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电科防务
智库 | 云脑智库(CloudBrain-TT)
云圈 | 进“云脑智库微信群”,请加微信:15881101905,备注您的研究方向
声明 | 本号聚焦相关知识分享,内容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可追溯内容均注明来源,若存在版权等问题,请联系(15881101905,微信同号)删除,谢谢。
今日荐文的作者为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专家张雪松,王文生,刘家鹏。本篇节选自论文《探索网络化作战的预警机》,发表于《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第10卷第2期。
《电科防务:新一代预警机技术发展研究》
网络化作战是挑战更是机遇。在我国预警机装备赶超世界平台中心战水平的时候,必须思考:加入到网络化作战中将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否需要具备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恰当的使用装备要素的能力?定义新一代的预警机,有若干不同的图像,但有一点共识:预警机必须且不得不加入到网络化作战中。本文后续对预警机的探索,借鉴了综合电子信息系统需求工程方法。
现役预警机的平台通常不是为任务电子系统专门研制,而是以军用或民用运输机为基础平台,经过适当改装后再加装任务电子系统,构成预警机。除天线等小部分装备安放在飞机机舱之外,大量的任务电子系统设备布置在舱内。任务电子系统的范围广范,包括机载预警雷达、敌我识别/二次雷达、红外与激光探测设备和电子支援探测设备、电子侦察分系统、通信侦察分系统、通信分系统、导航分系统、主控与指控分系统、自卫电子分系统、地面配套设备等。
预警机的组成单元一般分为三类:与飞机起降飞行相关的航空电子及载机;与感知外部环境相关的雷达等传感器;与其它平台相关的指挥控制和通信。
预警机作为平台中心战的核心节点,其作战使用程序符合树形层级指挥方式的流程。传统的预警指挥机系统性能指标主要包括探测距离、指挥引导批次等,作战往往需要和多种侦察、对地监视、情报飞机等相互配合,并且对作战平台的引导能力有限,有些情报需要传输给战区指挥中心进行综合处理、形成决策,然后由指挥中心向作战平台和地面部队下达攻击任务。平台中心战的这种作战模式的指挥周期一般为几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不能满足对时敏目标的打击需求,网络化作战模式由此而生。
网络中心战的目标是为了获取信息优势、决策优势和火力优势。作战单元之间协调彼此的行动,这些行动可能涉及信息、决策、火力等。作战单元在协同、合作行动中的组织模式可以位于从集中到分散的连续过程中的任意一个点。网络化作战之于平台中心战,主要区别在于作战单元之间的协同。
协同的概念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1)协同是指各种作战力量按照统一的协同计划在行动上的协调配合。
(2)协同是指对战场上的各种活动进行时间、空间和目的方面的安排,以便在决定性的时间和地点产生最大限度的相对战斗力。协同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结果。
协同作战是信息战争的必然趋势,是作战体系中具有共同意愿和协调能力的合作实体,通过共同协调、互相配合、主动协助,达到目标一致、行为协调等结果的合作行为。网络化作战及其协同本质从技术和作战单元间关系两方面阐述了信息时代的战争形态。
拓展艾伯茨的观点,认为网络化作战也有四项基本原则:
(1)健壮的网络力量能够提高信息共享能力;
(2)信息共享和合作能加强信息质量和共享态势感知能力;
(3)共享态势感知能力使自我同步得以实现;
(4)上述这些效果进而显著提高任务效率。
在军事需求牵引和信息技术推动下,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的C4ISR系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初创、分散建设和集成建设3个阶段,发展了3代C4ISR系统,目前已进入以网络为中心的一体化建设阶段,正在建设网络中心化(第四代)C4ISR系统。按照网络拓扑结构划代的方法(见表1)提炼总结,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网络化作战在军事信息系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属于第四代军事信息系统,其物理形式是网状分布式,其拓扑结构是三维立体的网络连接。
