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川财证券、驭势资本研究所
智库 | 云脑智库(CloudBrain-TT)
云圈 | 进“云脑智库微信群”,请加微信:15881101905,备注您的研究方向
文章大纲
行业概况:软件是载体,工业是内核
市场空间:既是“千亿蓝海市场”也存在明显“短板”
细分领域:目前自给率低,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行业概况:软件是载体,
工业是内核
本质:工业知识软件
什么是工业软件?工业软件是以工业知识为核心、以信息物理系统形式运行、为工业品带来高附加值、用于工业过程的所有软件的总称。
工业软件的本质是什么?工业软件的本质是将工业知识软件化。工业知识软件化是指人类对工业领域运行规律产生的认知进行显性化表述、结构化分析、系统化整理与抽象化提炼,实行知识化、模型化、算法化、代码化、软件化的过程。
这包括了以下三层内涵:
工业软件具有“工业”和“软件”双重属性:工业软件具有工业品和软件双重属性,直接代表一个国家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能力和水平。
工业软件具有很强的工业属性,其核心是工业知识:工业软件的第一属性不是it,而是工业知识,工业知识是经过沉淀、积累和反复应用证明有效的。任何工业软件如果没有在行业中的深入应用都很难成熟。例如,很难发现机制模型的算法缺陷,很难获得适合某个专业的潜在研发改进需求,很难获得行业内的新技术。
工业软件具有“过程不可跨越”的特点:目前,全球工业界有一个共识: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可以跨越,但工业化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技术积累阶段不可跨越。换言之,没有工业化进程的完成,就没有工业技术的深刻积累;没有工业技术的深厚积淀,就不可能把工业技术转化为软件。
因此,我国工业软件产业的发展需要软件厂商和工业界的共同参与,工业软件厂商不断推出新产品、新功能,同时工业界在实践应用中对工业软件进行“反哺”。
研发设计类、生产控制类、信息管理类、
嵌入式软件
按照产品功能划分,工业软件可分为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信息管理类工业软件、嵌入式工业软件。四类软件相互协调配合,帮助工业企业提质增效降本,增强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的竞争力。本篇报告聚焦工业企业应用的业务支撑软件,用于工业通信、数控设备等产品内部运行的嵌入式软件不属于本文讨论范围。
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主要用于提升企业产品设计与研发的工作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代表产品包括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DM(产品数据管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CAM(计算机辅助制造)、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等。
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主要用于提高制造过程的管控水平、改善生产设备的效率和利用率、降低制造成本,代表产品包括MES(制造执行系统)、DCS(分布式控制系统)、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EMS(能源管理系统)等。
信息管理类工业软件:主要用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代表产品包括ERP(企业资源管理计划)、FM(财务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HRM(人力资源管理)、BI(商业智能)等。
嵌入式工业软件:指嵌入于硬件生产设备中的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软件,包括工业通信、数控设备、能源电子、工业机器人等领域。
工业软件
市场空间:既是“千亿蓝海市场”
也存在明显“短板
全球市场规模达4,000亿美元,
中国市场方兴未艾
全球工业软件市场稳步增长,中国工业软件市场发展迅速。根据中国工业技术软件产业联盟发布的《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白皮书(2020)》,2019年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到4107亿美元,2012-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5.4%;2019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到1720亿元,2012-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13.1%。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球市场。随着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中国工业软件市场有望在未来继续高速发展。
我国工业大而不强,工业软件“短板”明显。根据工信部数据,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31.3万亿元,连续11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但我国没有与之匹配的发达的工业软件体系。工信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26.9万亿元,占全球比重28.1%,而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仅占全球的6.0%,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工业软件发展程度与工业化进程不匹配。
