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被马斯克Diss的激光雷达,小鹏新款智能车D55能否抢先成功搭载量产?

2021-01-13 13:18:21 阅读:
小鹏第三款智能汽车的投产信息曝光,据悉这块车代号D55,很可能是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智能汽车。特斯拉马斯克就曾公开diss过激光雷达,称其成本过高,小鹏却为何又选择使用车载激光雷达?
广告

日前,有媒体从官方渠道获取到了小鹏第三款智能汽车的投产信息,据悉这块车代号D55,很可能是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智能汽车。特斯拉马斯克就曾公开diss过激光雷达,称其成本过高,智能车很难搭载激光雷达量产,小鹏却为何又选择使用车载激光雷达?能否抢先量产成功呢?

该车的预告图此前就已曝光,可以看出其前脸和尾部,均为小鹏汽车的标志性设计语言,同时采用隐藏式门把手,整车的运动风格鲜明。

此外,小鹏汽车宣布与大疆孵化的Livox览沃科技达成合作,将在2021年推出的全新量产车型上使用其生产的小鹏定制版车规级激光雷达。

广告

这也就意味着,该车将会是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智能汽车。

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被视为是智能网联汽车的三大关键部件。要想真正实现自动驾驶,所有汽车都要装激光雷达。就目前为止,L3级自动驾驶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采用毫米波雷达+计算机视觉算法的视觉方案派,另一种则是以奥迪A8为代表的采用更加昂贵的激光雷达的方案。

"分辨率高、测量精度高、距离远并且拥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等特点的激光雷达则获得了越来越多自动驾驶厂商的青睐,以及更多科技公司的大举投入激光雷达。

车载激光雷达,作为自动驾驶技术中下一个技术高地,相当于自动驾驶的“眼睛”。当前,业内普遍共识是,要想自动驾驶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激光雷达几乎是必经之路。

但当前车载激光雷达成本过高,致使不少车企短时间内难以装车量产,特斯拉马斯克就曾公开diss过激光雷达,称其成本过高,难以装车量产。马斯克称“激光雷达是傻子的玩意,任何人用激光雷达都注定失败”。为此,特斯拉短时间内不会上车激光雷达,转而使用AI算法进行替代。

不过,我国的大疆和华为,都在车载激光雷达方面,取得了不小的突破性进展,并且把价格降到了数百美元,具备大规模商用价值。

在今年年初,小鹏汽车官方消息,在2020年12月份的交付量为5,700辆,环比增长35%,同时其第四季度交付量超过三季度财报预期的近30%。而在2020年全年,该品牌共交付新车27,041辆,同比增长112%。随着汽车交付量再创新高,小鹏开始扩展其车型阵营。

小鹏方面表示,2021年其目标产量大幅增长,广州工厂计划于今年7月份建成使用,届时肇庆、广州两工厂设计产能合计达40万台。

消息显示,小鹏第三款车D55(量产后或命名P5),计划10月份投产,定位紧凑型纯电动轿车,同时车身尺寸要较小鹏P7小一些。该车计划于今年10月份开始投产,希望打造爆款车型,实现产量突破。

而随着小鹏首款激光雷达车型的到来,该车将会在自动驾驶方面,带来怎样的惊喜,我们只需拭目以待。

小鹏P7

激光雷达是如何“看”的?

激光雷达的原理简单来讲就是激光雷达的发射器发射出一束激光,激光光束遇到物体后,经过漫反射返回至激光接收器,雷达模块根据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时间间隔乘以光速,再除以二,即可计算出发射器与物体的距离。同时,反馈回来的轮廓信息组成所谓的"点云"并绘制出三维环境地图,精度可达到厘米级。

目前激光雷达主要分类分为机械式激光雷达和固态激光雷达,而机械式激光雷达则成为了目前的主流应用,其主要分为1线,4线,8线,16线,32线,64线,128线等等,竖向排列线束越多,扫描密度越大,激光雷达的性能就越高,当然价格也就越贵。

但是由于传统的机械激光雷达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的原因,想实现大规模量产变得十分困难,市面上亟需一个产品进行代替,这就是前文提到的固态激光雷达。

相对于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的优势显而易见。如远距小障碍物,毫米波雷达的角分辨率不够,摄像头对远端的通用障碍物识别不够,而这种场景下激光雷达就可能及时识别。

针对中国道路上常见的近距离加塞场景,毫米波雷达的角分辨率不够,摄像头通常来说需累计多帧,需要几百毫秒才可以确认加塞,而激光雷达由于精确的角度测量能力和轮廓测量能力,可以2-3帧确认加塞,百毫秒内做出判断。

