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连线Insight
文 | 李信
碳中和是什么?
这几乎是每个人刚认识碳中和一词时的反应。所谓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2020年9月22日,我国领导人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讲话上正式提出中国的碳中和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也正是在去年,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如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都发布了碳中和相关行动报告,以及明确了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
一场关于碳中和的赛跑,又在互联网巨头间悄然展开。据连线Insight了解,BAT等互联网公司早已在多年前就开展了围绕“碳中和”相关的技术研发与落地,当前各家均涉足清洁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农业等多个碳中和相关产业。
同时,各家互联网大厂也均表示会带动商业生态伙伴一同减碳。据36氪报道,一家互联大厂CEO对碳中和目标的投入预期超过了百亿。
从当下来看,国内整个碳中和行业还处于早期阶段,例如我国能源系统还是以煤炭为主,同时也是全球钢铁产量最高的国家,这两大能源产业碳排放量依旧很高。
但这也意味着,碳中和背景下的产业链有着长足的发展空间与前景,这也是吸引互联网巨头纷纷下注的重要原因。
这场围绕碳中和的竞争已然开启,谁能夺得头筹,谁能转型成功,一切都有待揭晓。
一、互联网巨头的碳中和行动
2030年,这是多家互联网巨头承诺实现碳中和的期限。
2021年,腾讯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一年过去,今年2月24日,腾讯发布《腾讯碳中和目标及行动路线报告》,并承诺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面碳中和;同时,不晚于2030年,实现100%绿色电力。
在腾讯碳中和目标报告中,腾讯也统计了2021年自身运营和供应链的碳排放为511.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针对自身产生的碳排放,腾讯表示碳中和将在节能提效、可再生能源和碳抵消三大方面来进行。
具体来看,腾讯第四代数据中心技术T-Block,在建设交付周期上缩短了周期,土建+机电整体交付周期为1年。另外,建成后以拥有30万台服务器的园区为例,相比传统数据中心,一年可节电约2.5亿度。在系统层面,TencentOS 的悟能系统在验证场景中,能带来约10%的整机能耗降低,2022-2023大规模应用后预计节省2亿度电/年。
在各地不同的数据中心,腾讯也采用了适应当地环境的节能方式。例如腾讯天津数据中心对服务器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通过热泵,市政管网里的水可加热到55度,用于冬季居民供暖。就此,每年能减少5.2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种植286万棵大树,形成覆盖2500个足球场面积的森林。
有趣的是,腾讯在今年1月还上线了一款模拟城市碳中和过程的放置经营类公益小游戏“碳碳岛”。该游戏还原了城市发展中碳中和建设路径,覆盖了产业转型升级、个人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等角度,玩家可通过该游戏提升对低碳绿色生活的认知。
腾讯碳碳岛首页,图源《腾讯碳中和目标及行动路线报告》
与腾讯相同,阿里巴巴在去年12月发布的《阿里碳中和行动报告》中也表示,将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不晚于2030年协同上下游实现碳排放强度减少50%,并率先实现云计算成为绿色云;同时承诺通过平台方式到2035年15年时间,带动生态累计减碳15亿吨。
在实现碳中和的大方向上,阿里巴巴与腾讯相差不大,基本都是从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和碳抵消等几大方面进行。
不过,由于阿里有众多线下电商业务,为此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比腾讯高不少。在报告中,阿里表示其2020年总温室气体排放为951.4万吨,这无疑加大了阿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难度。
为此,阿里专门针对自营型零售业务开展了众多实现碳中和的举措。例如阿里表示对于来自Lazada(阿里收购的东南亚电商平台)和高鑫零售物流车队产生的碳排放,将通过电气化来降低燃油车产生的排放,计划在2030年前将所有短途燃油车辆替换成电动车。
此外,阿里还对线下零售业务的门店进行了各种改造。如在高鑫零售门店开展了照明LED光源改造、高效中央空调自动化改造和排油烟机自动化控制改造等多项工程降低能耗。以排油烟机改造为例,改造完成后每年节电超过2000万千瓦时;盒马鲜生也正改造能耗最大的冷链系统,完成后预计每年可节约540万千瓦时电力。
