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卓凡
智能家电行业某公司老板
受访人|刘扬
软硬件设计师
受访人|许飞
国内某头部分销商质检主管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缺芯频传,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一芯难求”,迫于交货压力,就有企业不得不铤而走险,购买难追溯、无保障的芯片,结果导致大额亏损。
Leela|撰文
Peggy|编辑
一直听说市场上有假芯片,但我们还是第一次遇到。
据卓凡介绍,自己公司前段时间要做一个产品,因为量不大就把元器件采购的事都交给了贴片厂负责,本来是图省事,没想到栽了跟头。
产品做出来后,测试开始没什么问题,后来发现有个功能异常,加班排查了好久都没有查出原因,几乎每个环节我们都查了。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更换了库存的芯片,结果再做测试的时候,功能就恢复正常了。
卓凡的公司过去都是通过正规渠道进行采购,基本不会遇到假芯片,这也是在排查时没有很快想到芯片的原因。
而且芯片出问题也是小概率事件。
经常通过淘宝买芯片的个体户刘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已经买到过几次假芯片。
“淘宝售后没问题,可以退货。”不过,拆解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到底还是让他有点厌烦了,而且也怕慢慢影响到客户对他的信任。
刘扬总结了自己的血泪教训:
买芯片还是不能图便宜,尽量通过正规渠道,也不要经常换品牌,不然出问题了不好排查。
其实对于大部分采购方,更在意的并不是芯片的价格,因为假货带来的损失只会更大,只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芯片是有前提条件的。
比如缺芯严重的时候,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一芯难求”,不得不铤而走险,购买难追溯、无保障的芯片。
根据其他媒体报道,就有企业迫于交货压力,选择跟没有保证的贸易商采购芯片,结果导致大额亏损的故事。
假芯片和日常生活中说的假货定义不太一样。综合各方面的说法,目前市场上的假芯片主要有三种:
以旧充新,二手芯片“修复”后当新的卖;
以次充好,低端芯片或者二手芯片“升级”后,打上高端芯片的商标,或者是把国产芯片改成进口芯片,也即“套牌”;
山寨芯片,就是模仿原厂的芯片进行生产,但是工艺和性能远不及原厂。
另据一位芯片代理商介绍,还存在一种情况是,生产芯片的代工厂会自己生产一些白板,或是收集一些边角料,然后出售给贸易商,最终被私自打上标签出售。
近两年,由于全球芯片短缺,价格水涨船高的同时,假芯片借机大量流入市场。而且在高额利润诱惑下,一些分销商、经销商和封装厂也有参与其中。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很早之前,元器件造假产业链体系就已完善,市场上也一直有假芯片。只不过,在当前全球缺芯背景下,厂商不得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芯片,假芯片因此受到了高度的关注。
元器件造假产业链,图片来源:网络
就第一种假芯片,部分贸易商通过回收二手元器件,拆机再翻新,又当成新品去销售以牟取更多的利益。
由于电子设备是有使用年限的,而且翻新过程芯片要经历几次高温的折腾,性能往往大打折扣。
其实正常的二手商品交易,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也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管理总局官网上披露的相关经典案例,如果只是销售二手产品,没有翻新、改造、冒充他品牌等行为的,属于原产品的自由再买卖行为,不涉及商标侵权,亦不涉嫌犯罪。
一位专门做电子元器件售后服务的业内人士向笔者说到,真正要从根本上杜绝以旧充新问题,还是得完善二手器件的相关法制法规,有法可依后,或许能让二手器件成为一个可以健康发展的产业。
