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温哥华的鱼
智库 | 云脑智库(CloudBrain-TT)
云圈 | 进“云脑智库微信群”,请加微信:15881101905,备注您的研究方向
声明 | 本号聚焦相关知识分享,内容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可追溯内容均注明来源,若存在版权等问题,请联系(15881101905,微信同号)删除,谢谢。
最近一两年在机队严重老化、F-35缺陷丛生、F-15EX滥竽充数、KC-46无法交付等诸多质疑声中,美国空军正在低调地期待一场变革的到来。首先是头号工程B-21隐身轰炸机项目进展顺利,第一架原型机已经接近最后总装阶段,预计在2022年中首飞,第二架静力测试机也已开工建造。机队将于2026-27年间入役,采购数量有望从最低限度的100架增加到145架以上,甚至多达200架,采购单价也将低于最初的估算。B-21身上几乎寄托了美国空军目前的全部期望,现役三大战略轰炸机各有缺陷,战术飞机在广袤的印太地区航程不足、无法携带大型弹药、无法穿透对手的现代化防空系统、缺乏电子战和电磁情报侦察能力,这些问题都留待B-21解决。其次是精简机队,美国空军参谋长布朗上将3月份表示今后6-8年内美国空军战术飞机的种类将从现在的七种缩减到四加一种。四是指F-35A(计划总装备数量1763架,有可能缩减到1050架,目前已服役283架)、F-15EX(订购144架)、F-16(退役124架老旧型号,保留812架)和计划中装备先进变循环发动机的第六代空优战斗机NGAD(预计2030年开始交付)。加一则是老骥伏枥的A-10C,从本财年开始对剩余218架再次进行升级延寿,增加1万飞行小时的寿命。F-16和A-10属于暂时保留,在2030年前后也会退出一线,F-16由一款简化版五代机替换。> 2020年12月18日,第354战斗机联队的18架F-35A和阿拉斯加空警队第168联队的12架F-16C在埃尔森空军基地进行了一次大象漫步,以庆祝美国空军第2支F-35战斗机中队组建完毕。削减的三则是F-15C/D(234架,2026财年全部退役)、F-15E(218架,2030年前退役)和最令人吃惊的F-22A(182架,2030年开始退役)。F-22A停产于2011年,186架生产型中的74架Block 10/20为训练机,具备完整作战能力的Block 30/35/40只有112架,直到2014年才首次执行作战任务,全机队在今年1月刚完成结构维修计划,增加了8千小时的飞行寿命,平均机龄13年;但F-22A使用/维护费用过高,妥善率较低,缺乏多任务能力,和其它机种数据交换困难,已经难以适应未来空军的要求。在这些硬件装备的背后是整个作战体系的革新,美国空军将转型为以数据为中心的组织体系,通过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系统(JADC2)的作战云、数据库、人工智能软件和数据链将所有作战域(陆、海、空、天、网络)中的传感器和武器平台连结为一个整体,实现分布式探测、数据交换和火力投射,同时展开“敏捷战斗运用”、“先遣联队”等未来兵力部署新概念的验证。除了主战机种外,辅助机种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KC-135和KC-10空中加油机、E-3C和E-8C预警及指挥机都将逐步退役,最新的名单上还要加入另一款昔日的明星机种 - “全球鹰”战略无人侦察机。
美国空军参谋长布朗上将在5月7日的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听证会上公开了“全球鹰”的削减细节。美国空军计划在未来1到2年内退役全部21架RQ-4“全球鹰” Block 30和3架Block 20改装的EQ-4B中继通信机,只保留11架更先进的Block 40和U-2S搭档执行高空战略侦察任务,后两者的命运目前尚无定论。Block 30的空缺将由一个混合的传感器/侦察平台系统填补,包括无人机、商业平台和具备“穿透性”的第5/第6代作战平台,所谓穿透性就是指具备隐身能力。这并不是美国军方第一次尝试退役部分甚至全部“全球鹰”,早在2012年初国防部就提出要取消“全球鹰”项目为空军瘦身,但一直遭到国会的反对。