2007年,美军提出的“海上打击”和“海上盾牌”都把预警机作为核心成员,来提升任务能力差距。在美军已经提出的“空海一体战”概念中,E-2D“先进鹰眼”正是实施跨军兵种无缝协同和陆海空天作战平台一体化行动的使能器。E-2D预警机具有强大的战场管理能力、态势感知能力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能力;能够与海军导弹/传感器防御网联接,在反导作战中发挥作用;能够与“宙斯盾”系统配合,应对巡航导弹等低空时敏目标。
由此可见,E-2D预警机是“部队网”的信息中心,与舰载战斗机、舰射导弹等共同构成打击链。雷神公司网站在2013年8月23日报道:美海军从“钱斯勒乡”号导弹巡洋舰上发射两枚SM-6拦截器,成功拦截了两个巡航导弹目标。《2014-2025年美国海军航空兵构想》中也明确要求:E-2D预警机等作战飞机必须加强同舰船等武器平台的协同,实现一体化作战。
美国航空武器系统的一体化综合设计技术,已经经历了功能集成的“宝石柱”到综合一体化的“宝石台”两个阶段。近年来,基于开放式架构的发展策略,美军提出了未来机载能力环境(Future Airborne Capability Environment,简称FACE)和系统之系统集成技术与试验(SoSITE),如图,FACE意图由纵向集成多平台系统模式演进为横向集成多平台系统集成模式,缩短打击过程中新能力的生成时间。
发挥E-2D预警机的潜力,美军将重点关注:与无人机的协同;定向高速低截获数据链;实现战斗机静默打击。在网络化作战中,E-2D预警机还有一个重要的协同伙伴P-8A“海神”反潜巡逻机。未来的反潜巡逻机还将具备强大的情报侦察能力,并将链入信息战网络,成为网络中心战系统的支撑节点。
1. 网络化作战中的预警探测
美军的UCLASS无人机已经完成上舰验证试验。通过协同探测/作战,大大扩展了无人机的使用范围,提升了信息感知能力。预警机上的雷达与无人机上的雷达协同探测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为充分发挥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预警机需与其他预警探测装备协同。预警机协同预警作战的方式有空空协同、空海空地协同和空海协同3种。由此可见,预警机上的雷达与战斗机上的雷达、舰船上的雷达、陆上的雷达都将发展协同探测能力。这些增加的协同探测能力,即可以在预警机上操作控制,也可以在舰船上、陆地上,甚至在战斗机上操作控制,是一种可迁移的协同探测功能。
在第二代预警机中开始加装的ESM系统,其测向体制经历了从简单比幅、干涉仪和时差测向的发展。网络化作战中的预警机通过无源侦察手段,对目标的发现、识别和响应等固有功能将大幅提升。如:对四代战机雷达的副瓣侦收;对通信及诸如识别、导航等非通信信号的侦收与识别;单机快速定位等。网络化作战中的预警机还将同其它平台上的无源侦察设备协同,实现空空定位,是一种可迁移的协同无源探测功能。
预警机的干扰系统主要有无源干扰和有源干扰两类。网络化作战中的预警机预期将采取有源和无源干扰结合,配备主动攻击手段。其实对于预警机而言,掌握战场态势,远离威胁目标是最好的自卫措施。
2. 网络化作战中的指挥通信
预警机在进行预警探测的同时,承担了战斗机控制、引导对地/对海攻击、搜索救援和通信中继等各类作战任务,以预警机为指挥中枢实现多机种协同配合打击,已经成为遂行空中进攻和防空作战的重要手段和战法。平台中心战的传统指挥控制系统缺乏灵活性,对突发性作战任务反应较慢,支援和被支援关系应随时间和使命的变化而变化,与作战力量本身性质无关。网络为中心的指挥信息系统,从分层分支结构转变成了网络层级结构,能够以“扁平”的形态形成有机的、一体化的作战体系,达成作战态势统一、信息共享、决策快速、行动同步。网络化作战中的预警机在指挥通信功能的拓展,符合情报网、指挥网和武器网三网耦合的C4ISR系统架构模型、C4ISR系统网络中心资源组织与处理模型,能够显著提升了预警机执行战场管理任务的效率,将转化为一种可迁移的协同指控功能。
动态、宽带、高时效栅格网构建,网络的安全可靠和可信运行,是网络化作战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新数据链通信技术是网络化作战的必要条件和前提,指挥控制和战场管理功能的实现,不可或缺高质量、高带宽、低时延、抗干扰的数据通信。
