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击左上蓝色字 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分享朋友圈
现在市面上的行车记录仪,很多都带导航定位功能,内置GPS模块。由于GPS模块非常敏感,很容易受外界电磁干扰影响搜星灵敏度,因此改善机器自身电磁环境是提高GPS搜星灵敏度的一个重要措施。
早些年我们曾经接手一台带GPS的行车记录仪,针对其搜星功能弱的问题进行了以下EMI整改措施。下面和大家分享我们的整改经验。
整改措施一:
测试发现噪声多源于时钟谐波,因此我们在样机主时钟上添加展频电路,通过展频技术能有效降低高能量的单支时钟噪声。
整改对策二:
摄像头FPC排线用导电布包起做屏蔽,且屏蔽层与主板地相连。
整改对策三:
摄像头FPC导电屏蔽层如图贴导电泡棉,盖上屏蔽罩后泡棉与屏蔽罩良好接触。
整改对策四:
在PANEL-CLK(屏时钟)上增大串接电阻的阻值。
整改对策五:
屏的FPC排线用导电布包起做屏蔽用,同时屏蔽层与屏的后铁壳相连。
整改后总结:
经上诉措施进行整改后,该行车记录仪EMI电磁环境得到了大幅改善,同时其GPS的搜星灵敏度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整改后该款行车记录仪总共搜到10颗卫星,其中信号强度为48db的卫星有3颗,有1颗卫星信号强度达到41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