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嘉宾 | 王雷
奥伦德总助
目前奥伦德是国内少有的以光耦为主营业务的IDM全产业链公司。发展至今,已形成9大系列400多个光耦品种,基本实现大部分品种能够PIN TO PIN对标取代欧、美、日系光耦。通过未来3年的持续的投入和扩产增能,预计到2025年公司产能规模将达到500kk/月,届时奥伦德将成为国际知名光耦品牌厂商。
Joey|撰文
Melody|编辑
众所周知,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作为高低压电路中最常使用的隔离器件,应用非常广泛。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伺服变频、智能家电、通讯、特高压电力等行业快速发展,对光耦的需求不断加大。
按种类分,光耦合器可分为:晶体管输出光耦合器,高速光耦合器,可控硅和可控硅输出光耦合器,IGBT/MOSFET栅极驱动器光耦合器等。晶体管输出光耦合器部分估计占最大产量份额的79%。从产品产品类型应用前景来看,IGBT/MOSFET占有重要地位,预计2028年份额将达到32.28%。同时就应用来看,3C产品在2021年份额大约是30.61%,未来几年年复增长率大约为5.86%。
目前光耦的主要供应厂商包括Onsemi、Toshiba和Broadcom等国际进口品牌占据高端市场95%以上份额,而中国大陆厂商市占率不足3%。
尽管如此,在国产替代的浪潮下,一家位于深圳的光电耦合器本土企业奥伦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逐渐成长为国内光电耦合器龙头企业。在近几年的半导体景气周期下,奥伦德更是乘风破浪,迎来快速发展。
据了解,奥伦德成立于1998年,深耕光耦行业二十余载,掌握光耦核心芯片技术,并且拥有光耦IDM完整产业链。发展至今,现已形成9大系列,400多个光耦品种,广泛应用在通讯、电力、家电、汽车、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奥伦德9大产品系列及内部电路结构图
资料来源:奥伦德
最近,奥伦德总助王雷接受了芯八哥的采访。他指出,奥伦德是国内少有的以光耦为主营业务的IDM模式的生产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基本实现大部分品种能够PIN TO PIN对标取代欧、美、日系光耦,并且产销量综合位列国内前茅。未来3年,奥伦德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产品升级与产能扩充,致力于将奥伦德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厂商。
王雷对芯八哥记者介绍道,
国内做光耦的公司比较少,专注做光电耦合器这个产品的奥伦德应该是独家。虽然其他国内公司也做光耦,但并不一定把光耦作为其主营业务来发展。
据了解,光耦是一个高低压之间的隔离器件,一般在高低压隔离之间,都会有这个器件存在。目前全球的光耦的型号有1000多种,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工业自动化、伺服、电机、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基站、医疗、电源等行业。现阶段,奥伦德已经覆盖了400多个型号的产品,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下游客户终端产品中,比如中兴、比亚迪、美的、海尔等知名厂商都是奥伦德的客户。
光耦在主要领域终端应用占比
数据来源:QY Research
根据QY Research 的研究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光耦合器总产值为16.91亿美元,预期未来7年将保持5.65%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7年总产值将达到24.87亿美元。从出货量来看,2021年全球总出货量为384.55亿颗,预期到2027年将达到692.22亿颗,年复合增长率为10.29%。
资料来源:QY Research
2021年,全球范围内光耦合器第一梯队厂商主要有Onsemi、Toshiba和Broadcom,第一梯队占有44.54%的市场份额;第二梯队厂商有Vishay、Renesas、Sharp和光宝科技等,共占有25.23%份额。排位前三名的厂商市场占有率相对均衡,均在百分之十几左右,目前在全球来看,尚未形成光耦市场绝对龙头。
据王雷介绍,
奥伦德总部位于深圳,制造基地位于大湾区江门市江海高新区,自建智能智造工业园。截至目前,已建成3万平米的标准净化厂房,主要生产晶体管光耦、可控硅光耦/固态继电器、高速隔离运放光耦、Photo-Mos SSR光继电器、IGBT隔离驱动/IPM接口、线性光耦等产品。王雷表示,公司目前上述产线的产能合计约为200kk/月。受益于产能的提升和国内众多龙头客户的认可,公司光耦2021年的销售额已经突破1亿元。
奥伦德江门工厂
资料来源;奥伦德
值得一提的是,奥伦德在江门的工业园三期扩建工程已经开建。通过本次扩建,公司会新增一栋行政大楼和近1万平方米的标准半导体净化厂房。通过未来3年的持续的投入和扩产,预计到2025年公司产能将达到500kk/月。
王雷表示,
此次扩产后,公司产能基本上能够挤进全球光偶厂商产能前5名,这将进一步夯实公司在光耦IDM制造商的龙头地位,为众多下游终端客户提供更有保障的交付能力和更多工控级、车规级光耦产品。
近年来,汽车行业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新四化方面持续演进,新能源车产销量不断超预期。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了129.3万辆和125.7万辆,同比均增长1.4倍,幅度超过了2019年的全年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了19.3%,同比增长了11.4%。