关于固态激光雷达,区别于机械式激光雷达,不具备如上图所示的机械旋转部件,主要通过主要依靠电子部件来控制激光发射角度,所以结构简单,成本更低。但相对于机械式激光雷达的缺点在于扫描角度有限,并且由于整体扫描,会受到一定范围周围环境的光噪污染,相对测量精度较低。

低价激光雷达在路上了

对于激光雷达来说,首先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成本可控,我们可以看到,像谷歌、Waymo等无人驾驶测试车辆均采用了激光雷达,当然为了获取数据无可厚非。并且在测试车上安装多少线的激光雷达都可以,甚至为了测试更精确,往往都是64线、128线起步。

当然,激光雷达也不是完美的,它最大的槽点就是昂贵的价格。当时用在赛车上的 Velodyne 64 线激光雷达价格高达 7.5 万美元。直到近一两年,它则开发出了体积更小、价格更便宜的 32 线和 16 线产品,不过最低价格也得 7999 美元。去年年末,Velodyne 还推出了全新 128 线激光雷达,虽然性能异常强悍,但价格却从未公布过。

但如果需要在量产车上搭载,那么成本更低的固态激光雷达就成为了更好的方案。

相较于传统的机械式激光雷达,固态雷达结构上最大的特点便是没有了旋转部件,个头相对较小,而且成本相对于上万美元的机械式激光雷达能够大幅缩减,这是能实现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消息称华为的96线激光雷达价格将控制到200美元以内,相比传统机械式激光雷达成本要低了10倍。

而除了华为,目前从中国方面来看在固态激光雷达赛道上,还有禾赛、速腾聚创、大疆投资的Livox、镭神、innovusion等公司。国外则有英特尔、Quanergy、Ibeo等企业加速投入。

其中,禾赛的激光雷达被百度、Cruise、Nuro、Zoox等自动驾驶公司采用,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也有被一汽集团、AutoX等国内外厂商所采用。车企方面,已经明确将在未来搭载激光雷达的车企有极狐、小鹏、长安、蔚来、宝马等。