网络化作战中的预警机,不仅要考量要素协同,还必然要协同它机它舰共同完成任务。例如,要协同歼击机、航母,兼顾其阵位配置、巡逻线(或巡逻空域)、航渡和作战使用等。综合对数法评估模型的定量计算表明:预警机与战斗机的协同,显著提升了战斗机的作战能力指数。火力控制系统是战斗机机载设备系统之上的“系统”,借鉴战斗机在网络化作战中的理念,类比预警机可以表述为:预警机的任务系统是预警机航电系统之上的“系统”。
3. 网络化作战中的体系能力
网络化作战中的预警机的体系能力有若干不同的定义。预警机在技术上具备网络化、多元化、一体化和轻型化等四个特征。网络中心战中的预警指挥机有6个特征:作战空间协同感知;综合信息处理与目标协同瞄准定位;传感器管理;指挥控制与协同作战;综合信息传输;网络化综合保障与空中交通管理。未来的航空电子将向更加综合化、模块化、通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由于信息传输和处理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很多战术思想、协同流程、控制逻辑已经直接体现或固化到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状态中。
基于开放架构原则,参考以地址、数据、信息为核心元素的三层技术架构模型,综合分析上述定义,本文认为网络化作战中的预警机,其体系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任务协同网络接入能力;信息融合与信息共享能力;分布决策与指挥控制能力。这三个体系能力中,首先是面向任务的作战协同网接入能力,要求能够兼容短波、超短波、卫星通信等多个数据链路,具备自动路由寻址、服务质量控制等功能,支持话音、数据、图像、视频等综合业务。
网络化作战中的预警机,其关键技术也有不同的表述。网络中心战中的预警指挥机有6项关键技术:多传感器系统综合化;战场管理和指挥控制系统智能化、软件化;载机与机载系统外部气动共形;运载平台多样化、无人化;双多基地、分布式集群工作;向隐身发展。舰载预警机实现与编队的协同作战应突破数据链、信息融合、协同指挥引导、协同发射与中继制导等关键技术。在这些关键技术之外,本文认为还应该将用户使用纳入体系能力的范畴,探索其中的关键技术——交互技术。交互技术,不仅仅是人机交互(HCI)技术,更为重要的是人与人通过信息系统的交互技术(信息交互技术),对这一点的关注目前还远远不够。
站在体系的视角,基于“多快好省”的体系能力指标要求,显而易见:靠数量、靠速度等“一招鲜”的现代战争“绝技”将成为过去时,粗放而不集约、简单而不精准的作战使用模式将不再适用于网络化作战。网络化作战中的预警机要具备体系能力,使用者同样要具备体系作战能力,要学习网络化作战,要适应网络化作战。
结 语
展望后续的研究方法和技术途径,引用中国科协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58期《复杂系统建模仿真中的困惑和思考》中的一段话:“对称性破缺导致的结果是适应性,遍历性破缺导致的结果是不确定性。涌现性是对称性破缺和遍历性破缺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一个临界转化效应,是一个综合性的效应,这个综合效应是涌现性。”
本文发表于《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第10卷第2期,由“信息与电子前沿(ID:caeit-e)“授权转载,”版权归学报所有,阅读全文请联系他们。
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http://kjpl.cbpt.cnki.net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电话:010-68893411
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王小谟,著名雷达专家,我国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某型预警机总设计师,为我国的监视雷达和预警机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重大贡献,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空军顾问、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委员。
王院士向李克强总理介绍预警机
