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LTCC微流道集成T/R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射频百花潭 2022-06-16 00:01
    为快速推进低温共烧陶瓷(LTCC)材料的国产化进程,推动自研LTCC材料早日投入应用,以某型国产LTCC材料为基础设计了一款单通道T/R组件,组件内部埋置集成微流道用于功放芯片快速散热。在组件及微流道设计仿真、基板制造加工和膜层化镀改性方面进行了研究,对组件进行了装配和测试。结果显示,采用自研LTCC材料制作的单通道T/R组件工艺指标合格,装配适应性良好,微流道散热高效,主要电性能指标满足要求。该型国产LTCC材料实用性良好,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前景。
目前在宽带微波领域,大量高密度集成微波器件、功能组件均将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作为主要实现手段之一。LTCC技术的显著特点包括:较低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及烧结温度,多层高密度布线和任意层便捷互联,单/双面复杂腔体结构成型,有源/无源器件有限空间内可靠集成,典型LTCC基板如图1所示。随着电子系统对小型化、集成化、轻量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子战装备已经向微系统方向发展,与此相应,微系统功能模块的集成形态正从传统的砖块式集成向瓦片式三维异构集成和共面/共形一体化集成转化(如图2所示),以LTCC技术为代表的多功能基板在新一代微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制造中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图1 双面腔结构LTCC封装基板图

图2 微系统模块三维集成形态

完整的LTCC材料包含生瓷和系列化功能浆料。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外能够提供完整LTCC原材料的厂家众多,如日本NEC、京瓷、美国Ferro、DuPont、ESL、德国Heraeus和韩国RN2。国内对LTCC原材料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进展有限,目前尚无成熟的覆盖LTCC完整应用需求的商业化原材料供国内用户选择。因此,尽快研制国产LTCC原材料并完成材料工程化应用验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用某型国产LTCC原材料研制了一款高集成度单通道T/R组件,通过对LTCC基板的工艺设计、可组装性和T/R组件性能研究,考察了国产LTCC材料的实用性。

1 T/R组件设计与仿真


本文提出的T/R组件实现接收信号的低噪声放大、发射信号的功率放大及波束控制功能,其原理如图3所示。组件由收发支路组成,收发通过天线端和网络端的两个开关切换。接收状态时,天线接收的信号经由开关、限幅器、低噪放、多功能芯片处理后输出。发射状态时,激励信号经由多功能芯片、GaAs驱放和GaN功放放大后输出。电源管理电路实现组件内接收和发射时的电源调制,波束控制电路实现串并转换、幅相控制等功能,开关驱动电路作用于GaN开关的驱动,稳压电路提供组件内部所需的供电电压。

图3 T/R组件设计原理框图
本文提出的宽带大功率T/R组件,工作带宽9 : 1,覆盖2~ 1 8 GH z,末级GaN多功能芯片(含GaN开关)输出功率≥39 dBm,芯片热流密度达到250 W/cm2。合理设计散热结构是保证T/R组件可靠工作的关键,实际采用集成液冷微流道的LTCC基板实现。


2 LTCC基板制造及测试


2.1 LTCC基板工艺设计

综合考虑T/R组件收发通路、散热结构、可制造性因素,对LTCC基板进行详细工艺设计,包括功能结构布局、布版规格、材料选择和加工流程。LTCC基板共20层,功能布局上1~4层传输微波信号,第4层为微波地层;5~12层传输低频控制信号;13~20层主要用于基板结构布置和整体厚度调控;20层背面为实际地层。采用全银系浆料保证良好烧结收缩均匀性,基板表面膜层化镀改性以兼容后道组装工艺,基板右下角区域布置共烧集成电阻。在基板右上部开矩形浅腔用于安装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基板中上部开单层腔用于放置限幅器、低噪放和均衡器芯片,其余管芯、驱动模块、电容等器件通过粘接集成。

    为提高组件集成度,在基板左上部开盲腔安装GaN功放芯片,芯片正下方制作开放式微流道用于芯片快速散热。为保证良好散热效果,在微流道设计时应考虑:


1)流道的转角区域采用平滑过渡的结构,以提高散热液的流动均匀性,防止液体在流道直角处阻力较大流动不畅;


2)采用多支路并联结构,有效抑制液体“死区”问题,进一步提高散热液的流动均匀性;


3)微流道支路选择合适的宽度和深度,防止支路内部产生过大压强,保证良好的对流散热效果;


4)热源布置时尽量避开微流道中液体循环不畅的区域。

根据系统散热需求、供液能力和LTCC加工能力,确定微流道的设计方案为:流道深度0.6 mm,最小宽度0.4 mm,肋部宽度0.5 mm。结构布局上,1~9层为微流道顶部,10~15层为微流道布置层,16~20层为微流道底部,微流道版图设计如图4所示。微流道在LTCC基板中的分布如图5所示,其中外围矩形为LTCC基板的外轮廓,红色区域为流道分布区域,阴影部分为功放芯片。

