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首款800V车型技术总览

原创 汽车ECU开发 2022-04-29 08:57

在主机厂的新车型发布会上,经常我们能听到“新车型是基于最新的XXX纯电平台打造,具有XXX优点…”的宣传。通常一个品牌为了通用性,只会打造一个纯电平台,然后衍生出不同的车型。

但是奥迪不同,现阶段光纯电平台就有4个,分别是高性能跑车的J1平台,也就是保时捷的Taycan的平台;油改电的MLBevo平台;与大众共用的MEB平台,即ID系列的换壳,如奥迪的纯电Q4就是大众ID.4的换壳;最后是比较先进的PPE平台,与保时捷共同开发,首款车型是Q6,而后是A6 Avant e-tron。

图1 奥迪4大纯电平台

e-tron GT是基于J1平台打造的,并且是第一款搭载800V高压系统的车型,充电5分钟续航100km。下面主要从高压系统、网络架构、ADAS几方面来梳理。


01.
高压系统

所谓的高压系统,就是电压在250V以上的设备。对于e-tron GT而言,其高压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高压电池、高压Booster、充电机等。

图2 高压系统总览

图3 高压电池总览

高压系统中,动力电池肯定是大头,其爆炸图如图3所示,顺理成章,我们先来揭开它的技术细节,动力电池的基本参数:

1.模组数量为33个;

2.电芯为162s2p;

3.最大充电功率为270kW;

4.电池包重量约为650kg;

5.额定电压为726V;

电池模组的连接方式,如图4所示,由于e-tron GT电池分有两层,左边为底层的电池连接,右边18、19、20为上层电池的连接。

图5 电池模组的连接方式

每个电池模组内部都集成一个模组控制单元,其作用是测量6个电芯的电压、温度,以及最大100mA的被动均衡,这意味着能量是通过电阻发热的形式消耗。被动均衡的启动条件是,当电池管理系统监控到电芯的电压偏差达到20%,并且电池包的电池容量超过30%。

模组控制器安装在模组横向靠纵梁的位置,如图6所示。

图6 模组之间连接,以及控制器的安装位置

每个模组内部由12个电芯组成,连接方式为6串2并,每个电芯的额定电压为3.65V,容量为66Ah,那模组的对外电压为21.9V,如图7所示。

图7 模组内部

高压Booster

高压booster是车辆内部电压的转换模块,也是能量分配模块,如图8所示。

图8 高压booster

它具有三条电压转换链路:

1.将400V转为800V的链路,主要是用于当外部充电桩为400V时,需要将其转换为800V作为动力电池的输入电压。

其升压原理是一个电荷泵,将电容器串联起来,示意图如图9所示。

图9 400V升800V示意图

2.将800V转为400V的链路,因为除了动力电池之外,其他高压部件均为400V,包括空调压缩机、电驱动力总成等。

3.将800V转为12V,给低压蓄电池充电以及电压用电器供电,这不仅是在车辆使用过程中起作用,当车辆停在停车场很长时间时,通常会出现电压蓄电池亏电,给车主带来麻烦,e-tron GT上做了个人性化的处理,当系统检测到蓄电池电压过低时,并且动力电池电压大于10%,高压booster会自动启动给低压蓄电池充电,并且蓄电池馈电尴尬的场景。

总体来说,整个高压系统的技术比较中规中矩,在800V高压部件中,也仅有充电链路是支持的,其他高压部件还是沿用400V,不像现代的IONIQ 5的高压系统(如图10所示),基本是一步到位,全部800V。

这一点可能也可以看出,德国造车比较稳健、保守,新技术是一步一步上的,但是在当前车型也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这种节凑可能已经不适应了,这一点从大众的ID系列也可以看的出,一打开车门,看到座舱,总感觉回到了诺基亚时代。

图10 现代的IONIQ 5的高压系统


02.
低压12V蓄电池

e-torn GT除了是奥迪第一款使用800V充电系统之外,也是第一款低压蓄电池采用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与传统的铅酸蓄电池相比,其具有:

1.重量减少,与同等容量的铅酸蓄电池相比,重量减少约50%;

2.使用寿命延长2.5倍,循环稳定性高7倍;