在2021国防预算法案中规定,如果能够保证退役“全球鹰”不会影响战略侦察能力,空军可以启动该机型的退役程序。其实“全球鹰” Block 30并不老旧,它是2011年8月才实现初始作战能力的,到今天还不满十年。2018年还发展出最新改进型,装备了E-8C“联合星”上的MS-177型多光谱远程相机,综合作战能力和实际运作经验都是世界顶级水平。Block 30的提前退役的原因是先衰。1998年首飞的“全球鹰”开创了高空长航时战略无人侦察机的新纪元,飞行高度达到1.8万米,航程2.2万公里,续航时间超过32小时。为了实现这样超强的性能指标,它采用了类似滑翔机的常规高升阻比气动布局,没有任何隐身措施和机载自卫武器,依托美国空军强大的体系保护执行战略任务。在后冷战早期美军一家独大的年代,这并不是什么问题。但是随着各国防空作战能力日益提高,“全球鹰” 、U-2S、RC-135等几乎所有过去美国空军认为无可替代的ISR侦察/监视/侦察平台今后都难以在“实力相近对手 - near peer”的“区域拒止地区”生存下来并完成任务。2019年6月20日被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击落就是非常鲜明但并不典型的例子(因为还不够强大)。在空军给参众两院拨款委员会的书面报告中写道,这些无论造价还是运作费用都极其昂贵的战略侦察平台必须退役以节省出预算资源,投向更现代化、更有效的作战系统,“我们必须承担眼前可控风险以减少更大的未来风险。”这危机感是相当强烈啊。> 美国空军飞机每飞行小时费用,三种红色标注的都是无人机,“全球鹰”的使用成本比E-3B预警机还要高出一截,仅次于B-1B在对“全球鹰”提前退役惋惜的同时,谁将继承它的衣钵更让人感兴趣。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美国空军正计划装备一种全新的隐身无人侦察机,型号可能是RQ-180。该项目传言已久,《航空周刊》在十年前就报道过,如今据信已经接近服役状态,甚至可能已经秘密在第427侦察中队投入使用。2020年11月,航空爱好者曾在加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附近的莫哈韦沙漠上空首次拍到它的影像,飞行高度约6千米。自SR-71于1999年退役后,美国空军就丧失了能够穿透先进防空系统进行战略侦察的平台(其实SR-71也早已力不从心)。进入隐身时代的美国海军和空军曾经在本世纪初展开了联合无人空战系统(J-UCAS)的项目,两个竞争机型分别是波音的X-45A和诺格的X-47A。项目发展过程中空军要求波音开发体型更大、作战半径增加3倍的X-45C(中间还短暂存在过一个B型方案),采用F404涡扇发动机和类似B-2的构型,具备穿透防空体系投掷JDAM制导炸弹的能力。和大多数海空军联合研制计划一样,J-UCAS项目在2005年被取消,无疾而终。因为海军需要的是尺寸有限的舰载无人机,而空军希望得到一个更大的远程全球打击平台,而且当时的技术水平也无法实现复杂的无人机自主作战能力。2005年底,J-UCAS被分割为两个独立的项目,海军的UCAS-D演变为X-47B,空军则另起炉灶开展了一个由“黑预算”提供资金的保密项目。> 可以自主空中加油、自主着舰的X-47B,仅建造了2架验证机
在赢得和波音、洛马共同参与的竞标之后,空军的秘密机型也落入诺格囊中,于2008年获得了一份原型机开发合同,原本预计2013年开始低速率生产,这就是RQ-180。它的出现对美国空军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在取代“全球鹰”的同时还间接导致了造价高昂的NGB下一代轰炸机项目(非官方名称为2018轰炸机)于2009年被取消,转为发展远程打击轰炸机(LRS-B),也就是今天的B-21,造价更低,而且可以和无人机联合作战。MQ-9“收割者”察打一体化无人机的后继机型MQ-X项目也很可能是因为RQ-180而下马。RQ-180和LRS-B项目关系密切,因为LRS-B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家族,除了B-21隐身战略轰炸机外还包括可携带核弹头的远程防区外武器系统(LRSO)、空射高超音速即时全球打击武器系统(PGS)以及多种电子战/侦察平台,RQ-180极可能承担了最后这个电子战/侦察的角色。