中国著名智能制造和创新方法专家赵敏表示,中国制造的“大而不强”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是工业软件薄弱,受他人控制。没有强大的工业软件,就没有强大的工业制造业。为了实现“制造能力”,中国必须拥有独立和可控的工业软件。具体而言,工业软件的“弱点”主要体现在国产化率低、龙头企业少、生态不完善、关键核心技术受控、高端人才短缺等方面。
中国工业软件市场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小企业客户有待开发。根据赛迪咨询数据,中国工业软件市场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差异。华东和中南是主要市场,而东北和西北地区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从客户结构来看,根据赛迪咨询数据,中国工业软件市场的主要客户为大型企业,2018年约占52%。需要进一步探讨中小企业的需要。
目前,中国工业软件市场以嵌入式软件为主,研发设计轨道有望引领未来工业软件市场。根据赛迪咨询数据,2018年研发设计、生产控制、信息管理和嵌入式软件的市场份额分别为9%/17%/17%/57%。由于嵌入式软件通常与硬件销售相结合,嵌入式软件占比超过50%,反映了中国过去工业化道路上“重硬件、轻软件”的特点。
从增长速度来看,2016-2018年生产控制和信息管理软件复合增长速度最快,主要得益于工业自动化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未来,随着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的加速,在软件合法化和本地化的趋势下,研发和设计软件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轨道。
国产替代+智能制造,
国产工业软件迎来黄金发展期
我国工业软件行业长期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两方面:
(1) 国内替代: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中国工业软件关键技术“卡死”,供应中断风险迫使国内替代加速。
(2) 智能制造:在全球工业4.0的背景下,在优惠政策和内生需求的推动下,中国制造业正在向智能制造转型,工业软件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未来有望快速增长。技术禁运加剧,国内替代进程加快。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我国工业软件领域频频遭遇“卡脖子”事件。2018年4月,中兴事件敲响行业警钟,美国EDA软件厂商Cadence对中兴实施禁运;2019年5月,华为被三大EDA厂商Cadence、Synopsys、MentorGraphics和仿真软件厂商ANSYS断供;2020年6月,受美国“实体清单”影响,哈工大、哈工程等高校被禁用科学计算软件Matlab。因此,我们认为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实现国产工业软件的自主可控具有战略意义。
作为推动智能制造的重要引擎,工业软件有望在未来加速发展。全球制造业已进入工业4.0阶段,核心目标是智能制造。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制造业经历了机械化、电气自动化、数字化三个阶段,进入了以网络化、智能化为代表的工业4.0发展阶段。全球工业强国已经部署了新的制造业发展战略,而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工程院已经将中国工业4.0的核心目标定位为智能制造。
我国制造业亟待转型,智能制造大势所趋:
(1)人口红利消失:自2012年以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及占总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与此同时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2020年我国制造业城镇单位人均年工资从3.7万元上涨至8.3万元,人口红利消失,我国制造业最大的竞争优势(人口红利带来的低成本)被削弱。
(2)附加值低:根据《工业富联灯塔工厂白皮书》,美股工业企业平均销售毛利率约为中国工业企业的2倍,中国制造业附加值低,长期处于微笑曲线底部区间。
(3)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我国高端技术较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卡脖子现象仍然存在,同时也面临技术落地路径不清、规模化扩展遇阻碍等问题。
国家高度重视智能制造,政策逐步从顶层设计推广到落地应用。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智能制造是中国现代先进制造业的新发展方向;2017年前后,政策强调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自主发展和与工业场景的深度融合;2020年4月,新基础设施6政策进一步细化了新基础设施建设的范围;202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十四五规划》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工业软件国内满意度将超过50%。
