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传输的能有多快?当计算机芯片以越来越短的信号和时间间隔工作时,在某个时候它们会达到物理极限。在半导体材料中产生电流的量子力学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实现,这限制了信号生成和传输的速度。
维也纳技术大学、格拉茨技术大学和位于加兴的Max Planck量子光学研究所现在正探索这些限制,即使用激光脉冲以最佳方式激发材料,电子速度也绝对不超过1千兆赫兹(100万千兆赫兹)。这一结果现已发表在科学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电流和光(即电磁场)总是相互关联的。微电子学也是如此,在微芯片中,电是通过电磁场来控制的。例如,电场可以施加到晶体管上,随着电场的断开和闭合,晶体管也随之控制电流的流动。通过这种方式,电磁场被转换成电信号。
为了测试电磁场转化为电流的极限,使用激光脉冲——可用的最快、最精确的电磁场——代替晶体管。
“研究的材料最初根本不导电,” 维也纳技术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Joachim Burgdörfer教授解释说。“它们被波长在极紫外线范围内的超短激光脉冲击中。这种激光脉冲将电子转移到更高的能级,使它们可以突然自由移动。这样,激光脉冲在短时间内将该材料变成导体。”只要材料中有自由移动的载流子,它们就可以通过第二个稍长的激光脉冲朝某个方向移动。这会产生电流,然后可以通过位于材料两侧的电极检测到电流。
这一过程发生得非常快,时间单位为阿秒或飞秒。“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一过程被认为是瞬时的,” 维也纳技术大学Christoph Lemell教授表示,“然而,今天我们有技术能力来详细研究这些超快过程的时间演化。”关键问题是:材料对激光的反应速度有多快?信号产生需要多长时间?材料暴露在下一个信号之前需要等待多长时间?实验在格拉茨技术大学和Max Planck量子光学研究所进行,理论工作和复杂的计算机模拟在维也纳技术大学完成。
这个实验面临了一个经典的不确定性困境,这也经常发生在量子物理学中,即为了提高速度,需要极短的紫外激光脉冲,以便很快产生自由电荷载流子。然而,使用极短的脉冲意味着传递给电子的能量无法精确定义。电子可以吸收非常不同的能量。Christoph Lemell教授表示:“我们可以准确地知道自由电荷载流子是在什么时间点产生的,但不能知道它们处于什么能量状态。固体有不同的能带,在短激光脉冲下,许多固体不可避免地同时被自由载流子填充。”
根据电子携带的能量大小,电子对电场的反应完全不同。如果它们的确切能量未知,就不可能再精确控制它们,产生的电流信号也会失真——尤其是在高激光强度下。
Joachim Burgdörfer教授表示:“事实证明,对于受控光电过程来说,大约1千兆赫兹是一个上限。”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生产时钟频率略低于1 PB的计算机芯片。现实的技术上限很可能要低得多。尽管决定光电子学终极速度极限的自然法则非常强大,但现在可以用精密的新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理解。
✦✦
微信号 : 3DInCites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