图4 LTCC埋置微流道设计图

图5 LTCC微流道分布示意图

设计组装方案为:将LTCC基板焊接在专用的封装盒体上,封装盒体内部制备供液分流通路,微流道进/出液口与盒体的供液/出液口对准,盒体通过侧面的液冷连接器与外部供液系统连接,实现冷却液在基板内部的流动,微流道的组装截面如图6所示。

图6 LTCC埋置微流道截面图

2.2 LTCC基板制造

内部集成微流道的LTCC基板通常有两种制作方法:


1)牺牲层材料填充法。加工时对生瓷逐层开腔和叠层,层压前在微流道内部填充预加工好的与流道内部尺寸相契合的牺牲层材料,层压时牺牲层材料有足够强度支撑住微流道不发生形变,烧结时牺牲层材料通过微流道的进/出液口充分排除,最终在基板内部获得结构保持良好的微流道。这种方法不改变LTCC工艺流程步骤,但是需要在牺牲层材料优选、加工成型、层压和烧结环节作相应设计和优化。


2)子模块组合法。将组成微流道的上下部分生瓷分别进行开腔、叠层和预压,最后将两个子模块整合一体烧结,整合方式可以是层压、粘接或两者的组合。该方法对层压工艺控制和粘接剂的选择要求较高,工艺流程更复杂,但在微流道的保形性上通常会有更好的效果。埋置集成微流道LTCC基板的技术制备途径如图7所示。

图7 埋置集成微流道LTCC基板制备流程图

基板制造中所用到的生瓷和浆料见表1,所有材料均为国产LTCC材料。考虑组装环节将涉及多种组装工艺,单一金导体无法全面兼容,在LTCC基板表面采用高固含量银浆布线,烧结之后在银导体上化学镀镍钯金(ENEPIG),替代原基板的金导体。镍钯金镀层中的Ni层与Ag层结合紧密并作为焊接功能层发挥作用。Pd层作为Ni和Au中间层能有效防止Ni的扩散、迁移,阻挡浸金化学溶液对镍层的攻击,同时Pd层硬度较高,可使顶部较薄的Au层获得良好的金线键合能力。采用化学镀镍钯金技术使基板能良好兼容粘接、丝焊、带焊、共晶、锡铅焊等多种组装工艺,提高基板封装可靠性,并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表1 国产LTCC原材料使用情况

基板化学镀过程中,银基底层的状态是决定镀层质量好坏的先决条件和关键因素。本研究中通过对国产银浆固含量的合理调控和印刷工艺的优化,制备出质量优异的银基底层,银基底层的状态如图8所示,并进一步实现了高致密性的镍钯金镀层。优化前基底层银颗粒呈离散分布,银颗粒间夹杂大量的暗灰色玻璃相,表明银浆料未形成有效的连续金属层。优化后基底层银颗粒饱满完整,排布紧密,颗粒间夹杂的玻璃相极少,无明显空洞,这表明银浆在LTCC基板表面铺展充分形成连续的金属层,有利于后续化学镀层的致密化。

图8 银基底优化前优化后状态对比

完成化镀镍钯金的LTCC基板以及微流道细节如图9所示。基板镀金层色泽明亮均匀,微流道结构布局合理,无坍塌和形变发生,在基板上的集成效果良好。

图9 化镀镍钯金LTCC基板及微流道细节图

2.3 LTCC基板测试

对采用国产材料制备的LTCC基板进行了测试,表2、图10~图12为翘曲度、化学镀金属层的金丝键合强度、可焊性及耐焊性测试结果。LTCC基板的通断连接良好,基板翘曲度<0.35%,化镀金层色泽光亮,均匀致密,无明显色差和漏镀。基板镀层金丝键合强度均≥0.05 N(3σ),失效模式均为金丝断裂。基板镀层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和耐焊性,在相应的测试温度条件下,焊料在焊盘上铺展均匀,有效覆盖率达到100%,焊盘无塌缩现象。上述测试结果均满足LTCC基板工程化应用标准。

表2 国产LTCC材料制备基板翘曲度测试结果

图10 国产LTCC材料制备基板化镀镍钯金表面镀层状态

图11 国产LTCC材料制备基板镀层丝焊拉力测试结果

图12 金丝断裂失效模式及可焊性/耐焊性测试结果

3 T/R组件组装及测试


T/R组件的组装过程包括供水盒体背面激光封焊流道成型、芯片载板与基板金锡共晶焊接,基板与封装盒体焊接、芯片/元器件粘接、丝焊/带焊级联等组装工序,部分组装细节如图13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采用国产材料制备的LTCC基板对组装各环节涉及的材料和工艺都表现出良好的兼容性。