王院士主持设计的JY-8雷达,是国内首次在雷达中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小型计算机,是我国第一部数字化、集成化和自动化的引导雷达,填补了国内空白,王院士主持设计的JY-9雷达,是我国第一部高低空兼顾的监视雷达,也是国际上公认的优秀雷达,为此分别于1985年和1995年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世纪80年代末期,王院士开始从事预警机系统的研制,为之制定方案、促进立项、协调技术、谋划发展他提出了我国预警机系列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构建了我国预警机发展的谱系,为此分别于2002年和2006年两次荣获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2008年获国防科学技术特等奖。2013年1月18日,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
下一代预警机
预警机开始于雷达升空,主要用来探测低空目标。因此,人们常常以雷达的技术特征作为预警机划代的主要依据,认为预警机就是飞机加雷达。现代战争中,预警机不仅仅依靠雷达执行探测功能,更要担负起整个战场的管理功能,雷达只是预警机配备的众多耳目中的一种,其作用必须在构成预警机的全系统中才能充分体现。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现在的预警机已不仅仅是雷达升空,通信和网络也相继升空,预警机作为战场的枢纽,必须融入到一个更大的体系中,充分发挥各种功能,作用才会与日俱增。因此,需要淡化雷达在预警机中的地位,更多地从体系的角度去看待预警机的发展。实际上,一个国家一旦装备了预警机,更多地意味着必须以预警机带动整个作战体系的变革,包括战斗机的升级改造、数据链和网络的构建、地面指挥所的升级、作战样式和理念的更新,甚至包括训练方式的变化等等。
迄今为止,预警机的发展经历了三代产品。简单地说:第一代预警机可以认为是“载机+雷达”;第二代预警机可以认为是“载机+雷达+通信+指挥引导”;20世纪90年代至今正在发展的下一代预警机,则是“载机+多传感器+网络+战场管理”。在具备“网络化、多元化、一体化、轻型化”这些技术特征的同时,开始构建基于预警机的信息化作战体系,并成为其核心力量。
网络化
网络化是指预警机在网络体系中完成作战功能,担负“网络中心战”的核心枢纽作用。预警机将快速地融合整个网络内的多个天基、空基和陆基的各种雷达或侦察情报数据,并将自动化处理自身和外部传感器获取的目标数据,形成动态、三维的作战空间态势图,使整个网络的所有作战单元都能看到一幅“共用的、统一的、单一的战场图像”,及时为指挥员提供目标指示信息,有效控制目标,以更快的速度发出打击目标的指令。
预警机在高数据传输系统中也扮演战术中枢骨干网络的角色。目前的l6号数据链是静态网络,要事先规划好每个作战单元的使用权限,战场情况变化后不能自行调整,数据传输率较低,难以满足高速机动平台的实时应用要求。因此需要建立基于IP的网络通信体制,满足各成员之间的互操作需求。
美军正在推出的TTNT(战术瞄准网络技术)新型网络,是下一代预警机网络化特征的首要标志,已于2008年7月在E-3A预警机中的Block40/45改进计划中得到验证。这种网络基于IP体制,无中心组网(Ad hoc),在没有进行网络规划的情况下,网络重组时间不大于5 秒,网络延迟小于2 毫秒,带宽高达2Mbps,网络吞吐量200 个用户10秒,平台最大允许工作速度为8马赫。
第二个标志是美军大力开发网络中心协同瞄准系统(NCCT),它是美空军情报侦察系统的中枢神经。NCCT是传感器平台上通用开放的网络应用软件,综合了包括预警机、“联合星”对地监视飞机、 RC-135侦察机、陆军的“护栏”系统、太空系统、U-2侦察机、分布式通用地面系统以及空中作战中心等在内的不同作战平台,并和海军的CEC(协同作战设备)集成,建立了一个机-机网络。在当前不兼容的多情报源的情况下,形成一个协同组,建立成一个虚拟平台。NCCT提高了作战中侦察监视信息响应能力和效用,可促成实时目标瞄准和任务规划。通过多传感器协同,可达成有效的精确交战和电子攻击目的。NCCT于1998年提出,2004年开始试飞,2009年被确定为正式装备。
网络化特征的第三个标志是应用“非协同式数字化敌我识别系统(UCIFF)”。它不依靠询问和应答的交互,己方将直接判定目标。工作时把探测到的目标特征输入电脑,与事先预存的有关于目标的一些数据信息进行对照,初步判定目标性质,再与数字化信息网作信息交换,查阅“战况报告系统”,做出“敌我”性质的二次识别。“战况报告系统” 就是通过遥测卫星和各种探测手段以及作战计划,将覆盖范围内的目标信息,实时标在以“代码”为标志的数字化地图上。数字化敌我识别系统由于采用了“非协同” 技术,其被截获率几乎为零, 同时与数字化通信网、 数字化地图、武器火控系统“联动”,识别实时、 准确和可靠,大大提高了火力的反应速度。
