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最近在社长小伙伴的群里,大家最关注的事情,莫过于新的交规条款。
在4月1日生效后,小客车即使是在高速和快速路上“一不小心”超速20%,也不会扣分罚款了!
这也就是说,路面限速120 km/h、车主开到144km/h的话,也只会被交管部门记一次警告。
着急赶路的老司机们,这回可以放开手脚了。
但面对这项条款,坊间也有好几种说法:
“大旗论”认为,随着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拥堵的交通已经影响到经济形势了。所以交管部门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提高通行效率,也就带动了经济;
“燃油党”认为,电动车本来开高速就费电。超速起罚点抬高以后,还是得看燃油车,燃油车在未来必将占有一席之地;
但也有“暴躁老哥”认为,放开处罚线并不是关键。想要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最关键的还是要解决路上那些堵路的“移动路障”。
这三种说法,似乎都有些道理,也都有不少支持者。
那么,新的交规背后到底藏着哪些秘密?新的交规条款又做了哪些改动?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
01. 新规,改了啥?
其实新的交规,针对我们日常开的小客车来说,总结起来就是一增一减,三轻两重。
超速、大多数超载和一部分“意外事件”,罚得更轻了;代扣分这种明显违法行为,以及不文明驾驶行为,罚得更重了。
而且在原有12分、6分、3分、2分、1分的基础之上,增加了扣9分的选项,减少了扣两分的选项,许多规则也变得更加合理。
(图片来源:宁夏高速交警十五大队)
就比如超速的问题,社长给大家简单总结了一下。和之前相比,处罚基本上轻了一个量级。
那到底是不是像有些人说的,官方“鼓励”大家开快车?其实不是的。
最核心的原因很好理解:最高限速没有变,还是120km/h嘛!
如果真的鼓励大家开快,那直接调整限速就好了,何必大动干戈地出台新的交规呢。
就比如在4月1日正式贯通的杭绍甬高速公路,作为我国未来新兴高速的首个试点,就会把限速标准提高到140km/h。
未来随着基建的发展和路网对于效率的需求,也会有更多的超级高速公路加入进来。
另外,在高速上开快车,毫无疑问会拉开快车和慢车的相对速度。
所以前面的慢车突然变道、货车掉了箱子之类的突发状况,也需要比平时反应更快。
144km/h虽然不会扣分,但如果由于超速引发了交通事故,还是要上浮在责任划分中承担的责任比例的,极端情况下甚至要承担全部事故责任。
老司机们在开快车的同时,也要更加小心驾驶安全哈。
社长的理解是,这项标准并不是给老司机开快车“开绿灯”,而是鼓励司机们在有超车机会的时候能够大胆加速,不用担心限速导致的“并排行驶”和“超不过去”。
这样能够更好地让快车往前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速拥堵的问题。
再拿上海举个例子。得益于上海交警APP的“举报制度”,上海的大多数司机不会在开车的时候玩手机,变道也会提前打够3秒转向灯,会很遵守交通规则。
因此在不算拥堵的城市快速路上,车流的速度往往能去到85km/h,大家的相对速度也都差不多。
在新规的影响下,平均时速很有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到95km/h的水平,让这座需要快节奏的城市变得再快一点。
对于许多司机深恶痛绝的“移动路障”,这次法规也做出了一点更改。
以前在高速或者快速路上(非应急车道)违法停车的不文明行为,和走应急车道一样,扣6分。
(图片来源:宁夏高速交警十五大队)
现在则是提高到了9分,也就是说只要被交警现场抓住,且之前身背违章,就要重考驾照。
毕竟这种行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社长也建议各位小伙伴去服务区停车。
但如果真的是因为车辆发生故障、无法行驶的话,大家一定要记得提前150米(一步差不多是半米,要走很久)放置三角架后,人再撤离到护栏之外。
关键时刻,真的会挽救生命的。
针对其他不文明行为,比如开车玩手机、不按规定倒车/掉头、借道或者逆行插队加塞的,新规也从2分增加到了3分。
只不过实务中的难点并不在于扣多少分、罚多少钱,而是能不能违法必罚。毕竟摄像头不可能10米1个,也还是有盲区存在的。
在驾驶不够文明的城市,可能还是要靠自觉。
针对超载,新交规也进行了细化的调整,不再是一刀切的超载20%扣6分,超载20%以内扣3分了。
社长同样给大家来了一发吐血整理:
这也就是说,在多坐了一位小伙伴的前提下,5座车以前是扣6分,现在是扣3分;7座车以前是扣3分,现在不扣分。
但如果7座车坐了14个人,比如一辆下来30个人的五菱宏光,那妥妥的扣12分,直接吊销驾照!