图13 T/R组件组装细节图

搭建T/R组件测试平台如图14所示,通过封装盒体上的SMP射频连接器实现T/R组件与外部电路的微波传输,组件工作控制信号通过盒体上集成的低频连接器实现与外部电路的互联。开启蠕动泵将冷却液通入T/R组件并维持循环稳定流动,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组件的输出功率结果如图15所示,在2~18 GHz宽频率范围内,T/R组件的输出功率均大于36 dBm,其中在10.32 GHz频点处,T/R组件达到最大输出功率41.5 dBm,采用测温热电偶测得T/R组件饱和输出时功放芯片载板温度稳定在40.5±2.0 ℃,芯片全程工作正常。组件测试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采用的国产LTCC材料完全适用于埋置集成微流道T/R组件的研制应用。

图14 2 18 GHz T/R组件测试图

图15 T/R组件输出功率测试结果

4 结语


    本文选用某型国产LTCC原材料研制了一款埋置集成微流道的宽带大功率T/R组件,对组件整体架构、LTCC基板及微流道设计要点进行了研究,突破了微流道埋置集成制造工艺难点,组装并测试了T/R组件的射频性能。在集成微流道辅助散热的情况下,T/R组件工作正常,典型输出功率大于36 dBm,最大输出功率达到41.5 dBm。T/R组件的顺利研制,表明该型国产LTCC材料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可在其他宽带微波组件上作进一步验证推广,工程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徐洋,余雷,张剑,陈春梅,岳帅旗

来源:电子工艺技术

声明:


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

投稿/招聘/推广/宣传 请加微信:15989459034

射频百花潭 国内最大的射频微波公众号,专注于射频微波/高频技术分享和信息传递!
评论 (0)
  •     前几天同事问我,电压到多少伏就不安全了?考虑到这位同事的非电专业背景,我做了最极端的答复——多少伏都不安全,非专业人员别摸带电的东西。    那么,是不是这么绝对呢?我查了一下标准,奇怪的知识增加了。    标准的名字值得玩味——《电流对人和家畜的效应》,GB/T 13870.5 (IEC 60749-5)。里面对人、牛、尸体分类讨论(搞硬件的牛马一时恍惚,不知道自己算哪种)。    触电是电流造成的生理效应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4-09 22:35 178浏览
  • 行业变局:从机械仪表到智能交互终端的跃迁全球两轮电动车市场正经历从“功能机”向“智能机”的转型浪潮。数据显示,2024年智能电动车仪表盘渗透率已突破42%,而传统LED仪表因交互单一、扩展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以下核心需求:适老化需求:35%中老年用户反映仪表信息辨识困难智能化缺口:78%用户期待仪表盘支持手机互联与语音交互成本敏感度:厂商需在15元以内BOM成本实现功能升级在此背景下,集成语音播报与蓝牙互联的WT2605C-32N芯片方案,以“极简设计+智能交互”重构仪表盘技术生态链。技术破局: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11 08:59 122浏览
  • 文/Leon编辑/侯煜‍关税大战一触即发,当地时间4月9日起,美国开始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总计104%的关税。对此,中国外交部回应道:中方绝不接受美方极限施压霸道霸凌,将继续采取坚决有力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同时,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随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对中国关税立刻提高至125%,并暂缓其他75个国家对等关税90天,在此期间适用于10%的税率。特朗普政府挑起关税大战的目的,实际上是寻求制造业回流至美国。据悉,特朗普政府此次宣布对全球18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4-10 16:39 95浏览
  •   卫星故障预警系统软件:卫星在轨安全的智能护盾   北京华盛恒辉卫星故障预警系统软件,作为确保卫星在轨安全运行的关键利器,集成前沿的监测、诊断及预警技术,对卫星健康状况予以实时评估,提前预判潜在故障。下面将从核心功能、技术特性、应用场景以及发展走向等方面展开详尽阐述。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卫星故障预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卫星故障预警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卫星故障预警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核心功能   实时状态监测: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09 19:49 159浏览
  •   天空卫星健康状况监测维护管理系统:全方位解析  在航天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卫星在轨运行的安全与可靠至关重要。整合多种技术,实现对卫星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健康评估以及维护决策,有力保障卫星长期稳定运转。  应用案例       系统软件供应可以来这里,这个首肌开始是幺伍扒,中间是幺幺叁叁,最后一个是泗柒泗泗,按照数字顺序组合就可以找到。  一、系统架构与功能模块  数据采集层  数据处理层  智能分析层  决策支持层  二、关键技术  故障诊断技术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0 15:46 63浏览
  • 技术原理:非扫描式全局像的革新Flash激光雷达是一种纯固态激光雷达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面阵激光瞬时覆盖探测区域,配合高灵敏度传感器实现全局三维成像。其工作流程可分解为以下关键环节:1. 激光发射:采用二维点阵光源(如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通过光扩散器在单次脉冲中发射覆盖整个视场的面阵激光,视场角通常可达120°×75°,部分激光雷达产品可以做到120°×90°的超大视场角。不同于传统机械扫描或MEMS微振镜方案,Flash方案无需任何移动部件,直接通过电信号控制激光发射模式。2.
    robolab 2025-04-10 15:30 89浏览
  • 政策驱动,AVAS成新能源车安全刚需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据统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35%,而欧盟法规明确要求2024年后新能效车型必须配备低速提示音系统(AVAS)。在此背景下,低速报警器作为车辆主动安全的核心组件,其技术性能直接关乎行人安全与法规合规性。基于WT2003H芯片开发的AVAS解决方案,以高可靠性、强定制化能力及智能场景适配特性,正成为行业技术升级的新标杆。WT2003H方案技术亮点解析全场景音效精准触发方案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10 08:53 188浏览
  • 什么是车用高效能运算(Automotive HPC)?高温条件为何是潜在威胁?作为电动车内的关键核心组件,由于Automotive HPC(CPU)具备高频高效能运算电子组件、高速传输接口以及复杂运算处理、资源分配等诸多特性,再加上各种车辆的复杂应用情境等等条件,不难发见Automotive HPC对整个平台讯号传输实时处理、系统稳定度、耐久度、兼容性与安全性将造成多大的考验。而在各种汽车使用者情境之中,「高温条件」就是你我在日常生活中必然会面临到的一种潜在威胁。不论是长时间将车辆停放在室外的高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5-04-10 15:09 71浏览
  • ‌亥姆霍兹线圈‌是由两组相同的线圈组成,线圈之间的距离等于它们的半径。当电流同时流过这两个线圈时,会在它们中间形成一个几乎均匀的磁场。这种设计克服了普通线圈磁场不均匀的缺陷,能够在中心区域形成稳定、均匀的磁场‌。‌亥姆霍兹线圈的应用领域‌包括材料、电子、生物、医疗、航空航天、化学、应用物理等各个学科。由于其操作简便且能够提供极微弱的磁场直至数百高斯的磁场,亥姆霍兹线圈在各研究所、高等院校及企业中被广泛用于物质磁性或检测实验。‌亥姆霍兹线圈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磁场方向分类‌:‌一维亥
    锦正茂科技 2025-04-09 17:20 134浏览
  •   海上电磁干扰训练系统:全方位解析      海上电磁干扰训练系统,作为模拟复杂海上电磁环境、锻炼人员应对电磁干扰能力的关键技术装备,在军事、科研以及民用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接下来从系统构成、功能特点、技术原理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展开详细解析。   应用案例   系统软件供应可以来这里,这个首肌开始是幺伍扒,中间是幺幺叁叁,最后一个是泗柒泗泗,按照数字顺序组合就可以找到。   一、系统构成   核心组件   电磁信号模拟设备:负责生成各类复杂的电磁信号,模拟海上多样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0 16:45 94浏览
  • 由西门子(Siemens)生产的SIMATIC S7 PLC在SCADA 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众多行业中,SCADA 应用都需要与这些 PLC 进行通信。那么,有哪些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呢?宏集为您提供多种选择。传统方案:通过OPC服务器与西门子 PLC 间接通信SIMATIC S7系列的PLC是工业可编程控制器,能够实现对生产流程的实时SCADA监控,提供关于设备和流程状态的准确、最新数据。S7Comm(全称S7 Communication),也被称为工业以太网或Profinet,是西门
    宏集科技 2025-04-10 13:44 76浏览
  • 行业痛点:电动车智能化催生语音交互刚需随着全球短途出行市场爆发式增长,中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突破3.5亿辆。新国标实施推动行业向智能化、安全化转型,传统蜂鸣器报警方式因音效单一、缺乏场景适配性等问题,难以满足用户对智能交互体验的需求。WT2003HX系列语音芯片,以高性能处理器架构与灵活开发平台,为两轮电动车提供从基础报警到智能交互的全栈语音解决方案。WT2003HX芯片技术优势深度解读1. 高品质硬件性能,重塑语音交互标准搭载32位RISC处理器,主频高达120MHz,确保复杂算法流畅运行支持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10 09:12 163浏览
  • 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资源、能源有效利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保护和水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有大量的固液分离问题需要解决。真空过滤器是是由负压形成真空过滤的固液分离机械。用过滤介质把容器分为上、下两层,利用负压,悬浮液加入上腔,在压力作用下通过过滤介质进入下腔成为滤液,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吸附在过滤介质表面形成滤饼,滤液穿过过滤介质经中心轴内部排出,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目前市面上的过滤器多分为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两种。间歇操作的真空过滤机可过滤各种浓度的悬浮液,连续操作的真空过滤机适于过滤含
    宏集科技 2025-04-10 13:45 70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