2015年10月27日,LRS-B的开发合同也被授予了诺格,吃下了整个未来战略轰炸机项目的大蛋糕。同期洛马“野鼬鼠”工厂也在秘密研发SR-71的后继机型SR-72,就是在《壮志凌云-2》的预告片中一闪而过的那个黑影,它将具备高超音速飞行能力,预计在2025年首飞。但和中规中矩的RQ-180相比,SR-72显得过于科幻,造价、风险、红外特征和建造周期都将大大超过前者,空军是否会采购还是未知数。从目前非常有限的照片和设想图看,RQ-180的构型综合了诺格自家B-21和X-47B的特点,采用小后掠角大展弦比飞翼布局,W型后缘;进气口位于机体顶部,同时受到飞翼和前方三维锥体的遮蔽;宽而扁的机身深处并排安装2台涡扇发动机;尾喷管和B-2类似,为内埋开缝式,两者的雷达反射面积都非常小。RQ-180将具备强大的全向宽频率雷达隐身特性,隐身能力超过F-117、F-22和F-35,可以深入高威胁战区执行任务。> RQ-180设想方案之二,进气口处理方式明显不同因为没有参照物,无法准确判断RQ-180的实际尺寸,但西方航空分析家普遍认为它的尺寸和“全球鹰”相当,翼展超过40米,也具有24小时以上的续航时间和高达2.2万公里的洲际航程。和过去美国高空侦察机喷涂成黑色的传统不同,在莫哈韦沙漠被拍摄到的这架RQ-180底部是白色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内部流传RQ-180的非官方绰号是“大白蝙蝠”或者“Shikaka” - 1995年电影《王牌冒险2》中的白蝙蝠精。白蝙蝠标志还出现在第427侦察中队的臂章上,它于2019年在加州比尔空军基地重建后成为RQ-180的训练单位。RQ-180将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和无源电子侦察系统,还可能拥有电子战能力。它将集成“全球鹰”、E-8C、P-8A、U-2S、RC-135等飞机所装备的地面移动目标探测器(GMTI)、合成孔径雷达(SAR)、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和电子情报侦察系统(ELINT),以一架无人机实现过去多种有人操作大型机才能配合完成的任务。例如它的机载ELINT系统探测到异常地面射频信号,随即引导自身的GMTI系统发现一组地面移动目标,通过SAR产生的高精度雷达图像判断为地面移动防空导弹,将生成的目标坐标实时传递给作战指挥中心,在该防空系统展开投入使用之前就将其摧毁。> E-8C“联合星”的GMTI系统生成的地面移动目标图像RQ-180可以穿透严密的防空网在敌后空域长时间行动,并且无需承担机组人员损失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空军不再考虑用商用飞机改装携带GMTI/SAR系统以代替E-8C的原因。RQ-180也可以被称为EQ-180,因为它将成为美国三军重要的通信和数据中继门户,通过下一代数据链技术为B-2和B-21、F-22和F-35之间以及CMCC任务控制中心辖区内的所有作战单元提供数据交换服务,并通过宽带卫星数据链将所收集到的数据分发到全球。F-35配备的MADL多功能先进数据链功能强大,和B-21以及今后研发的隐身战机之间适配良好,可以在视距内自适应组网。但是未来的战场空间将得到极大的扩展,从太空到水下的各种传感器产生海量数据,分布式作战平台可能相隔千里,有的平台并未配备MADL系统(如F-22的IFDL数据链),无论是空间尺度、数据交换量还是平台兼容性都将超出MADL的能力范围。例如一架F-35发现了一个高价值目标,但是敌方的防空力量过于强大,即使是F-35的隐身性能和携带的武器也无法确保成功打击;而数百公里外一艘驱逐舰上的高超音速武器可以轻易摧毁该目标。为了实现协同交战,F-35传感器获取的实时目标数据必须高效、安全地传递给驱逐舰和飞向目标的高超武器本身。现有的非隐身通信中继飞机在战时将成为对手的优先打击目标,完全没可能深入敌方空域执行这类任务,而RQ-180则可以长时间盘旋在战区上空,在完成战场侦察的同时提供数据中继服务,成为广域战场头顶的”上帝之眼“,集成每一架飞机的方位、状态、传感器数据,形成一幅完整的战场态势图,再分发给所有友军平台。战场指挥官可以在千里之外洞察他的隐身机队在高威胁地区低空作战的实时场景,针对战场变化做出高效的应对决断。