策中,你就能看出从吉利体系之内投射出的,对于RADAR的期许之深。
既然手上有了足够的成功案例,作为一个工科男,凌世权博士也必然知道技术对于纯电动皮卡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可以期待的是,RADAR的产品,必然会在架构、三电技术、智能互联、智能驾驶等领域中投入更多的资源,以实现更为前瞻的使用体验。
与此同时,凌世权博士对于RADAR而言,更重要的点在于,他不仅仅是个经验丰富的汽车制造者,更是一个善于寻找产品定位,在产品之外树立品牌定位,配置市场氛围的营销高手。这一点,从RADAR诞生开始,一直着力将自身品牌与产品特性与户外探险、皮卡文化等元素进行深度捆绑与关联,就可见一斑。
而选择通过以户外场景,来建立产品形象定位的模式来进行营销,让我们似乎可以对未来RADAR的产品条线,抱有更多的期待。比如在皮卡之外,电动的越野SUV、ATV全地形车,是否也能够成为RADAR的产品条线路径选项?
这些毫无疑问都是有可能的。毕竟论造车,吉利的技术标准及体系实力早已立于国内顶尖;论科技,收购魅族和发射火箭,明显是要打造空天一体、人机一体、车机一体的全新汽车生态。这些内部资源,在未来必然会实现共享,这毫无疑问将让RADAR变得不止于一辆电动皮卡那么简单。它更有可能会是打开全新智能、乃至科幻生活场景的钥匙。
现在,我们再来看,为什么中国市场需要RADAR?
首先,人们对于更舒适、更自由的生活场景的追求,需要RADAR;其次,市场对于全新品牌、全新电动皮卡的追捧,需要RADAR;最后,吉利对于更广阔市场的渴望,对于新技术的探索,将催生RADAR。
这些理由,显然已经足够RADAR,走很远,走更远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