这一点,主要是希望从规则上杜绝一辆车拉一群人的“黑校车”和“民工车”。毕竟没有安全带保护,车厢里还人挤人,一出事就是重大交通事故。
另外,新规也在避免“意外事件”对那些正常驾驶员所带来的影响。
就比如以前开车上路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或者故意遮挡、污损机动车号牌,是要扣12分的,现在改成了9分。
很多人的确没有养成上车前绕车检查的习惯,实务中也有人忘记临牌到期、未装铁牌等实际情况。
交管部门在这种情况下酌情网开一面,给了那些身上没有背其他违章的司机一个机会。
但要是哪怕身上有一条3分违章,还是要回去重考驾照的。
还有一项以前罚得特别狠的,比如牌照上的4个卡扣掉了1个或者2个,会被判定驾驶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一次性扣满12分!
社长就有个北京的小伙伴,在后来验车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卡扣明显是新的,推测可能是交警或者辅警在巡察的时候帮忙按上了,非常暖心。
这项现在从12分改成了3分,属实是非常人性化了。
如果驾驶和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话,也从扣12分变成了9分,同样给了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这一点其实是针对有C1/C2驾照的司机,却骑了被视为机动车的超标电动车的情况。对他们来说,可能家里没有车,却要被一次性扣满12分,的确有些冤枉。
新规还有几个小细节,对于高速雨雾天不按规定行驶、不避让校车、不系安全带这三种不是特别常见的行为,分别在扣分上做了删减。
像很多人一走就迷糊的单行路,也从扣3分改成了扣1分。
而且随着年检制度的变化和电子证件的普及,未放置年检标保险标,未携带行驶证驾驶证等行为也不再扣分了,可以说是时代的进步。
但让许多人不是很理解的是,致人轻微伤或者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后逃逸、且不构成犯罪的,从扣12分调整成了扣6分。
“都肇事逃逸了,凭什么不能直接扣12分、吊销驾照?”
这并不是鼓励司机肇事逃逸,因为逃逸后,不管事实如何,逃逸当事人都需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社长猜测,或许是出于让逃逸人自首的考虑,才没有把驾照分数一次扣满吧。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新增扣满12分的,是收费“替人消分”。这一点如果能严格执行的话,黄牛消分或许会成为过去式。
02. 新规,利好新能源?
空气阻力公式F=(1/2)CρSV²告诉我们,风阻和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
所以在高速飞奔的小汽车上,风阻就成了最大的“能耗杀手”。匀速跑144km/h,要比匀速跑120km/h多消耗40%左右的动力!
要是跟60km/h比,差不多要到5倍多的样子。
这也成了许多“燃油党”抨击电动车的根源:你看电动车本来高速就费电,这一放开限速,电动车又要在高速上排队充电了!还是油车好,燃油党永不为奴!
但社长要明确告诉大家,这其实并不是利好燃油车,而是利好新能源!
我们先抛开是不是真的能匀速跑144km/h不谈,也抛开还有内燃机的混合动力车型不谈,我们先聊聊量产新能源车在高速上的体验。
现在新能源车的高配车型,往往都有600公里+的NEDC续航和90度左右的电池。
根据公式估算一下,想要维持144km/h匀速行驶,差不多一小时要30度电,刚好是300公里左右。
这么算下来,差不多能跑俩小时——
这看起来,的确不大行嘛!
