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透露,从去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东南亚等地的芯片厂产能出现大幅下滑,汽车芯片供不应求。除此之外,芯片经销商的囤货也是导致汽车芯片价格飞涨的重要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汽车芯片这种近乎疯狂的涨价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去年曾有一款进价不到10元的芯片,被以400多元的高价销售,涨幅达40倍。这当时也引发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在经过调查之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锲特电子不正当价格行为案作出行政处罚,罚款50万元。其在汽车芯片采购价格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大幅加价销售部分汽车芯片,加价率最高达4543%。市场监管总局曾表示,国内有个别不法商贩、游资集团恶意抢购芯片,囤积居奇、哄抬价格,造成部分汽车芯片价格持续上涨,有的上涨3-10倍,个别上涨达30-40倍,严重影响了我国汽车行业有序生产和健康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由于缺芯影响,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超1000万辆,相当于损失了丰田集团全球的销量。各大车企为打好这场缺芯攻坚战,不得不采取减产、减配以及涨价等应对措施。如奥迪只提供一把遥控钥匙,等到产能恢复再补发;宝马取消自动驾驶选装包,部分车型取消自动后备厢功能……而新能源车企在面对缺芯、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影响时,还需要抽身应对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这使得不少新能源车企只能通过涨价进行自保,如特斯拉、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广汽埃安、欧拉等都在车辆售价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上调。甚至特斯拉为减缓订单压力,还对部分车型进行了“减配”处理:将车辆转向架中的两个电子控制单元中的一个进行移除,此举引来不少消费者的不满。
年前因缺芯引发的车企百相,仍历历在目,2022年伊始的汽车行业,又呈现出重蹈旧辙的迹象。首先在车辆减产量上,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FS发布的收据显示,截止到2月中旬,因芯片短缺导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55万辆,和2月初时的37万辆相比,大幅增加42%。车辆产能的跌跌不休,和汽车芯片的交货有着直接关系。据了解,部分车企今年2月份芯片订单的交货周期相比去年10月延长了5至15周,甚至部分稀缺芯片的交互时间长达99周。并且芯片供不应求的现状也使其价格水涨船高,部分芯片的平均价格同比上涨15%甚至更多。
当然,缺陷虽然猛如虎,并且还造成了一系列如车辆涨价、交付延期、暂停接单等问题,但并不代表汽车行业会因此长期处于阴霾。目前,多家国际芯片大厂已通过扩厂扩产能的方式,来提升芯片供应。对此中汽中心预测,芯片短缺问题或将在今年三季度得到大幅度缓解。所以目前汽车行业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勒紧腰带过紧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