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李培根院士的文章《软件定义制造业》指出,工业软件已经渗透到制造业的各个方面,在制造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日益反映出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孙家光院士曾指出,工业软件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石,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要素。我们认为,工业软件在推动制造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没有独立可控的工业软件,智能制造是不可能的。
工业软件
细分领域:目前自给率低,
未来成长空间
研发设计类:国产化率低,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未来发展重点
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是工业软件中尤为重要且最为薄弱的一类,技术壁垒高(尤其是CAX和EDA),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及工程四大学科知识,是人类基础学科和工程知识的集大成者。根据赛迪顾问数据,我国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市场中,PLM、BIM、CAD产品市场份额较大,2018年市场占比分别为27%/14%/14%。
国际巨头占据垄断地位,国内厂商正在加速追赶。在全球R&D和设计工业软件市场,达索、西门子、欧特克等巨头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在国内市场,国外巨头依靠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占据95%的市场份额;国内R&D和设计制造商数量少、R&D实力、产品性能、收入量、市值和品牌影响力与海外制造商差距很大。以王忠软件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正在加速追赶,期望以高性价比、优质的服务,叠加本土企业的地理优势和成本优势,逐步追赶和超越国外厂商。
我国R&D和设计工业软件地位重要,基础薄弱,开发难度大,开发周期长,落后程度高,资金需求大,是未来国家支持的重点方向,关键核心技术是国内工业软件发展的重点;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国产化率低,增长空间和替代空间广阔。
CAX:技术壁垒高,国外厂商垄断市场。CAD/CAE/CAM的应用紧密相连,并趋于集成化。CAX软件主要包括CAD/CAE/CAM三大主流产品,是工业软件研发设计的核心。从技术层面看,CAD是基于几何模型的建模,CAE是基于物理模型的数值模拟和求解,cam是将CAD建模转化为数控加工程序。从应用层面,首先通过CAE软件阅读CAD的初步建模,进行仿真分析,将结果反馈给CAD进行产品优化设计,然后通过cam进行自动数控编程。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融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全球CAX市场规模达数百亿美元,中国CAX市场有待进一步释放:
(1)全球CAD:根据BISResearch数据,2018年全球CAD市场规模为74.7亿美元,其中2DCAD和3DCAD市场占比分别为26%/74%,预计2028年全球CAD市场规模将达到138.3亿美元,2018-2028年复合增长率为6.4%。
(2)全球CAE:根据GrandViewResearch预测,2019-2027年全球CAE市场规模将从73亿美元增长至149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9.3%。
(3)全球CAM:根据AlliedMarketResearch预测,2017-2025年全球CAM市场规模将从20.9亿美元增长至35.7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6.9%。4)中国CAX: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18年中国CAD/CAE/CAM市场规模分别为19.4/15.1/13.7亿元,合计约48.1亿元,总体规模较小,我们认为未来CAX行业有望在智能制造、软件正版化、国产化趋势下高速成长。
国外厂商垄断了CAX市场,国内厂商正在加速追赶。CAD:目前国外厂商在中国CAD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欧特克垄断2DCAD市场,达索、PTC、西门子垄断3DCAD市场。根据中国工业技术软件产业联盟的数据,2018年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不到5%,代表厂商有中望软件、陈豪软件、数字大方等。虽然国内CAD厂商正在加速追赶,但在产品功能和研发实力上与国外厂商仍有较大差距,未能实质性打破国外软件的垄断。
CAE:根据中国工业技术软件产业联盟的数据,全球CAE市场的12家领先厂商处于垄断地位,占全球市场的95%以上。代表厂商有ANSYS、MathWorks、西门子、达索、esigroup等,国外CAE软件覆盖面广,功能完善,并逐步与上下游产品对接,形成CAD/CAE/CAM/PDM一体化软件平台。
EDA软件是我国芯片产业链最为薄弱环节,技术壁垒高。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完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芯片的功能设计、综合、验证、物理设计等流程的工具软件。