美军通过TTNT、NCCT和UCIFF系统,初步完成信息向情报的转换,实现了战场管理,自动统一态势和数据共享,大幅缩短了打击链的时间,增强了对巡航导弹等时敏目标和战术弹道导弹的防御能力。
多元化
多元化将扩展预警机的功能,实现多传感器综合,提升预警机探测性能。它需要利用各种探测手段提高对巡航导弹和隐身飞机等小目标的探测能力、精确跟踪能力,并加强无源探测、定位、识别和对地侦察能力,做好IFF、雷达、光电探测和地面探测系统的情报综合,形成可应用的情报,并使得预警机和作战体系内部各成员共同完成目标的发现、识别、决策、打击和评估过程。
多元化在第三代预警机的发展期间,将继续推进第二代已经形成的产品种类多样化特征,将考虑不同兵种的需要,军用和民用以及反恐的需要,预警机基地形式(陆基、舰基)需要,购买能力及开发周期的需要等等,促成了产品种类的多样化,甚至系列化。
一体化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预警机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首先体现在机身与天线一体化。通过共形天线将天线做得与机身表面外形一致,可以将安装天线后对飞机气动性能的影响降到最小,同时又能更充分地利用机身表面的空间增加天线面积。其次是射频一体化。宽带器件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天线性能受限于工作波长的限制,使得同一个天线能在非常宽的波长范围内工作,雷达、通信或侦察等需要工作在不同波段的电子系统可以通过一个天线工作。第三是处理一体化。现在预警机上有服务器、工作站、为各个系统(如雷达、通信、侦察)服务的计算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将来在预警机上,功能强大的综合核心处理机能够把以前的任务计算机、武器控制计算机、信号处理机和其它控制各自设备的计算机的功能集于一身。天线的公用、共形以及设备量的减少,将极大地改善加装任务系统对载机的气动性能和续航时间等多方面的影响。
预警机一体化的另一个重要思路是将对地侦察和对空警戒结合起来,美军的做法是将E-8和E-3结合,形成E-10“多传感器指挥控制”飞机,但前后历经10余年时间未能装备。想要实现这种思路,目前在技术上已不再困难,只要解决好不同使用部门(空军和陆军部队)的任务分割,形成统一的最终用户要求,就有望继续推进。
轻型化
随着预警机的重要性和频繁使用,迫切需要降低预警机的造价和使用费,增加航时、减小载机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轻型化”的技术基础之一是,预警机融合入宽带网络后,机上机下的信息完全对等相同,机上操作和指挥人员可大幅减少,甚至无人。二是电子技术的密度按摩尔定律发展,设备的体积重量不断下降,系统的综合程度大大提高。三是天线共形可解决天线面积和载机气动的矛盾,小载机大距离成为可能。四是通过充分利用地面资源,进一步减少机上的设备量。
预警机轻型化的特征,使得预警机的重量从百吨级减少至几十吨级甚至十几吨级,造价从几十亿减少至十几亿甚至几亿,续航时间从几小时增加至十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都变成可能。
下一代预警机代表
下一代预警机“网络化、一体化、多元化、轻型化”的特征,使得预警机能够大幅度地减少设备量和乘员,甚至可以使预警机变成无人机。它有两种主要代表机型,一种是以色列“海雕”,一种是美国E-2D。
2008年7月,开发“海雕”预警机(以“湾流”550公务机为载机,采用共形天线)的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表示,这是第三代空中预警系统,也是无人预警系统问世之前,该公司推出的最后一代有人预警机。“海雕”预警机采用了双波段雷达系统,L波段作为基本雷达,S波段小天线、增益高。 IFF天线集成在雷达天线上。双波段雷达提高了灵活性和抗干扰能力,并实现了360°覆盖。它采用两维相扫,即使在山区环境,对小型战斗机的探测距离仍然大于360千米。
“海雕”预警机虽然载机小(最大起飞重量42吨),但可以工作在15 000米高度上。它爬升快,起飞10分钟后就能达到10 000米,达到完全工作状态。而且续航时间长,真正实现10小时空中工作。同时还具备空中加油能力,两架就能保持24小时连续工作。“海雕”预警机具有强大的通信系统,既可有人操作,也可无人操作。
