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中国火箭焊接第一人(高凤林个人资料),工作很特殊平时都与火箭“打交道”

2021-03-12 12:05:06 阅读: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稳固,而现在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专家们的辛勤付出,今天要来说的这名电焊工非常特殊有着“金手天焊”之称,他平时的工作都与火箭“打交道”,不仅在制造火箭上付出了很多,还为国家带出了很多人才。
广告

 

高凤林履历

高凤林,河北东光人,现任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高凤林班组组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被称为“金手天焊”。

1962年3月,高凤林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家庭中。在他8岁时,我国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并且在祖国大地回响着“东方红”的乐曲。刚上小学二年级的他听到父母跟他讲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时,他充满了疑惑,星是怎样飞到天上去的呢?然而当时父母并没有给他讲解,而是说等你长大之后自己去探索。

广告

不负众望,他以第二高分的成绩考入了这个学校,并且填报了机加专业,他认为这个专业是在大厂房中操作的,大的设备是一件很威风的事情。然而事情并没有如他所愿,而是他被分配到了焊接专业,高凤林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很沮丧。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成绩直线下滑,他认为焊接就是在大马路上修下水道和一些在建筑工地上焊钢筋那样类似的工作,跟他最初想要的那种威风的工作完全不一样。老师了解到他的想法之后就安排了全班同学到工厂参观。

1978年至1980年,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211厂技工学校焊接专业学生。
1980年至1982年,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工人。
1982年至1988年,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工人。
1988年至1993年,航空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工人(1991年10月技师)(其间:1988年至1992年首都联合大学机械制造与工艺专业学习)。
1993年至1999年,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工人(1997年9月高级技师)。
1999年至2005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工人(2000年12月航天特级技师)(其间:2000年至2003年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2005年至2012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高凤林班组组长。
2012年至2017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高凤林班组组长,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
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高凤林班组组长,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
2018年10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高凤林班组组长,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为火箭焊接“心脏”的人高凤林

这位“电焊工”叫做高凤林,虽然他从事的是电焊工作,但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电焊作业,他可是在给火箭发动机进行焊接工作,只要他出手焊接的发动机都非常牢固,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大问题。在我国研发长二捆运载火箭的过程中,就遇到了焊接方面的问题,因为用于支撑火箭的振动大梁想要顺利运行,就必须在焊接技术上有所保障,当时我国在这一方面缺少专家。

高凤林知道后,表示他想试一试,经过他反复实验和推敲,终于有所收获,用自己专业的技术成功焊接了振动大梁。对于这种焊接人才,国家也在第一时间给予了奖励。

这名电焊工很特殊,平时都与火箭“打交道”,还为国家带出人才

 

高凤林参与火箭焊接工作

 发动机是为火箭提供动力的,被称为火箭的心脏。高凤林这几天正在焊接的,就是长三甲系列火箭——长征三号乙火箭的氢氧发动机喷管。在这个发动机喷管的管壁上,要经过几万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每一个焊接点的位置、角度、轻重,都十分重要。如果焊枪多停留0.1秒,就有可能把管壁烧穿或者焊漏。

  戴上面罩、屏气凝神,一手持焊枪,一手送焊丝,在高凤林手里,这样超高精度的操作看起来轻而易举。“刚入门时候,一面跟着师傅学,一面自己勤学苦练。久而久之,就做到了眼、心、手高度合一。”高凤林说。

由于高凤林焊接技术过硬,国家在研究火箭时,只要遇到发动机焊接的问题都会邀请高凤林参与研究当中。在国家进行50吨级氢氧发动机时,高凤林就用了创新技术,成功的将发动机和火箭焊接起来,起初高凤林提出用新型技术焊接发动机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觉得这是冒险的行为。

为了能够将焊接工作继续进行,不耽误火箭的研究进程,就用实验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在多种高低温合金混合接焊头下他反复实验,最终实验的结果非常理想,其他专家们看到了成功的案例,也就开始支持高凤林的想法,很快在高凤林工作团队的努力下,发动机成功焊进火箭中,成功的推动了火箭的运行。​

 