半导体核心产业链主要包括三个环节:芯片设计、晶圆铸造和封装测试。EDA软件位于芯片设计的上游,技术壁垒高。它是中国芯片产业链中最薄弱的一环。
EDA行业的特点如下:
(1)作为算法密集型的大型软件系统,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EDA是典型的基础产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
(2) 建立产业生态系统,得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全力支持;
(3) 高度依赖专业人员;
(4)并购整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际巨头垄断全球EDA百亿市场,国内厂商较国外差距明显。ESDAlliance和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EDA市场规模预计达105亿美元,中国EDA市场规模为5.4亿美元,仅占全球市场的5.1%。
从竞争格局来看,全球EDA市场被Synopsys、cadence和mentor graphics垄断。根据esdalliance和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这三家公司在全球市场的总市场份额在2018年达到64%,在中国达到95%。目前,中国EDA厂商主要有华达久天、核心视觉、新和科技、广利微电子、杰伦电子等。与国际巨头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缺乏全过程EDA平台,缺乏对先进技术的全面支持,缺乏对制造和密封测试的全面支持。
PLM打破了信息孤岛,是CAD/PDM概念的延伸。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主要用于帮助企业创建、管理、分发和应用产品生命周期信息。PLM以产品为核心,为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提供信息协作平台,打破设计、制造、销售和用户之间的“信息孤岛”,提高企业整体生产经营效率。它是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从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来看,目前主流PLM厂商大多是从CAD厂商发展而来。产品数据管理侧重于产品研发过程的数据管理。PLM在PDM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关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从时间轴上与更多的产品管理利益相关者合作,管理更多的产品相关信息对象。
中国的PLM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根据cimdata和e-works的研究统计,2019年全球PLM市场达到514亿美元,同比增长7.6%;2019年,中国PLM市场达到26.5亿美元,同比增长12.5%,中国市场增速更高。从2016年到2019年,中国PLM市场在全球的比例从4.4%上升到5.2%。随着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的加速转型,未来PLM产业将加速发展。
全球PLM市场三足鼎立。根据Quadrant报告,西门子、达索、PTC是全球PLM市场中表现最佳的前三大技术领导者。根据Enlyft对14款主流PLM产品的追踪调查,全球共18,730家公司使用PLM软件产品,其中西门子的Teamcenter和达索ENOVIA软件市占率最高,分别为26.0%/15.6%。
中国PLM市场主要包括三类制造商:
(1)以CAD为主体的PLM制造商,如西门子、达索、PTC等,这些制造商从CAD开始,自然延伸到PLM领域,依靠技术优势和先动优势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2) 以PDM为主体的PLM厂商,如埃克塞特、凯姆信息等,这些厂商专注于PDM领域,以高性价比的服务和产品本地化优势占领部分市场;
(3) 基于PLM+ERP的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如Oracle、sap、用友网络、金蝶国际、鼎杰软件等。这些制造商主要通过扩展并购进入PLM领域。此外,根据soft service home的报告,西门子的PLM产品行业覆盖率,达索和PTC相对全面,国内PLM制造商的行业覆盖范围相对分散。
行业属性强,
国内厂商深耕细分领域
在中国生产控制工业软件市场,MES、DCS、SCADA和EMS产品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根据赛迪咨询数据,2018年市场份额分别为29%/23%/17%/16%;根据中国工业技术软件产业联盟数据,2019年生产控制工业软件国产化率达到50%;从竞争格局来看,西门子、通用电气、施耐德、霍尼韦尔等国外巨头占据领先地位,国电南瑞、宝信软件等国内厂商在细分行业占据一席之地。
与研发设计工业软件相比,生产控制软件的技术门槛较低,但行业属性强,与客户的生产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国内制造商的本土化优势更加明显。国内厂商根据自身特点深入细分,宝信软件、石化盈科、中控技术以钢铁石化为主,国电南瑞以电力能源为主,和利时偏重轨道交通自动化领域。