据日经亚洲日前报道,由于假芯片泛滥,日本芯片检测需求大增,原来无偿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的分销商,开始将这部分服务转为收费业务,专门提供芯片检测的机构也大幅增多。
其中总部位于东京的芯片分销商CoreStaff总裁Masaki Tozawa指出:“芯片越难获得,检测真伪的需求就越高,因为高额利润下 ,市场制假售假就会更加猖獗,终端买到假冒产品的可能性就越大。”
不过,芯片的真伪检测可没那么简单。
在一家国内头部分销商担任质检主管的许飞向笔者介绍到,由于技术愈发先进,造假的人也实时跟进市面上的鉴别指南完善产品。
今年很多假货第三方都很难检测出来,是否有使用过可以看出来,但是高仿料通常都是没有使用过的。
而且检测过程是比较复杂的。
像功能性的测试,现在假芯片品质越来越好基本没问题,而像老化测试、温度等环境测试,需要过程和时间。
许飞表示,有时候客户也没有办法去测试,大多是因为着急拿货才找的贸易商,加上测试的费用也是比较高的。
即便做了测试,检测机构给出的报告也很难有个满意的结果。
检测机构很容易吃官司,出报告只能说和真货差别有多少,有些模棱两可。
不然你要说是假货,贸易商会找你麻烦的,而且从法律角度上来说,很难有证据证明这个就是假货。
许飞说到,要避免假芯片,还是得从正规渠道购买,尽量多检测降低风险。
这是一个保障,不然出问题的话,你去找原厂,别人问你在哪里买的,你说是贸易商,人家不理你的。
而且有些贸易商是香港的公司,很难去告,你也没有绝对的证据,最后只能赔点钱了事。
作为分销商公司的质检部门,许飞带领的团队就是为公司做产品风险管控。首先公司采购时会优先原厂和授权代理商,其次质检部门也会去做基本的外观方面的考量。许飞表示:
这样也有难度,因为原厂可能有很多代工厂,生产的产品会有差异,我们发现异常的话,就会让供应商提供文件来证明,提供不了的,宁可不用。
根据多年下来的从业经验,许飞认为:
如果原厂管控的话,每个产品做个追溯、公布授权代理商,假芯片的问题可以很好解决。但是关键就在于原厂不愿意这么做,因为担心影响到代理商的生意。
而代理商往往能给原厂贡献优厚的利润。
除了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外,假芯片还会产生其他方面的负面影响。
就工程师而言,如果产品在调试、检测时出现问题,往往需要不停地找原因进行排查,过程艰辛且压力很大,如果没能及时发现是芯片的问题,工程师甚至还会遭遇背黑锅、被辞退的状况。
即使是没有职场压力的个体户刘扬,遇到过几次假芯片,但每次也都是先怀疑电路、设计等各方面的问题,不停排查,“搞得很郁闷”。
就消费者而言,笔者浏览黑猫投诉网站发现,搜索“假芯片”目前已有500多条投诉,其中最近引发集体投诉的长城汽车旗下欧拉好猫“换芯门”(宣传使用的是高通8核芯片,实际为因特尔4核芯片),其实也类似于假芯片中的以次充好,当然更多是涉及了虚假宣传。
黑猫投诉页面截图
最糟糕的情况是,如果性能有问题的假芯片被应用于国防、医疗、汽车等行业,将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可惜,目前并没有很好的杜绝假芯片的方法,相关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
因此,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加强供应商筛选才能更好的保障终端厂商的权益,采购业者、工程师等多防范和多检测也能降低一些风险。
许飞表示:
过去先交部分款提货的方式还有点保障,而现在由于芯片短缺,大部分都是现货现结,要看运气。
有不少从业者呼吁,杜绝假芯片,要从自身支持原厂正品开始。
(应受访者要求,卓凡、刘扬、许飞为化名)
*原创声明:本文为芯八哥原创文章,以上授权仅针对公众号,转载请保持内容的完整性,并注明来源出处,所有内容不得删减、修改,不得做商业用途,不允许网站及第三方平台直接二次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私信开通白名单。
「走进产业链」
栏目诚邀受访嘉宾
有意者欢迎联系小助手
分享“你or公司”的行业故事
👇
剑指2亿+颗车规MCU产能出货!国内唯一一家模拟信号链+MCU双平台驱动的IC企业
量价齐升,年销售近百亿!国产存储器厂商抢市全球汽车、工业、消费
单价百元级,年出货量破200万台!凭一家之力覆盖全球70%头部扫地机器人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