高凤林在焊接民用产品上同样很优秀

除了在火箭发动机上有所贡献,高凤林在真空炉焊接工作上也有很出色的表现,他不止一次的运用自己钻研出来的新兴技术来焊接真空炉的设备,他所使用的技术不仅节约真空炉的制造成本,还使得产品结构变得很牢固。在他的研究下,真空炉的产量越来越高,质量越来越好,除了国内企业大量的购买以外,就连美国、波兰、俄罗斯等国家都纷纷向中国抛来了橄榄枝,希望中国能将真空炉对外出口,这样一来各国之间也能互惠互利。

高凤林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

除了在焊接发动机、民用产品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就连在培养人才上面也付出了很多。因为他知道他现在年纪越来越大,不会一直在焊接岗位上工作的,为了祖国的火箭事业,他必须在有生之年不断挖掘出人才,并将他们培养成焊接发动机的技术能手,有了新生力量的加入我国火箭制造业才会越来越强,越来越稳定。经过他的悉心栽培,已经有大量人才在进行焊接发动机的工作,有了这些人才中国暂时不用为了焊接技术发愁。​

像高凤林这样的技能专家有很多,他们不断的钻研新兴技术,为了能够在研究项目中有所突破,真的付出了太多,很多人才都将自己一生的时间全都消耗在建设祖国事业上面,对于这种技术人才,我们必须永远尊敬他们,没有他们,我国的航天事业不会有今天的发展,宇航员们也不会顺利登陆月球。

 

  • 中国成为最大腕戴设备市场,引领全球增长 腕戴设备市场包含智能手表和手环产品。其中,智能手表市场在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出货量1.1亿台,同比下降3.8%;而中国智能手表市场出货量3,286万台,同比增长……
  • 截止2030年,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收入将超过 260 亿美元 • 2023 年,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激增 24%,超过 33 亿,到 2030 年将突破 62 亿。 • 尽管中国在 2023 年以 23 亿的连接数规模占据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总数的 70%,但其在全球连接收入中的份额仅为 36%。 • 到 2030 年,联网汽车、智能表计和智能零售这三大应用预计将合计占蜂窝物联网应用总市场份额的 60% 以上。 • 到 2030 年,5G 连接将在全球范围内超过 NB-IoT 连接,占物联网连接总收入的近 50%。
  • 为什么翻新机的价格在上涨? • 目前,iPhone在翻新市场中是最热门的商品,并将长期主导着翻新机的平均销售价格。 • 全球翻新机市场持续向高端化发展,其平均销售价格(ASP)现已超过新手机。 • 新兴市场是增长的最大驱动力,消费者对高端旗舰产品有着迫切需求。 • 由于市场固化和供应链的一些问题限制推高中国、东南亚和非洲等大市场的价格。 • 2024年,这些翻新机平均销售价格将首次超过新手机。
  • 2024三季度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出货增长持续,卷势不减 从全球厂商竞争来看,三季度凭借多个新品发布,石头科技市场份额提升至16.4%,连续两季度排名全球第一……
  • AMOLED行业核心模具,精密金属掩膜版国产技术攻克核心瓶颈 AMOLED行业的关键模具FMM及Invar在市场中属于极其细分而品质又要求极高的赛道,传统企业打法在这两个产品上都难以适用。唯有对上下游有深度了解,并能够将产业链技术链条打通,才能够将近似于黑箱中的FMM及其原材料Invar长期受限的困局打破。
  • IDC:2024前三季度中国安全硬件市场规模同比下降2.9% IDC定义下的网络安全硬件市场分别由统一威胁管理 (UTM)、基于UTM平台的防火墙 (UTM Firewall) 、安全内容管理(SCM)、入侵检测与防御 (IDP)、虚拟专用网(VPN)和传统防火墙 (Traditional Firewall) 构成。
  • 预计1Q25 NAND Flash价格将出现超10%下滑 2025年第一季NAND Flash供货商将面临库存持续上升,订单需求下降等挑战,平均合约价恐季减10%至15%。
  • 山东大学团队在高精度存算芯片领域取得新进展 本研究通过设计闪存存算一体架构,有效提升了计算效率和精度,为解决复杂计算任务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 加速资源整合将是本田与日产合并后的首要任务 日本两大全球汽车集团本田与日产于2024年12月23日宣布启动合并谈判,目标在2025年6月达成协议,三菱汽车也有望加入。若三家车厂顺利合并,当务之急将是整合各自的资源以节省开支,利用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以及加快电动车相关计划......
  • 2024过去了,细数中国工业经济这一年 这一年的成绩单足够亮眼,但来之不易。
广告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