但如今,广汽埃安已经率先推出了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Aion LX Plus。按照计划,今年搭载150度电池的蔚来ET7,续航也会突破1000公里。
如果高速公路进一步提速,新的需求只会促使新能源车企更快迭代1000公里的车型。
或许这一两年会受限于成本,但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未来超长续航的车型只会越来越多。
另外还有一个冷知识:保时捷Taycan在高速的电耗,其实是比市区电耗还要低的。
在110km/h匀速的工况下能跑出400公里,甚至高于EPA的续航里程。
而这也正是因为保时捷的2挡变速箱将减速比从15:1变为8:1,能够降低电机转速,同时降低能耗。
催生这一技术的,也是保时捷的赛道基因和德国的不限速高速公路。
因此奔驰最近推出的EQXX,也在这种市场需求之下搞出了0.178这样变态的风阻系数和1.75吨的超低体重,整车减重超过490公斤!
最终,仅用100度电池就能实现1000公里的超长续航。
所以并不是新能源车做不到,而是时候还没到。
我们现在对于车企的能耗激励,其实仅限于新能源补贴。
补贴会按照整备质量不同去要求车辆的能耗,达标的全额发放,超额完成的发放110%,不达标的根据标准发放80%或90%。
所以蔚来在这项只能拿到80%,特斯拉能拿到110%。
如果我们的高速真的全面提速了,这无疑又会进一步激励车企在电池之外,着重向能耗下手,发展新技术。
另外,目前的新能源车在智能化水平以及辅助驾驶水平上,也明显领先燃油车一个层级。
这一点的原因,其实社长在之前讲电子电气架构的时候已经说过了。详情请戳:
“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来了!电子电气架构,竟然比机械素质更重要?
简单来说,就是新能源车更容易让智能驾驶芯片去控制车辆,也具有更先进的硬件水准,但燃油车这几年还不太行。
而且,新能源车企往往在自动驾驶领域布局更早,也会更提前去跑公里数,从而为自动驾驶的算法积累经验。
因此目前新能源车在辅助驾驶领域,体验要优于燃油车。
就比如之前社长已经体验过内测版的小鹏城市NGP,俨然一个老司机。详情请戳:
小鹏终于推出了NGP,自动辅助驾驶的竞赛正式打响!
而放宽超速处罚标准之后,车和车之间的相对速度会变得更大,车企无疑需要更多地考虑到更复杂的高速路况。可以预料到,未来的体验会比现在还要好。
再加上高速提速之后,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甚至能够开辟出来一条单独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车道”。
在这条车道上的新能源车,都会维持在同一时速(比如150km/h)。甚至能把车距缩小到厘米级,从而通过“吃尾流”来减小风阻,节约能耗。
这波,利好新能源无误了。
03. 写在最后
其实这几年,我们国家的基建水平和标准都在飞速提高。
很多最近十年修建的重点城市快速路,甚至是按照4车道120km/h的标准去修的,但实际上却只开放80km/h的限速。
但路上并不会放很多摄像头,摆明了就是让车主撒开了跑。实际上也是,在不拥堵的时候,车流速度往往会去到90-100km/h。
而日常使用的汽车,水平和标准也同样在提高。
就拿安全来说,不只是美国的IIHS,我们的C-NCAP、我们的C-IASI,每年都在提高碰撞测试五星安全的标准。
即便如此,依然有许多车企能够拿到全优的成绩单。
动力和操控,也更不必说。
十几年前绝大多数燃油车,零百加速能力都要去到10秒开外。但如今,但凡超过10万块钱的电动车,不跑进10秒内似乎都没脸见人。
随着橡胶配方的升级,轮胎的抓地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越来越多的电动车,也在提及操控和驾驶乐趣,敢于让车主、让媒体去赛道上跑一跑。甚至还有不少电动车,在小赛道的圈速已经能追上一票燃油性能车。
或许现在的新能源车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随着新能源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新能源市场的逐步增大,也随着新能源能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获得更优异的体验——
新能源取代大多数燃油车的那一天,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