而在物流运输环节方面,阿里也采用了多种方式节能减碳。如菜鸟推出基于电子面单的数字化包裹管理工具,取代传统纸质面单,降低碳排放;在纸箱包装瘦身、包材研发和替代、包材循环回收三个层面探索减碳路径;探索用非石油基包装材料替换不可降解部分(主要是塑料)的可行性等。
与阿里同样拥有物流业务的京东,也在去年底表示用了4年多的时间在全国7个大区、50多个城市投放了近12000辆新能源车,每年能够减少约12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或许是京东的业务涉及众多碳排放,短期内无法实现碳中和。为此,京东并没有承诺到2030年实现全面碳中和,而是表示到2030年京东碳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50%的目标。
相比之下,大多数是线上业务的百度,实现碳中和似乎要容易一些。去年6月,百度就公布碳中和全景图,计划通过在数据中心、办公楼宇、碳抵消、智能交通、智能云、供应链六个方面的努力,在2030年实现集团运营层面的碳中和目标。
当前,百度在能耗较高的数据中心上,如阳泉数据中心采用了新能源应用模式,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年发电量约为120000kWh,这大大降低了碳排放。
如今,碳中和成为各大互联网巨头们的共同目标。从各家公布的碳中和举措来看,基本上大同小异,均在根据自身业务进行不同程度地改进。
二、争先入局碳中和,互联网巨头抢夺机遇
对传统工业企业来说,碳中和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但对互联网企业来说,这却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碳中和实验室负责人许浩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曾表示,“传统工业企业碳减排压力特别大,对它来说这是一个生存问题,例如一个火电企业如果无法实现减排就只能关停。但是腾讯在减排这方面着重的是未来,腾讯未来可能还会孵化低碳技术,探索数字碳中和应用,传统行业是不得不做,我们是特别想做。”
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入局能源行业,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的节能减排,还可以借此拓展更多新技术,发展更多全新的业务,可谓一举多得。
为此,早在2019年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云就发布“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推出“4+1”策略,其中4为能源物联网平台、数字孪生与数据资产方案、AI智能巡检平台、移动作业平台,1为综合能源服务平台。
除此之外,2020年腾讯云又推出了综能工场、能源认知大脑、企业电像、智慧加油站四大产品,均是专门针对能源行业的解决方案。
在实际落地上,去年9月腾讯与香港中华煤气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港华能源签订合作,共同打造零碳园区智慧能源平台,这将帮助供能企业构建碳管理平台,从而进行更高效的管理。
相比腾讯近年来的动作频频,阿里早在2016年就披露了能源云计划。
彼时,阿里将计划分为发展清洁能源与促进节能增效,并面向分布式发电、微电网、电动汽车、家庭能源管理等10个重点能源行业提供云计算和大数据支持,可谓早早踏上了碳中和的发展之路。
而且,当时阿里已经与浙江省电力公司、深圳供电局、中石化、中石油等达成战略合作,涉及能源互联网、城市供电系统等领域。
目前,阿里云在能源方面,已经延伸出综合能源服务平台、精准电力负荷预测、电动车桩运营等多个解决方案。
2022年,阿里云在新品发布会上还发布了首个碳管理产品“能耗宝”,其中包含能耗管理和碳排管理,还有两个子产品分别是用电宝和计碳宝。主要面向楼宇、建筑、工业园区、学校、社区等不同类型的用能主体,目的是帮助企业做好碳排放的全链路管理。
能耗宝实际效果,图源阿里云
据阿里云表示,目前有一千四百多家企业接入能耗宝,平均每天节省两百万度电,减少一千多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
与腾讯、阿里相同,百度也推出了自己的能源AI中台解决方案,从应用咨询到落地实施,百度能源AI中台可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去年,百度还和中国燃气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涉及智慧能源、新能源业务模块、数字化管理体系等多项合作。
在这场碳中和浪潮中,互联网企业早就准备好了各种方案,这也是其进入产业互联网的最佳路径。
三、逐鹿“碳中和”
2021年,我国首次将“碳中和”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以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产业技术升级的指导方针。由此,2021年被成为“碳中和元年”。