3.显著提高电压稳定性;

4.体积相比铅酸电池减少约20%;

蓄电池内部共集成8个电芯,以4串2的方式连接,每个电芯的额定电压为3.3V, 那蓄电池的额定电压为13.2V。电池的控制单元被安装在电池外壳顶部,并且控制线路与供电线路是分开的,而特斯拉的则是将控制板集成到内部,并且控制线路与供电线路集成到一个接插件中,相比而言,特斯拉的集成度更高。

图11 特斯拉的12V蓄电池

图13 e-torn GT的12V蓄电池

12V蓄电池在不同电压水平时的运行策略:

1.当电压大于15.5V,并且持续120s,电池将不允许充电,直到电压降到15.5V以下;

2.当电压小于10V,不在对外供电,当充电链路打开后,才会重新进行低压供电;

3.当电池电压小于8V,认为电池已经损坏,需要更换;

12V蓄电池的充电链路是:动力电池的800V经高压booster,转换为12V,为12V蓄电池充电,如14所示。

图14 12V蓄电池的充电链路

除此之外,上文也提到了,在车辆静置时,当低压蓄电池的容量低于一定值时,动力电池会自动激活为12V蓄电池充电的策略。

其具体的逻辑是当12V蓄电池的容量小于8Ah,并且动力电池的SOC大于10%,充电链路被激活,当12V蓄电池的电量达到20Ah,或者充了30分钟,充电链路会断开。在长时间静置的过程中,这个链路最多被激活8次。


03.
网络架构

网络架构是一个车辆的电气骨架,用于车载控制器控制流的交互。e-torn GT的网络架构主要由几个局域网络构成,包括舒适CAN网络、舒适CAN2网络、扩展CAN网络等。

舒适CAN网络

该网络主要是用于车门、后备箱、防盗、座椅等的控制,局域网的架构如图14所示,该网络以500kbp的CAN总线为主。

其中J136是座椅控制单元,与转向柱联动;J223是电动扰流板控制单元;J386是车门控制单元;J926是后座车门控制单元;J387是前排乘客车门控制单元;J393是舒适控制单元;G578是防盗传感器;H12是警报器喇叭;J938是后尾箱电机控制单元;J521是前排乘客控制单元,J533是数据总线诊断单元,J453是方向盘控制单元。J605是后尾箱控制单元。

图15 舒适CAN网络

舒适CAN2网络

舒适CAN2 网络主要是车辆附件的控制,包括后视镜、大灯、雨刮、座椅通风等,以LIN总线为主,如图16所示。

其中J519为板载供电控制单元;EX5为后视镜;G397为雨水和灯光传感器;J866为电动可调转向柱的控制单元;MX1/MX2分别为前左右大灯;J979为制热和空调控制器等。

图16 舒适CAN2网络

扩展CAN网络

扩展CAN网络主要连接胎压检测控制J502、变道辅助控制单元J769/770、倒车摄像系统控制单元J772、夜视系统的控制单元J853、引擎声浪模拟控制单元J1167/J1177。

图17 扩展CAN网络

Flexray网络

Flexray网络主要用于底盘线控,主要还是因为Flexray总线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而在国内,目前底盘线控主要还是基于CAN来做的。话不多说,直接上拓扑图,如图18所示。

其中J104是车身稳定装置,是ADAS线控制动的一部分。J234是气囊控制单元,J500是EPS电动助力转向。J527是转向柱控制单元,J539是博世的iBooster。J1121是ADAS控制单元,1-12是超声波传感器。J1019是后轮转向控制。J1234是前轴电驱动,J1235是后轴电驱动。J428为自适应巡航ECU,与主雷达相连,J1088为前左雷达,J1089为前右雷达。J769为变道辅助单元,J770为左后雷达。

图18 Flexray网络

诊断CAN/以太网网络

该网络主要连接OBD口,用于通过诊断读取内部数据,包括故障码、配置参数等,另外也可以刷新内部控制器的软件,由于有些控制器软件很大,所以现在大部分车都引入了基于以太网的诊断链路。

