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环球网
TO BE OR NOT TO BE是《哈姆雷特》中的一句经典独白,进而也成为了一个哲学问题,让学术界争论了很久。而近段时间与之类似的一个问题是:华为到底造没造车?这同样成为了过去一段时间里互联网舆论场上争论的焦点。
外界关于华为汽车业务的种种误解和疑虑,我们始终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能够回答这一切问题的只有华为车BU的掌门人——余承东。2022年1月9日,余承东首次对外公开回应了这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自然直指核心,华为到底造没造车。余承东的回答也十分干脆:“我们不造车,我们帮助车企造好车。”
对于华为“曲线造车”的说法,余承东回应说:“华为与小康赛力斯的合作与其他车企的合作态度是一样的,其他车企也用华为的零部件,只不过与小康赛力斯的合作更加深入而已,它也是最早使用华为DriveONE电驱动并实现批量上市的主机厂,车还是小康赛力斯的,华为的角色是助攻手。”
余承东认为,“小康赛力斯在过去十几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整车设计和制造能力,同时在增程器技术研发上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在重庆两江的工厂也是国内屈指可数的智能化工厂;而华为在过去终端BG积累了丰富的品牌运营、工业设计、质量管理、用户体验设计的能力,因此双方具有很强的合作互补性。在AITO问界M5这款车型上小康赛力斯负责整车制造,华为在产品造型、内外饰设计及品牌营销方面进行赋能。”
“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这款车能够更好的体现出简约、高端、纯净等极致的设计理念。”余承东说。对于这样做的目的,余承东也毫不掩饰对成功的渴望,“我们的零部件做的再好,如果车企的产品卖不动,我们也无法实现商业变现,通过华为的深度参与我们为车企赋能,帮助他们做好产品设计、质量管控,他们的产品能够畅销,我们车BU的零部件业务才能实现商业变现。”
余承东总结道:“如果华为既提供零部件又造整车,其他车企一定会有不公平的担忧,所以,我们选择不造车,做到一碗水端平,跟车企一起帮助他们的产品成功,这样也能反哺我们的零部件大卖。我们与北汽、长安等厂商都有合作,合作模式也很灵活,车企希望我们多帮忙我们就多帮忙,车企希望我们只提供零部件就只提供零部件”
第二个问题,依旧十分尖锐——销量。据多家媒体报道称,AITO问界M5推出之后,受到各界好评。而外界盛传的余承东在内部定下的销售目标是每年30万台车,也在采访中得到了证实。
余承东称,华为在过去售卖终端电子产品的过程 建立起了强大的渠道零售能力。“我们计划到今年年底先拿出一千家店来卖车,假设每个店每月销售30台车,那么我们就可以挑战月销售3万台,根据我们目前的品牌营销和渠道能力,虽然现在产能处于爬坡阶段,供应的难题不容小觑,30万确实有难度,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挑战的,争取完成。”
汽车毕竟不是电子消费品。作为特殊大件商品,购车对家庭消费而言仍然是一件大事。在做出购买决策之前,有着众多需要通盘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车辆价格、配置、设计、售后渠道网点的数量,维修保养的便利性、产品可靠性等。而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公认的造车新势力三强,小鹏、蔚来、理想,三家厂商整个2021年的年度交付量,也不过才都只迈过9万辆大关,尚且没有能够实现年度交付突破10万辆的标志线。
所以尽管有着华为的加持,此前名不见经传的赛力斯能挑战年销售量30万大关,余承东几乎都快被人忘记的绰号“余大嘴”,又开始在网络上死灰复燃了,甚至也出现了不少讥讽余承东不懂车的声音。
诚然,对于超出普遍认知的事情,我们的正常反应都是——不可能。但是,大家千万别忘记,余承东的专业同样也不是造手机,在余承东刚接手华为终端业务时,中国手机厂商虽众却不强,没有一个高端品牌。所以,当年在余承东放出豪言壮语要做高端产品,要做世界第一的时候,才有了“余大嘴”这个绰号。后来的故事,大家都是见证者,华为一步一步做出了自己的高端产品,甚至一度超越了苹果和三星,真的实现了世界第一。当年被认为是“吹牛”的话语在多次被实现之后,那些所谓“吹牛”也就变成了目标而已。
余承东也坦承,“30万辆智选车型的销量,确实很有挑战,但是既然合作伙伴选择了我们,我们就要干到最强,我们要为那些与我们深入合作的车企提供助力,帮助他们打造成盈利能力最强、商业最成功的车企。华为拥有设计、研发、体验等等非常优秀的团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和极致是我们的风格,我们在汽车领域虽然进入的比较晚,但是我们的团队都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快速掌握核心能力,虽然成功会有一个过程,需要时间来积累和打磨。但是,我们会专注于用未来五年、十年的时间把体验、质量做到极致,让时间来检验。”
余承东说:“定位决定地位,眼界决定境界。如果我们追求二流的水平,可能连三流、四流都做不到。如果我们追求第一,我们迟早变成第一,这是我屡试不爽的理念,也是我们的团队一直以来的工作风格。在这个领域,我们敢于创新,敢于追求,敢于技术投入。”
余承东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也详细解释了为何华为要参与卖车。
余承东表示,“这同样是出于双赢的考虑,过去华为建立了大量了终端销售渠道,但是因为缺少芯片,华为的手机出货量锐减,如果就此关闭这些店铺对华为来说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另外除了手机之外,华为还有PC、平板、手表等等其他产品在销售,卖车可以弥补一部分损失,保证零售店的正常运营,同时,我们借助渠道现有帮助车企卖好车,节省了车企在渠道方面的投入。”
“而且,特别是汽车这种产品,需要让消费者体验到,进行试驾,但是传统的4S店位置都相对偏远,用户的体验成本比较高,我们的体验店就在购物中心里面,大人群覆盖,增加与用户的黏性,这是们的优势。”余承东说。
最后余承东还透露,在2022年秋季,华为还会联合小康赛力斯推出一款中大型SUV车型,AITO问界M5也会推出纯电版本,这些车型都是华为助力小康赛力斯打造的,未来的产品竞争力会一款比一款强。
余承东对记者说:“我们团队的考核指标不是KPI而是NPS,也就是用户净推荐打分。让用户真的喜欢我们的产品,并且推荐我们的产品,这是我们成功的秘诀。”
华为智选车型不仅是华为终端产品中未来的希望,而且在华为最初的规划中,汽车使用场景,本就是华为全场景智能中的一环,卖出越多的车,越能帮助华为稳固其生态。余承东因此也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企业标志是掌握了标准和专利的话语权,进入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企业是有生态的公司。我们打造的鸿蒙是一个非常强的生态,在这个生态下,体验打通,全场景、全设备协同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当然,最后余承东还不忘强调,“我们没有放弃手机市场,我们一定会重返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