按照我国提出的“30·60”双碳目标,需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即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排放的碳”与“吸收的碳”相等。
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实现,当前我国能源系统转型难度较大。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49.8亿吨标准煤,较2019年增长2.2%。其中,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8%,虽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尚未根本转变。
另外,我国也是全球钢铁产量最高的国家,而钢铁行业恰恰也是碳排放量较高的行业。相关数据统计,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级大关,占比全球钢产量的57%。同时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球钢铁碳排放总量的60%以上,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
可见,整个“碳中和”行业处于早期阶段,这也意味着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双碳”目标提出后,我国风电、光伏、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产业迎来了发展黄金期。目前,我国明确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较2020年底跃升126%。
清洁能源产业无疑是大趋势,相关上下游企业也将一同迎接浪潮。
阿里在碳中和行动报告中已经表示,将为绿色创新提供资金支持,探索相关技术,例如在清洁能源(地热、风能、光伏)高产地区,开展直接空气碳捕获和储存技术的工业化方案,帮助清洁能源消纳。还将密切关注负碳技术,这包括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例如促进土壤碳储存的数字和可持续农业技术,以及直接空气捕获(DAC)等。
据连线Insight查阅阿里云官方发现,在新能源发电运营解决方案中,可连接电站用户、运营方、投资方、融资方和设备,洞察光伏、风电和水电等新能源资产的运营状况外协同互联,从而提升清洁能源资产的运营效率。目前,阿里云已经与专注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阳关新能源达成了合作。
在碳中和的发展路径上,各大互联网大厂也有着各自的专注方向,百度则想通过智能交通来减少由交通产生的碳排放。
在2021百度AI开发者大会“绿色双碳”论坛上,百度智能交通事业部总经理尚国斌提到,智能交通关键价值之一在于通过“车路行”整体方案,从根源上解决碳排放问题,并预计到2030年百度将推动城市交通减少7000万吨碳排放。这个体量大致相当于2020年国家总体碳排放的8%。
由于交通产生的碳排放量的确不容小视。据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等联合发布《数字出行助力碳中和》研究报告显示,交通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10%左右,其中道路交通在交通全行业碳排放中的占比约80%,且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从数据来看,交通行业要达成“双碳”目标任重道远,但这也侧面证明百度选择的智能交通路线有较大的突破空间。
除了交通产生的碳排放难以解决之外,农业产生的碳排放量也不容忽视。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2020年发布的报告,农业占全球碳排放的18.4%,其中畜牧生产及粪污排放占农业排放的31.5%,在总排放中占比5.8%。
由此,智慧农业也是当前国家大力发展的产业。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所谓智慧农业,即通过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生产模式转变为“可控制”的智能化生产模式,从而达到低碳的目标。
在智慧农业方面,腾讯一直在探索“AI+农业”领域,还与国内外相关农业研究所成立了实验室。
据连线Insight了解,腾讯还在辽宁进行了人工智能小番茄试点,通过远程自动控制温室种植小番茄,同时腾讯还打造了村庄数字化开放平台“腾讯为村”,截至2021年1月底,“为村”已覆盖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6283个村庄和社区。
可以看到,围绕“碳中和”的不同产业均在发展前期,若要完成“双碳”目标,相当于将现今的能源产业结构和各类产业进行全方位的变革,这并不是一件可以速成的事情。
如今,时代的机遇已然摆在面前,互联网大厂纷纷逐鹿“碳中和”。
End.
↓↓绿色金融,将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