业内人士指出,汽车智能化整体经历了0-1的产业孕育期后,目前正处在1-10的产业成长早期。随着汽车智能化的不断演进,未来将带动ADAS/自动驾驶、功率器件、高性能计算、网联芯片、电池管理、传感器、光电器件等整个产业链的加速发展。
王雷指出,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演进,里面运用的光耦类型和数量也越来越多。比如新能源汽车里面的电池管理系统(BMS)、车载空调、OBC等场景都会用到光耦器件。
目前奥伦德光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在量产的差不多有5个型号的产品,未来可能继续拓展到20-30个型号。
业内周知,车规产品出于安全考虑在技术要求上比消费产品和工业产品更严格,不仅准入门槛高、研发周期长,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车规认证,因此推出一款车规产品并不容易。
王雷表示,
奥伦德于2021年拿到了光耦产品的IATF16949车规体系认证,这个认证是车规的准入门槛,有了这个认证之后说明你就可以做汽车领域这个市场了。除了公司认证外,公司推向市场的每一款产品也要通过AEC-Q101产品认证。目前我们在晶体管光耦已经有了AEC-Q101的认证,其他产品比如高速光偶、IGBT隔离驱动光偶、线性光偶等产品也在加紧做AEC-Q101的认证,这些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是被广泛使用的。
管理体系及产品安规认证
资料来源;奥伦德
新能源汽车作为奥伦德的重点市场,随着公司光耦产品不断推向市场,与公司合作的客户也越来越多。
王雷对芯八哥记者说道,
公司车规光耦现阶段主要的客户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目前已经实现量产出货。其他的比如小鹏、蔚来、广汽、北汽等汽车终端厂商也已经在推进合作。这些车厂都是我们未来的主要合作客户,将为公司未来的高速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目前美国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光耦消费市场,2021年占有26.10%的市场份额,之后是中国和欧洲,分别占有25.55%和24.16%。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地区增长最快,2022-2028期间年复增长率大约为7.52%。按光耦合器的生产市场来看,中国以34%的份额占据了最大的产量市场份额。其次是美国、东南亚等地区市场较小。
众所周知,目前半导体行业主要以IDM、Fabless、Foundry三种运作模式为主,其中IDM模式集设计、制造、封测等多个产业链环节于一身,主要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设计、制造等环节协同优化,有助于充分发掘技术潜力,率先实验并推行新的半导体技术。
据王雷介绍,
奥伦德是国内少有的拥有从晶片设计、晶圆制造、光耦封测垂直整合产业链能力的公司。截止到2021年,公司持续总投资超过了4个多亿。
资料来源:奥伦德
至于奥伦德为什么要致力于去做全产业链,王雷解释道:
一是光耦作为一款多品种产品,大部分产品种类还是以小批量的模拟器件为主,对于晶圆的需求型号繁多。自主掌握全产业链技术可有效缩短产品交付周期;
二是公司在晶圆端的持续研发投入,可以确保公司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加快新产品及新行业光耦产品标准的制定;
三是在未来持续的竞争中,公司拥有自己的工厂,能保证客户订单即使在“缺芯涨价”极端行情中也能及时的交付,这将增加公司与客户的粘性,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比较坚固的基础。
在去年半导体“疯狂涨价”行情当中,基于上游原材料的涨价,奥伦德也相应的调高了公司部分产品的价格。王雷向记者介绍道,
公司的部分产品涨价都是合理的、适度的,毕竟我们是一个原厂,不像分销商他们疯狂炒作一样的去涨价。我们两年前规划并实施了产能扩产,正好就赶上了这波“缺芯”的机会,而且产能也得到了有效释放。
在谈及对未来半导体行业的展望时,王雷认为,2022年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高端市场,由于需求增速仍然大于产能增速,因此部分高阶产品的产能还是会持续的紧缺;但是到了2023年下半年或者2024年,大部分企业扩产的产能应该都会释放出来,到时候对于一些公司来说可能就会面临库存压力。
从另一方面来看,国家正在大力推行国产半导体的替代,相关公司如果在这两三年内进入了细分赛道,推出拥有竞争力的产品并抓住了核心客户,通过三年的洗礼,这些公司将能够站到行业的制高点,成为主力供应厂商。
中国光耦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1年中国市场规模为5亿美元,约占全球的25.55%。预计2028年中国光耦市场将达到9亿美元,届时中国在全球占比将达到30.74%。
*原创声明:本文为芯八哥原创文章,以上授权仅针对公众号,转载请保持内容的完整性,并注明来源出处,所有内容不得删减、修改,不得做商业用途,不允许网站及第三方平台直接二次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私信开通白名单。
「走进产业链」
栏目诚邀受访嘉宾
有意者欢迎联系小助手
分享“你or公司”的行业故事
👇
千万级年出货量!首家打进变频空调主控的MCU厂商,如何成功实现国产替代?
还记得苹果AirTag吗?首款商用UWB“中国芯”来了!
业绩翻倍!这家国产模拟芯片厂商是如何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