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给生物医药界、监管界和投资界的人看的,里面的术语懂的人自然懂。
生物医药的资本机制西方和中国对比。
【西方:两级接力制】
西方是BIG PHARM和BIOTECH两级,BIG PHARM去收购BIOTECH,从资本手中收购部分BIOTECH,形成药物的两级接力开发体制。没有BIG PHARM收购的BIOTECH开发的药在西方成本抬得极高的监管审批游戏规则下很难独立走向市场。
这里面细节执行上有几个条件:
一是西方已经通过90年代的强强整合(换股并购)形成了若干BIG PHARM,富可敌国。
二是2009年以后,尤其是2014年以后,西方BIG PHARM通过杠杆借贷资金来支撑并购,而非依靠自身净利润来并购。
三是兼并收购有里程碑机制,客观上放大资本价值泡沫。即第一批首付款只是宣布的大概10-15%左右,临床里程碑付款加上可达到40-50%,剩下50-60%是药物上市后收益分成。
以此三层拉动,西方BIG PHARM可以在BIOTECH中挑选一些幸运额以高价收购(近几年达到一个案子数十亿美元(实际首款交割额大概在几亿美元)),从而维持整个生物医药资本金字塔的内部信心。
即便如此,并购失败的很多,尤其是后入局的日本大药企,交了沉重的高价学费,目前有的企业陷入窘境。其他大药企,新冠后两级分化,少部分如辉瑞翻身,大部分已经难以维持这个格局。
而没有BIG PHARM接盘的BIOTECH,如果独立上市,且上市后又没有被BIG PHARM收购,往往走势是上市后巅峰一阵后走向消亡。21世纪以后很少有小BIOTECH能长期保持独立状态且不成为僵尸股。因为美国的交易量也是集中到头部企业的。
西方这套游戏规则基本成型于21世纪,在此之前,尚有BIOTECH独立发展并最后壮大的,21世纪后基本没有。
【中国:资本吹捧制】
中国的生物医药资本热潮主要发生在最近6年,即2015-2021年。
但与西方两级接力结构不同。
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BIG PHARM,此六年的热潮,几乎完全是靠纯资本(VC风险投资等)去顶BIOTECH。中国缺乏本土BIG PHARM的收购来作为锚定,而且未来也不可能有。所以在VC风投一轮轮拉高后,是试图靠美股、科创板和港股18A作为二级市场去接盘、撑BIOTECH的。
这里面核心原因是中国产业的相对碎片化——这在几乎每个行业都存在。但在医药行业,尤其是新型的各类生物工程行业尤甚,因为这个行业已经近乎于PPT行业,几条枪拉起来就可以干。大量类似项目,而要价普遍高昂(相比其他实体经济行业,实质已半虚拟化)。同时中国不存在经过强强整合的BIG PHARM作为资本接盘的锚定基石。无法形成两级结构。
同时中国走出来的“准BIG PHARM”,并不乐于像日本人那样参与傻呵呵的去接盘。大多非常精明和讲究实际,立足于拆解西方体系的实质,可以预期他们更倾向于以工业化,批发、车轮作战方式解构美国资本神话。
同时在接盘的资本市场方面
为什么要接盘,因为大量现代BIOTECH公司(不止中国这几年的,美国一直如此!)都是无法经营盈利的。造成这个原因还是行业特殊管制、审批因素。
近几年一些“上岸”的财富自由的中国生物医药从业者,不是赚实体的钱,而是资本接盘套现的钱。
但美国资本市场证明:连美国都撑不起来大量的独立BIOTECH。
这几年(主要是2017-2021年初)美国市场还支撑了一些中概生物医药股,主要是预期出现中国版GENENTECH, AMGEN, BIOGEN, GILEAD等,现在这些企业自2021年被中国行业内媒体标榜为BIOPHARM——有像样的收入但是仍然处于收入1块钱亏损2块钱的BIOTECH烧钱状态的企业。但随着PACOB事件的持续发酵,近期已经列入退市名单的这些企业,近期已经列入退市名单的企业前景不美妙。