该网络中J533为网关,J794为Infotainment单元,J949为E-call。下图中J898为AR HUD。

图19 诊断CAN/ETH网络

总体来说,整个网络架构并没有什么新颖的地方,也没有去继承大哥ID系列的中央域控架构,中规中矩。


04.
ADAS系统

从功能性来看,e-torn上的ADAS系统为普通的L2级驾驶辅助系统,与2017版的A6/A7/A8/Q7/Q8上的完全一致,包括自适应巡航、泊车辅助、城市辅助等功能,也没啥可梳理的,直接上一张整体的架构图供大家参考吧,如图20所示。

其中G203-G206、G252-G255、G568-G717是12个超声波传感器;J1121连接为ADAS控制单元,R243-R246是360全景4个摄像头,J685为中控显示屏,J104为ESC,J794为Infotainment单元。

图20  ADAS系统架构图


05.
总结

总体而言,在当前新技术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从技术层面来说,像e-tron这种性能车,技术都中规中矩,并没有亮眼的地方,不像国产品牌,在新技术的应用上都很激进。虽然是老品牌,在新时代,不能吃老本了。

需要本文资料朋友可以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集50个赞,截图发至后台。

推荐阅读

CAN设计与应用指南

汽车软件需求是如何变成用户功能?

电子电气架构设计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汽车E/E架构的网络安全分析

电子电气架构设计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一文搞懂AUTOSAR的DEM模块深度解读汽车域控制器
谈谈在V模型流程中引入敏捷开发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信息梳理
自动驾驶中的路径规划
汽车软件开发的下一个阶段是什么样的?
深度分析整车控制域现状与发展
谈谈对汽车OTA的理解
小鹏P7内部ECU技术信息梳理