MES是连接制造企业计划层和控制层的桥梁和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MES(制造执行系统)是面向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MESA(国际联合会)将其定义为:通过信息传输,可以优化从订单发布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的管理。如下图所示,MES是连接计划层和控制层的桥梁,打破了生产管理和生产执行的信息壁垒,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E-works指出,MES及相关技术的应用是推进智能制造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工作之一,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系统,MES成为企业应用的“刚需”。
MES具有很强的行业属性,要求供应商对行业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等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把握好产品标准化和客户需求差异化之间的平衡。目前中国MES软件主要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通信等离散型行业和钢铁、冶金、化工等流程型行业。
中国的MES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其模式尚不确定。全球MES行业起步较早,发展迅速。西门子、霍尼韦尔等国外MES厂商产品成熟,技术水平高,产业链长。MES行业强大的行业属性为中国本土制造商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会。依托大股东宝钢股份有限公司,宝钢软件在中国钢铁冶金MES领域排名第一,中石化盈科凭借中石化和电讯盈科的资源在石化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根据e-works的研究,MES在我国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制造企业对MES有着迫切的需求,但对需求的准确把握有待提高。MES项目实施成功率低于50%。供应方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激烈。有100多家活跃的MES制造商。目前的市场与十多年前的ERP市场相似,市场集中度低,有行业领先者,但没有市场垄断者。我们相信这种竞争模式在未来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中国MES行业发展将提速。根据MarketsandMarkets预测,2020年至2025年,全球MES市场规模将从119亿美元增至149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4.5%。根据e-works数据,2019年中国MES市场规模约为40亿元,同比增长17.4%。2020年,受疫情影响,增长率降至8.6%。MES的潜在需求仍然强劲。预计未来两年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将逐步加快。
DCS:行业迈入稳定增长阶段,国内厂商与国外厂商平分秋色DCS(DistributedControl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采用控制功能分散、显示操作集中、兼顾分而自治和综合协调的设计原则的新一代仪表控制系统,其主要特征是分散控制、集中管理。
整体市场规模提升空间有限,下游应用集中度高。根据睿工业数据,2019年中国DCS市场规模为87.4亿元,同比增长7.2%,预计2020-2022年DSC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2022-2027年CAGR将维持在5%-6%左右,整体市场规模提升空间有限。从下游应用行业来看,我国DCS主要应用于化工、电力和石化行业,三者合计占DCS整体市场规模的80.7%。
中国DCS市场呈现寡头垄断格局,国内外厂商均分。根据睿工业数据,2019年中国DCS市场CR3和Cr5分别达到58%/75%,行业集中度较高;以中控科技、和利时和国电智深为代表的国内制造商的总市场份额为45%。以艾默生、霍尼韦尔、abb、西门子、横河电气和施耐德为代表的外国制造商的总市场份额为48%。国内制造商与国外制造商平等分享世界。此外,中央控制技术连续9年(2011-2019年)在国内DCS市场份额中排名第一,2019年市场份额领先艾默生11ppt,龙头地位稳固。
国内厂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云转型是大势所趋
中国的信息管理产业软件主要包括ERP/FM/HRM/SCM/CRM。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18年市场份额分别为28%/19%/14%/13%/9%。ERP等传统领域已成为红海市场,未来发展方向为云转型;专业信息管理软件在汽车、电力等垂直领域仍有丰富的机会
根据中国产业技术软件产业联盟的数据,2019年信息管理产业软件国产化率达到70%。从竞争格局来看,赛迪咨询数据显示,用友网络、sap和Oracle的整体市场份额位居前列,2018年市场份额分别为16%/14%/11%。以信息管理软件最大细分产品ERP为例,用友、金蝶、浪潮(国内厂商)在顶级厂商中的市场份额持续上升,sap、Oracle(国外厂商)的市场份额逐渐萎缩。但是,中国ERP厂商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国内外巨头主导高端ERP市场。我们认为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云转型的步伐,如用友、金蝶等在平台和生态方面表现突出,有望实现弯道超越。