除“海雕”预警机以外,“先进鹰眼”E-2D预警机是美国海军研制的下一代预警机,已经服役。从气动外形上看,E-2D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原有的布局,但随着新型螺旋桨投入应用、嵌入式卫星天线的日渐成熟和加装空中加油设备等改进措施的逐步实施,其总体飞行性能将会得到显著提高。E-2D换装了NP2000螺旋桨 。此前,E-2C预警机上的4叶螺旋桨采用机械控制,钢制桨叶,而NP2000螺旋桨为8叶,采用数字化控制,桨叶为复合材料。相比之下,新型螺旋桨不仅振动更小、噪声更低,而且减少了零件数目,降低了维修费用。
在E-2D预警机上,原先位于旋转天线罩顶部的卫星通信天线将消失,改为在飞机外蒙皮中安装嵌入式天线,从而减少了气动阻力,减轻了飞机重量,改善了飞行性能。增加了空中加油能力是E-2D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它使预警机空中执勤时间增加一倍,达到8小时以上。
在提高飞行性能的基础上,E-2D针对执行监视沿海和陆地任务的性能要求,全面升级了任务电子系统,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继续实行已实施多年的“雷达现代化计划”。E-2D的雷达由AN/APS-145型更换为AN/APY-9型,采用了机械扫描和相控阵扫描相结合的扫描方式,固态发射机和空时二维信号处理等新技术。在机械扫描过程中,对于重点区域或重点目标,E-2D可以由机械扫描方式转换为相控阵扫描方式,用多发射脉冲的方式拓展探测距离。通过雷达改进,E-2D预警机的探测距离和监视目标数量几乎增加了一倍,在陆地上空以及辽阔海面上方的更多杂波和更复杂的电磁干扰环境中,可以更好地探测到各种各样的威胁。
为承担向整个航母编队提供有关导弹监视与跟踪信息的新任务,E-2D预警机将加装“红外搜索与跟踪监视系统”,将具备更强的地面或水面威胁探测能力,比任何现有的或计划中的同类产品探测距离更远、精度更高,成为海军战区高空导弹防御的基础,可以完成海军对空和导弹的防御任务,特别是对战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防御。
E-2D预警机装备了和E-2C一样的通信系统和数据链。但以协同作战能力(CEC)为代表的的新型通信/数据链系统具有明显的网络功能,并提供前沿控制与通信能力,是海军“部队网”体系或决策栅格的重要节点。新型通信/数据链系统可以在高空与海上军舰形成网络,有效超越视距限制,相互分配各种不同作战任务,并获得更广泛的战场态势画面,从而增加舰队的反应时间。通过新型通信系统,可以将作战网络中各种平台的雷达跟踪测量数据融合为一幅高质量的、实时的态势画面,并分发到协同作战的军舰或飞机上,网络内的所有协同作战单元就可以同时看到完整、正确的战场情况,并且协同应对各种威胁。提供增强的机载指挥控制和侦察能力,是美军“21世纪海上力量”构想的基础。
由于E-2D预警机本身就是作为网络的一部分而发展的,因此在研制之初,最艰巨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作战网络的连接。目前美国海军正在利用一架被称为X-Hawk的经过网络化改造的E-2C进行信息传输试验,验证将自身战术数据通过“平台到平台”的通信方式传递给其它作战平台的能力。
- The End -
版权声明:欢迎转发本号原创内容,转载和摘编需经本号授权并标注原作者和信息来源为云脑智库。本公众号目前所载内容为本公众号原创、网络转载或根据非密公开性信息资料编辑整理,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及学习交流使用。由于部分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相关争议,请跟我们联系删除。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知识产权或作品版权,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知识产权或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投稿/招聘/推广/合作/入群/赞助 请加微信:15881101905,备注关键词
“阅读是一种习惯,分享是一种美德,我们是一群专业、有态度的知识传播者.”
↓↓↓ 戳“阅读原文”,加入“知识星球”,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分享💬 点赞👍 在看❤️@以“三连”行动支持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