综合E车汇、网易科技报道

  • 苹果iPhone12的电池续航能力如何?对比结果来了 Tom‘sGuide针对iPhone12、iPhone12Pro在5G网络下的电池续航表现,与其他品牌智能手机进行了对比。采用60Hz屏幕刷新率的状态下,在5G网络下的续航能力,iPhone12与iPhone12Pro都比Android手机差。
  • 苹果iOS 16 Beta 5实测体验报告:电量百分比是亮点,其他没变化 今天就来发一下iOS 16 Beta 5的体验报告。这次iOS 16 Beta 5核心更新是加入了一个电量百分比,其它跟之前基本没什么变化。
  • 部分机型缺货、批发价暴涨,这个“冬天”华为“向死而生” 由于美国禁令的影响,华为手机供货非常紧张,大部分商家的拿货量少了15%-20%,小商家很多机型已经断货。而批发价目前已经涨到最高位,直逼官网定价,对“打价格战”的非官方商家打击巨大。华为公司遭遇的变动不仅仅影响着自身,还深刻地影响着整个手机市场。整个产业链不仅是从时效性上,包括从技术上、工艺上、备货上都出现了巨大的波动。
  • 奔驰技术公司退出北汽德奔,北汽将无法享受奔驰技术“输出”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梅赛德斯-奔驰技术集团的合作即将结束,意味着北汽将无法享受奔驰技术“输出”。据企查查数据显示,近期北汽德奔股权已发生变更,奔驰技术公司已退出合资公司,北汽德奔由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00%全资控股该公司。
  • 小鹏P5开启预售价、正式上市时间9月,顶级参数配置详解 因疫情多等待了一个月,小鹏P5终于高调开启发布上市时间、预售价格、硬件参数信息,提供激光雷达等精度更高的科技配置,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无论是硬件配备还是软件迭代,都是各大车企都在纷纷升级。而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小鹏汽车,则把小鹏P5这样一款家用车的智能化程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Apple Watch或可打断噩梦,NightWare应用都还有那些功能? 经常晚上做噩梦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而这些心理压力的存在会加重做噩梦的情形,所以一定要找寻做噩梦背后的原因。不管是身体上的原因还是心理上的原因,都抓紧时间解决,这样才能一觉睡到大天亮,第二天工作和学习才不会被耽误。
  • 利用人体热效应为可穿戴设备供电,技术原理是怎样的? 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如何最好地为这些可穿戴设备供电,方法是利用用户自己的体热,并与服装,圆点和纺织行业的专家们一起工作。一个名为ThermoTex的项目正在探索利用人体热量为微型的可穿戴设备供电。
  • 宏光半导体配售新股,意在加强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器件研发 宏光半导体此次配售新股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半导体相关产品的生产研发能力如发光二极管、迷你LED、快速电池充电、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GaN)器件等。
  • OPPO追踪器与苹果AirTag外观相似,也有小米UWB技术,支持C口充电 前两天苹果2021春季发布会上呈上了一款传闻已久的新产品,它就是AirTag追踪器,其体积小巧便携,能够挂易遗落的物品挂在一起,实用性还是非常强的。分析人士称赞它可能会成为热销产品,还会让该公司的逾10亿客户继续使用其产品。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较贵,国内厂商小米、OPPO也有也能跟进这项技术和产品,相信不用多久上市并且有一个合理的定价。
  • 英伟达RTX 3080显卡缺货价格疯狂涨,亚马逊、 eBay电商炒至5000美 是市场需求量大吗?英伟达RTX 3080显卡价格疯狂涨是在什么情况下造成了库存不足,受 COVID-19 疫病全球大流行的影响,即便本地零售商有现货,许多消费者也无法随性地外出采购。在赶去排队之前,最好还是提前联系下店家,免得空跑一趟。
  • 中国成为最大腕戴设备市场,引领全球增长 腕戴设备市场包含智能手表和手环产品。其中,智能手表市场在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出货量1.1亿台,同比下降3.8%;而中国智能手表市场出货量3,286万台,同比增长……
  • 截止2030年,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收入将超过 260 亿美元 • 2023 年,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激增 24%,超过 33 亿,到 2030 年将突破 62 亿。 • 尽管中国在 2023 年以 23 亿的连接数规模占据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总数的 70%,但其在全球连接收入中的份额仅为 36%。 • 到 2030 年,联网汽车、智能表计和智能零售这三大应用预计将合计占蜂窝物联网应用总市场份额的 60% 以上。 • 到 2030 年,5G 连接将在全球范围内超过 NB-IoT 连接,占物联网连接总收入的近 50%。
  • 为什么翻新机的价格在上涨? • 目前,iPhone在翻新市场中是最热门的商品,并将长期主导着翻新机的平均销售价格。 • 全球翻新机市场持续向高端化发展,其平均销售价格(ASP)现已超过新手机。 • 新兴市场是增长的最大驱动力,消费者对高端旗舰产品有着迫切需求。 • 由于市场固化和供应链的一些问题限制推高中国、东南亚和非洲等大市场的价格。 • 2024年,这些翻新机平均销售价格将首次超过新手机。
  • 2024三季度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出货增长持续,卷势不减 从全球厂商竞争来看,三季度凭借多个新品发布,石头科技市场份额提升至16.4%,连续两季度排名全球第一……
  • AMOLED行业核心模具,精密金属掩膜版国产技术攻克核心瓶颈 AMOLED行业的关键模具FMM及Invar在市场中属于极其细分而品质又要求极高的赛道,传统企业打法在这两个产品上都难以适用。唯有对上下游有深度了解,并能够将产业链技术链条打通,才能够将近似于黑箱中的FMM及其原材料Invar长期受限的困局打破。
  • IDC:2024前三季度中国安全硬件市场规模同比下降2.9% IDC定义下的网络安全硬件市场分别由统一威胁管理 (UTM)、基于UTM平台的防火墙 (UTM Firewall) 、安全内容管理(SCM)、入侵检测与防御 (IDP)、虚拟专用网(VPN)和传统防火墙 (Traditional Firewall) 构成。
  • 预计1Q25 NAND Flash价格将出现超10%下滑 2025年第一季NAND Flash供货商将面临库存持续上升,订单需求下降等挑战,平均合约价恐季减10%至15%。
  • 山东大学团队在高精度存算芯片领域取得新进展 本研究通过设计闪存存算一体架构,有效提升了计算效率和精度,为解决复杂计算任务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 加速资源整合将是本田与日产合并后的首要任务 日本两大全球汽车集团本田与日产于2024年12月23日宣布启动合并谈判,目标在2025年6月达成协议,三菱汽车也有望加入。若三家车厂顺利合并,当务之急将是整合各自的资源以节省开支,利用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以及加快电动车相关计划......
  • 2024过去了,细数中国工业经济这一年 这一年的成绩单足够亮眼,但来之不易。
广告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