RP是企业数字化的基础和管理系统的核心。ERP(企业资源计划)是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系统化管理思想的管理平台,为企业决策者和员工提供决策和操作手段,全面整合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通常包括会计、财务管理、生产控制管理、物流管理、采购管理、分销管理、库存控制和人力资源等板块。ERP构建企业数字化基础,与功能管理软件交互,开放数据流和信息流,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沉淀核心业务数据,形成数据闭环和数据池。它是企业管理系统的核心。
全球ERP市场增长缓慢,中国云ERP市场增长迅速。根据Forrester数据,2017年全球ERP软件市场为526亿美元。前瞻性行业研究所预测,到2024年,全球ERP市场将达到638亿美元,2018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为2.9%,保持低速稳定增长。根据远景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9年中国ERP市场规模达到302亿元,同比增长13.9%。根据海碧研究院的数据,2019年ERP SaaS在中国的市场规模达到30.2亿元,同比增长45.9%。预计未来三年将保持10%-20%的增长率。
中国整体ERP市场呈现寡头竞争格局,本土厂商市场份额持续增加,高端ERP市场由国外巨头主导。根据前瞻性行业研究院的数据,中国ERP市场的Cr5从2017年的74%增长到2019年的95%。在领先制造商中,用友、金蝶和浪潮(本地制造商)的市场份额持续上升,sap和Oracle(国外制造商)的市场份额逐渐萎缩。从领域来看,中国ERP厂商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国外巨头主导高端ERP市场。根据前瞻性行业研究院的数据,2019年sap和Oracle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3%/20%。
得益于云计算和本地化浪潮,本地制造商有望在高端ERP领域超越。云计算带来的ERP底层软件架构的变化,削弱了软件系统更换时迁移困难带来的障碍。云转型平滑了海外巨头的先发优势,增加了替代国内品牌的可行性。我们认为,在数字化浪潮中,企业走向云是大势所趋。传统ERP将逐步被云ERP取代,本土厂商有望在高端市场实现国产化替代
CRM:市场碎片化,格局未定。CRM以客户数据为核心。CRM(客户关系管理)是运用信息化手段协调企业与顾客间在销售、营销和服务上的交互,向客户提供创新式的个性化的客户交互和服务的过程,其核心是对客户数据的管理,其目标是吸引新客户、保留老客户及将已有客户转化为忠实客户,在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同时,优化收入和盈利能力。
根据Gartner数据,2019年全球CRM市场为566亿美元,同比增长15.9%。根据海比研究院的数据,中国CRM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14.2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43.48亿元。预计2020年中国CRM市场规模将达到95.52亿元,其中crmsaas市场规模48亿元,SaaS厂商将成为主流。
中国CRM市场较为分散,需要培育。从业务特点来看,欧美企业对销售规范、管理流程、交易合规性要求严格,CRM软件成为必要,salesforce等国际厂商只需要CRMSAA进行库存置换,没有对客户进行教育和说服;然而,国内企业的销售行为往往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化的法律遵循,CRM缺乏企业的落地基础,同时,CRM的需求也不同,市场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
Salesforce在全球CRM市场上遥遥领先,而中国的CRM市场模式也不确定。根据Gartner的数据,salesforce是全球CRM市场的绝对领导者,2018年的市场份额为19.5%,约为过去四年sap、Oracle、Adobe和Microsoft市场份额的总和。中国的CRM市场参与者包括以salesforce、Oracle和sap为代表的国际制造商,以及以用友、金蝶和sales Yi为代表的本地制造商。其中,用友、金蝶以丰富的企业应用开发经验和客户资源从ERP切入CRM领域,而销售易、享客、红圈营销、神州云、六都仁和专注于社会营销、数字商务等中国特色领域继续探索。
参考资料来自:川财证券、驭势资本研究所
- The End -
声明:欢迎转发本号原创内容,转载和摘编需经本号授权并标注原作者和信息来源为云脑智库。本公众号目前所载内容为本公众号原创、网络转载或根据非密公开性信息资料编辑整理,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及学习交流使用。由于部分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相关争议,请跟我们联系。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知识产权或作品版权,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知识产权或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投稿/招聘/推广/合作/入群/赞助 请加微信:15881101905,备注关键词
微群关键词:天线、射频微波、雷达通信电子战、芯片半导体、信号处理、软件无线电、测试制造、相控阵、EDA仿真、通导遥、学术前沿、知识服务、合作投资.
“阅读是一种习惯,分享是一种美德,我们是一群专业、有态度的知识传播者.”
↓↓↓ 戳“阅读原文”,加入“知识星球”,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分享💬 点赞👍 在看❤️@以“三连”行动支持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