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AUTOSAR中国中心成立了,这直接说明AUTOSAR标准在国内的推广已经达到一定阶段了,需要单独成立的中心来单独的应对了。
从主机厂到供应商,肉眼可见的使用AUTOSAR架构开发的控制器越来越多了,AUTOSAR架构的引入带来的标准化以及分层解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主机厂与供应商定义好RTE接口,主机厂也参与到软件开发当中来,因为主机厂了解车辆的使用场景或者说车辆主机厂离用户更近,更了解客户的需求,则主机厂可以负责擅长的车辆控制策略层的的开发,供应商的优势在底层软件开发、以及BOM成本更低,则负责硬件和底层软件的开发。
另外还有还有一个就是硬件跟软件解耦,当前硬件的迭代速度比以前快的多,解耦带来的好处就是适配新平台的时间缩短,据说,汇川联合动力适配好一个新的芯片平台只需一个多月。
从一个普通视角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上猎聘、前程无忧上搜一下AUTOSAR,一大堆公司在招熟悉AUTOSAR架构工程师,从传统的Tier1到主机厂,再到做自动驾驶、座舱,纷纷都要,而且薪资也很不错,下图是在猎聘上的截图,还是很“美丽”的。
对于AUTOSAR软件开发而言,基本都是基于第三方的工具来开发的,比如常用的Vector的达芬奇、ETAS的ISOLAR、EB的Tresos等,不过国内用的比较多还是前面两个。
Vector的达芬奇工具
首先来来聊一下Vector的达芬奇的工具,总结一下使用过程中的真实体会,行业惯例,先说优点:
1.达芬奇生态做得好,自动化程度高,上手难度比较低。怎么说呢,诊断的配置文件cdd、CAN总线的配置文件dbc都是Vector自家的标准,就连常用的CAN总线数据格式blf都是他家的。也就是说,大部分诊断和CAN总线的需求只需要在cdd或dbc文件里进行编辑,然后导入至达芬奇工具就可以实现大部分的功能,对于Warnring项,只需在提醒栏点击修复,基本大部分可以自动修复,甚至都不需要你知道配置选项的含义是什么。
自动化程度高带来的好处就是,对于项目开发来说,开发速度要快,尤其是在自动驾驶这个新兴的赛道,快速迭代可能是项目成功的因素之一,因为自动驾驶的需求大家都不是很清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你的尝试更多,试验更多,成功的机会也就更大一点。
2.文档做得好,每个模块都有技术手册。从功能到接口,再到配置项都有详细的说明,当你对模块有什么疑问的时候,基本技术手册是可以解答的。
3.除此之外,整体使用感受很好。比如cdd做好之后,可以用来生成代码,也可以导入CANOE用来测试,还可以导入dela进行自动化诊断测试。
4.Vector的AUTOSAR量产经验丰富,经历过市场的考验,不管是欧洲还是国内。
说完优点之后,就是要来吐槽缺点了:
1.技术支持的力度不够。工具都花了几百万购买了,都没有一个专人做技术支持,只有一个VectorSupport邮箱,而且发邮件的时候还要注明是哪个公司的,联系方式是啥,SIP包号是啥,生怕你是来白嫖的。
2.达芬奇工具对配置项的合理项检查很松。有些配置项你不配,或者配得不对,都可以给你生产代码。
3.静态代码可读性太差了,抽象程度很高。一个全局变量,通常有四五层的宏封装,不接触调试器,基本是理不明白的(可能是为了防止大家抄它代码吧)。
4.达芬奇的授权太复杂了,号称买三个项目量产license就可以买断,但是这里有个强调的点,就是硬件平台不能换,一旦换了,又得来三个,这怎么可能,现在硬件平台迭代的这么快,这个买断基本上没啥用;
5.市场经理特别强势,整体感受就是老子是行业第一,9.5折了还想咋的,爱用不用。
6.之前有幸参加过Vector的AUTOSAR培训,个人感觉讲师对AUTOSAR感觉不是很熟,一旦问到实际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可能就答不上来,这个只是个人体会哈。
ETAS的ISOLAR工具
说完了Vector,可以来聊聊ETAS的ISOLAR工具,首先说明一下,ETAS的工具用得是比较早期的版本,有些吐槽的点可能已经修复,按照惯例先说优点:
1.ETAS的代码可读性要很多,更符合工程师阅读习惯。
2.技术支持的力度很高,有专门的技术工程师对接,而且认识的几个都是从一线工程师退下来的,问题响应很快,而且通常都是现场支持的,像隔得比较近的,基本就等于驻场了。
3.ETAS的AUTOSAR的工具对配置项的检查很严,一旦配置错了,就无法生成代码。
4.ETAS的AUTOSAR工具很便宜,比Vector的便宜很多,而且买断之后是不限硬件平台的。
优点说完了,要来吐槽缺点了:
1.工具上手难度很高,这个是普遍的观点,之前在参加外面ETAS培训的时候,跟联电的讲师聊天,他就推荐我们上手先用Vector的达芬奇。
2.自动化程度比较低,很多需要工程师手动配置,这就需要对AUTOSAR标准很熟悉,对个人的要求更高,如果说项目不急,比如预言项目,时间允许,其实也没什么毛病,反而可以对标准掌握的更好。
3.技术手册比较少,基本全靠技术支持,不过在之后的版本里面,已经开始慢慢加入了技术手册了。
4.ETAS工具的市场占有率比较低,而且量产项目比Vector少很多,虽然ETAS是出自博世,但是跟博世自己用的还是有些区别的。
以上就是基于自己的使用经验,对两家比较主流的AUTOSAR工具的看法,目前国内做AUTOSAR工具的也慢慢做起来了,比如早在2004年浙江大学就开始接触AUTOSAR,并在之后推出了AUTOSAR工具SmartSAR Studio,除此之外,东软的NERSAR、华为的VOS都做的不错。
虽然有很多专业人士或者非专业人士吐槽AUTOSAR这不好那不好的,但是行业用户确实实在在的在变多。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像国内的华为、中兴等公司在这些方面都是有优势的,努力把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和经验推广到AUTOSAR标准中,让其融入更多的中国标准,这何尝不是一条出路。
分享不易,恳请点个【👍】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