科创板首先已经杜绝了这几年热潮制造的lincenced-in怪物的资本套现快速通道,其他的药企审核也放慢了。
港股18A,一个流动性远小于美国的市场,美国都撑不住大量的独立药企,港股能撑住?2021年内把握了上市机会且成功IPO拿到钱的企业算是幸运儿。
所以,在互联网和AI的独角兽们快速变现的浪潮下,生物医药热潮从火山到冰窟窿,快速崩溃。
【置顶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
同时,还要叠加上国际形势的大变化和中国国内的政治大趋势、全球的政治大趋势:
首先,国际形势大变化导致天然试图在美国寻求合法性(含科学合法性,即谋求FDA认同)的道路封死。比如,在中国做临床验证,将不被FDA认可。乞怜是没有用的,也会被中国国内主流政治思潮所唾弃。
这也会加速中国和美国分道扬镳(2015-2020年则是试图合流的周期,尽管同期在宏观上中美已经迅速撕裂了),也意味着倒逼国内监管思路的重组。
当然,之前更畸形的中国资本尤其是非专业资本/中国独有的“CRO资本”,去美国生物医药界买买买的LICENCED-IN再套现的短平快现象,更早也结束了。
其次,中国执政党的社会主义因素,排斥医药资本化。这就是集采为代表的政策导向。这一点不会改变。
事实上可以参考日本药企演变的命运。为什么日本顶级药企在21世纪以后,尤其是2005年以后走上了“国际化,西方化”道路,其实和日本国内进行医保支付改革,压缩药价有关系,只是日本人想的是国内做不下去就去国际,于是经过十几年演变,连高管都洗成了白人,当然自己也屡次当了接盘冤大头。
日本这条道路中国不是没有人想走,2021年初冒出来的中国BIO圈“被动”出海就是代表,也有人在鼓吹中国准BIG PHARM要“学习日本经验”。
中国不太可能走这种道路,中国面临的美国环境不是日本面对的环境,日本人是面对美国人的收钱口袋往里面钻,中国是美国把你妖魔化,有色眼镜,所以只能自力更生,自寻出路。
叠加中国的需求方医保体系的严格把控,中国企业——如果不是投机企业——的理性选择,当然是立足实体经营,走高性价比的战略。
某种意义上是中国人民的幸事。
最后,疫情,尤其是2022年以来疫情的各种意识形态化争论,使得以留美回国为主的生物医药人才的内心受到极大的冲击。这批人会很难受,因为西方的对华攻击有可能快速扩散到肉体上。那么留华内心不甘,回美国又存在风险,至少难以成为社会主角。这批人要经历一次大浪淘沙。
【未来会发生的事情】:
1,中国医药生物类资本圈会有一个较长的低迷期,这个低迷期目前行内有人估计近两年,有人估计更长。
2015-2021年新成立了大批XX生物的公司,尤其是2019-2021年成立尤其多。这非常像美国第一轮互联网泡沫(1998-2000)的情景,类似于2001-2003年的大洗牌,也许90%的这类公司会在这轮低迷期中消失。没有自我造血能力的企业很容易衰亡。
2,西方两级拉动体系也很难继续持续下去——主要是因为研发的药物大部分是天价新药,已经自绝于社会。虽然新冠疫苗和药物拉高了整体并购的回报率(IRR)。但大部分没有沾新冠的企业经营艰难,现在已经有裁员潮。
为自保,西方的大药企可能会采取大规模涨价的套路,每年涨价15-20%,这加剧通胀,同时激化社会不满。
3,新冠疫情一定意义上普及了健康知识,原本美国主导和垄断的体系出现了松动。很多新兴国家开始跃跃欲试。而新冠以来冒出来的一些新型技术可能被中国人打破垄断,快速白菜化。
4,中国的生物医药格局势必要,也必须,也只能收敛向新的均衡。
无论在产业模式,产业地图格局、监管审批体制、国家重点支持品种、配套角色、投资模型上都是如此。
原则上遵循高性价比原则。在自古以来“为医者如何收钱经营”这个更古不变的老命题上,选择偏人民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