分享不易,恳请点个【👍】和【在

汽车ECU开发 专注于汽车电子ECU软件开发,技术分享。
评论 (0)
  • 在当今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车规级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安全性能。三星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商,其车规电容备受青睐。然而,选择一个靠谱的三星车规电容代理商至关重要。本文以行业领军企业北京贞光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深入剖析如何选择优质代理商。选择靠谱代理商的关键标准1. 授权资质与行业地位选择三星车规电容代理商首先要验证其授权资质及行业地位。北京贞光科技作为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领军者,长期走在行业前沿,拥有完备的授权资质。公司专注于市场分销和整体布局,在电子元器件领域建立了卓
    贞光科技 2025-04-14 16:18 127浏览
  • 展会名称:2025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成都工博会)展会日期:4月23 -25日展会地址:西部国际博览城展位号:15H-E010科士威传动将展示智能制造较新技术及全套解决方案。 2025年4月23-25日,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将迎来一场工业领域的年度盛会——2025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这场以“创链新工业,共碳新未来”为主题的展会上,来自全球的600+ 家参展企业将齐聚一堂,共同展示智能制造产业链中的关键产品及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科士威传动将受邀参展。&n
    科士威传动 2025-04-14 17:55 66浏览
  •   无人装备作战协同仿真系统软件:科技的关键支撑   无人装备作战协同仿真系统软件,作为一款综合性仿真平台,主要用于模拟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艇等无人装备在复杂作战环境中的协同作战能力、任务规划、指挥控制以及性能评估。该系统通过搭建虚拟战场环境,支持多种无人装备协同作战仿真,为作战指挥、装备研发、战术训练和作战效能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应用案例   系统软件供应可以来这里,这个首肌开始是幺伍扒,中间是幺幺叁叁,最后一个是泗柒泗泗,按照数字顺序组合就可以找到。   核心功能   虚拟战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4 17:24 67浏览
  •   高空 SAR 目标智能成像系统软件:多领域应用的前沿利器   高空 SAR(合成孔径雷达)目标智能成像系统软件,专门针对卫星、无人机等高空平台搭载的 SAR传感器数据,融合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技术,打造出的高效目标检测、识别及成像系统。此软件借助智能算法,显著提升 SAR图像分辨率、目标特征提取能力以及实时处理效率,为军事侦察、灾害监测、资源勘探等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应用案例系统软件供应可以来这里,这个首肌开始是幺伍扒,中间是幺幺叁叁,最后一个是泗柒泗泗,按照数字顺序组合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4 16:09 139浏览
  • 你知道精益管理中的“看板”真正的意思吗?在很多人眼中,它不过是车间墙上的一块卡片、一张单子,甚至只是个用来控制物料的工具。但如果你读过大野耐一的《丰田生产方式》,你就会发现,看板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其实是丰田精益思想的核心之一,是让工厂动起来的“神经系统”。这篇文章,我们就带你一起从这本书出发,重新认识“看板”的深层含义。一、使“看板”和台车结合使用  所谓“看板”就是指纸卡片。“看板”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连接生产现场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的信息工具。  “看板”是“准时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它总是要
    优思学院 2025-04-14 15:02 108浏览
  • 四、芯片封测技术及应用场景1、封装技术的发展历程 (1)DIP封装:早期分立元件封装,体积大、引脚少; (2)QFP封装:引脚密度提升,适用于早期集成电路。 (3)BGA封装:高密度互连,散热与信号传输优化; (4)3D封装:通过TSV(硅通孔)实现垂直堆叠,提升集成度(如HBM内存堆叠); (5)Chiplet封装:异质集成,将不同工艺节点的模块组合(如AMD的Zen3+架构)。 (6)SiP封装:集成多种功能芯片(如iPhone的A系列SoC整合CPU、GPU、射频模块)。2、芯片测试 (1
    碧海长空 2025-04-15 11:45 73浏览
  • 三、芯片的制造1、制造核心流程 (1)晶圆制备:以高纯度硅为基底,通过拉晶、切片、抛光制成晶圆。 (2)光刻:光刻、离子注入、薄膜沉积、化学机械抛光。 (3)刻蚀与沉积:使用干法刻蚀(等离子体)精准切割图形,避免侧壁损伤。 (4)掺杂:注入离子形成PN结特性,实现晶体管开关功能。2、材料与工艺创新 (1)新材料应用: 高迁移率材料(FinFET中的应变硅、GaN在射频芯片中的应用); 新型封装技术(3D IC、TSV硅通孔)提升集成度。 (2)工艺创新: 制程从7nm到3nm,设计架构由F
    碧海长空 2025-04-15 11:33 64浏览
  • 二、芯片的设计1、芯片设计的基本流程 (1)需求定义: 明确芯片功能(如处理器、存储、通信)、性能指标(速度、功耗、面积)及目标应用场景(消费电子、汽车、工业)。 (2)架构设计: 确定芯片整体框架,包括核心模块(如CPU、GPU、存储单元)的协同方式和数据流路径。 (3)逻辑设计: 通过硬件描述语言(如Verilog、VHDL)将架构转化为电路逻辑,生成RTL(寄存器传输级)代码。 (4)物理设计: 将逻辑代码映射到物理布局,涉及布局布线、时序优化、功耗分析等,需借助EDA工具(如Ca
    碧海长空 2025-04-15 11:30 61浏览
  • 一、芯片的发展历程总结:1、晶体管的诞生(1)电子管时代 20世纪40年代,电子管体积庞大、功耗高、可靠性差,无法满足计算机小型化需求。(2)晶体管时代 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发明点接触晶体管,实现电子信号放大与开关功能,标志着固态电子时代的开端。 1956年,肖克利发明晶体管。(3)硅基晶体管时代 早期晶体管采用锗材料,但硅更耐高温、成本低,成为主流材料。2、集成电路的诞生与发展 1958年,德州仪器工程师基尔比用锗材料制成世界上第一块含多个晶体管的集成电路,同年仙童半导
    碧海长空 2025-04-15 09:30 73浏览
  • 一、智能语音播报技术演进与市场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TTS(Text-to-Speech)技术在商业场景中的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在零售领域,智能收款机的语音播报功能已成为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关键模块。WT3000T8作为新一代高性能语音合成芯片,凭借其优异的处理能力和灵活的功能配置,正在为收款机智能化升级提供核心技术支持。二、WT3000T8芯片技术特性解析硬件架构优势采用32位高性能处理器(主频240MHz),支持实时语音合成与多任务处理QFN32封装(4x4mm)实现小型化设计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15 08:53 70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