> 洛马演示的先进战术数据链集成架构,在灰色的“拒止区域”内作战的F-22和F-35因为IFDL和MADL数据链不兼容,无法直接交换数据,必须通过战区高空的一架无人通信中继机提供数据融合。F-35发现的地面目标可以通过这一链路经由卫星发送给后方指挥中心,也可以直接发送给同样配备MADL的后续机群。这种级别的数据融合极大地提高了战区内所有有人驾驶飞机、无人机和智能弹药所掌握战场态势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增强了协同作战能力,进而提高分布式杀伤力和各平台的生存能力。对自主作战的未来无人机群而言,RQ-180的数据支持在实质上增加了“人在回路”的基础控制方式,比如批准目标锁定、监控无人机状态,提高了无人机的作战效能和可控性。更重要的是RQ-180可以通过机载宽带卫星数据链双向传输,在战场各作战单元和全球各级指挥系统之间架起一套数据高速公路网,指挥员不仅能看到战场,还能控制战场。美国空军正在试验向作战飞机发送实时软件升级或配置更改,从地面目标识别算法到电子战程序,都可以直接在战场上空完成升级而不必等待返回地面基地之后,对战场态势做出最及时的反馈应变。RQ-180正是传递这些软件升级数据包的关键节点,它所携带的人工智能计算机系统甚至可以成为计算能力不足的无人机、巡航导弹、电子战诱饵等平台的“体外大脑”,替它们做出软件升级请求并接收升级数据。
再进一步,当RQ-180出现后,小型战术平台不必再安装昂贵而机密的卫星通信系统,统一通过战场宽带网络传输给RQ-180再连接到卫星上,这样可以降低战术飞机尤其是无人机的采购、运营成本、提高飞行性能、增强隐身性和信息安全性。当无人机在高威胁地区被击落后,将没有飞行员和机密卫星通信系统被敌方俘获进而危及整个美军通信体系的后顾之忧。> 大规模的隐身无人机战术应用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RQ-180的作战飞行高度可能接近2万米,几乎没有什么飞机会比它飞得更高,对它的通信干扰或截获也就变得极其困难。虽然目前的卫星通信数据链都工作在无线电频率,RQ-180还可以使用一种更安全、更高速、带宽更大的备份传输方式,那就是激光卫星通信 - 马斯克的星链系统就采用了这种技术。低轨星座系统因为卫星数量庞大,即使被部分摧毁仍然能够维持网络通信能力,抗打击能力远超过昂贵的大型通信卫星。美国空军已经开始利用星链系统开发未来作战网络通信潜力,并致力于建立自己的低轨星座。总而言之,RQ-180并不仅仅是一个侦察平台或者网络通信节点,而是整个未来美军空中作战体系的数据融合与分发中心,和B-21、F-35、NGAD等先进作战平台配合成为力量倍增器。全球鹰正在远去,RQ-180已经浮现,一个战场态势感知的新时代即将到来。美国空军正在展开一次新的蜕变,我们绝对不能因为它眼前的困境就掉以轻心。> NGAD设想图
- The End -
版权声明:欢迎转发本号原创内容,转载和摘编需经本号授权并标注原作者和信息来源为云脑智库。本公众号目前所载内容为本公众号原创、网络转载或根据非密公开性信息资料编辑整理,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及学习交流使用。由于部分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相关争议,请跟我们联系删除。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知识产权或作品版权,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知识产权或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投稿/招聘/推广/合作/入群/赞助 请加微信:15881101905,备注关键词
“阅读是一种习惯,分享是一种美德,我们是一群专业、有态度的知识传播者.”
↓↓↓ 戳“阅读原文”,加入“知识星球”,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分享💬 点赞👍 在看❤️@以“三连”行动支持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