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苹果iPhone 12重启的MagSafe是什么技术?聊聊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20-10-17 22:30:39 阅读:
苹果在 iPhone 12 上重启 MagSafe,一方面是填补 AirPower 留下的坑,实现“一步到位”的无线充电,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广阔的未来,让 iPhone 彻底摆脱线缆。使用 MagSafe 磁吸配件,无线充电的功率最高能达到 15W,相比之前 7.5W 的 Qi 无线充电标准,有了翻倍提升。
广告

在苹果官网的 MagSafe 配件页面,能看到一句宣传语:

「咔嗒,一贴即合。」

这种「盲操」的快感,是 MagSafe 最吸引人的地方。根据官网数据显示,使用 MagSafe 磁吸配件,无线充电的功率最高能达到 15W,相比之前 7.5W 的 Qi 无线充电标准,有了翻倍提升。

MagSafe 的未来绝不只是磁吸充电那么简单。苹果在 iPhone 12 上狠狠地玩了一把复古,方正的外形让很多人想起了十年前发布的 iPhone 4。当然这并不是简单的致敬,更紧凑的设计将机身厚度控制到了令人惊讶的 7.4mm,全新的超瓷晶面板防止它重蹈 iPhone 4 玻璃面板易碎的覆辙。理念是旧,设计和技术是新的。

另一个传承自老产品的技术是 MagSafe 系统,它最早的形态是 MacBook 上的磁吸充电口,后来由于轻薄化和统一接口的需要,被更流行的 USB-C 替代。重新回归的 MagSafe,不仅为 iPhone 12 带来了“一步到位”的无线充电体验,更重要的是磁吸功能可以延展出丰富的配件生态。

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大家聊一下 MagSafe 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MacBook 上的磁吸接口

MagSafe 的概念源自日本电器中的磁性电源接口的设计,这是为了避免电源线被扯开产生的安全问题。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场景其实也存在这个隐患,当然更大的意义是磁吸充电口不需要对准就能自动吸附,使用效率提升。

2006 年苹果在第一代 MacBook Pro 中引入 MagSafe 设计,接口内部的 5 个金属插脚,磁性为回文设计,所以它可以从正反两面吸附,不用刻意对准。插头正反两面都有指示灯,绿色代表充满,红色正在充电。这个设计后来成为 MacBook 上的标志性功能。

2010 年 MagSafe 换了个设计,T 型出线口变成 L 形。

2012 年升级为第二代 MagSafe,整体更扁,适应轻薄化机身。

 

2015 年经过重新设计的 MacBook(Retina 显示屏)第一次抛弃了 MagSafe,之后逐步被 USB-C 替代。这个做法当时受到很多争议,有人认为苹果抛弃了一个优秀设计。当然现在回头看,USB-C 无论是充电效率、传输速度,还是普及度,都显然比 MagSafe 更符合未来趋势,相比之下磁吸接口稍显弱势。这是个取舍问题。

在 iPhone 12 上重启 MagSafe

苹果在 iPhone 12 上重启 MagSafe,一方面是填补 AirPower 留下的坑,实现“一步到位”的无线充电,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广阔的未来,让 iPhone 彻底摆脱线缆。

先来说说它现阶段的样子。首先手机上的 MagSafe 已经不只是磁吸接口,它代表的是一整套设计理念。iPhone 12 内部集成了充电线圈和磁铁阵列,能正确对到无线充电器的位置上,实现高效充电。MagSafe 磁吸配件中也包含对应磁体,可以轻松吸附,并且“叠加”使用。

从官方分解图中能看到,这套 MagSafe 组件由很多不同的元件组成,包含了磁力计、屏蔽层、磁环和 NFC 线圈等。

一方面,MagSafe 借助纳米晶面板,来增强发射和接收线圈之间的磁通量,以及电磁感应强度,提高传输效率。

另一方面,线圈外围集成的磁环,还有磁力校准计,则可以让 iPhone 12 与 MagSafe 配件更精准地匹配,避免因放置位置的不合理,而导致充电效率的降低。
除了和充电相关的元件外,MagSafe 还内置了两个新的传感器,分别是单匝线圈 NFC,以及用来感应磁场强度的磁力计。

这样一来,iPhone 12 不仅能更快地识别出配件种类,还可以通过 NFC,让手机与配件实现联动。

官方目前展示的配件有两款无线充电底座,给 iPhone 单个充电的 MagSafe 充电器,和给 iPhone 和 Apple Watch 同时充电的 MagSafe Duo(暂未发售)。以及一系列 MagSafe 手机壳,包括一个可吸附在手机壳上的皮套。

苹果表示未来会有更多第三方配件加入到 MagSafe 生态中。贝尔金已经展示了一个三合一的充电底座(iPhone、Apple Watch、AirPods),和一款车载磁吸充电器。

再造配件生态

发现了没?MagSafe 的车载充电器是不需要在手机上安装金属片的,这就是内置磁体的优势之一。前不久发布的大疆手机云台 4 加入了磁吸快拆设计,不再需要进行复杂的安装和调平工作,其实理念和 MagSafe 某种意义上是相通的。但它的实现方式是在手机上装一个金属的指环支架(或者安装金属夹),假如 iPhone 本身就带磁体,那不是方便很多?

iPhone 12 内部有单匝线圈 NFC 和磁力传感器,能识别配件并做出反应,这让它的想象空间变得很大。官方视频里已经展示了识别皮套,在固定位置显示时间。

还记得能识别手机后盖更换主题颜色的诺基亚 N79、坚果手机吗?换手机壳可比后盖方便多了,有了磁性也不需要手机壳包太紧,直接贴上去就好。现在就等苹果放开对 iPhone 桌面美化的限制了。

可叠加使用的 MagSafe 磁吸配件,某种意义上让 iPhone 有了“模块化”的可能。加装变焦镜头、加装拉环支架,这些配件之前需要通过手机壳,或者粘在手机背面实现,现在一贴即可,并且苹果放开限制的话,换配件的同时触发相应操作,比如通过苹果小程序 App Clip 来实现...... 扯得有点远,但我觉得并非不可能。

图片来源:PopSocket

除了配件生态上的可能性,苹果更大的“野心”可能是将 iPhone 彻底无线化。以“环保”为名,苹果已经在 iPhone 包装盒中不附赠充电头、耳机,3.5mm 接口之后可能下一步就是去掉充电口,未来的方向是无孔化、无线化。

一切的未来畅想都基于苹果会以何种态度开放 MagSafe 生态。基本能确定的是,苹果对 MagSafe 的把控一定会很强,如果未来设想是无线化,那意味着苹果少了一笔 MFi 配件的收入,这就要靠新的 MagSafe 认证补回来。别忘了,iPhone 12 有识别配件的功能,目前只有通过认证的充电底座才能达到 15W 的快充(第三方为 7.5W),把控还是不难的。

iPhone 12 的 MagSafe 系统是本次发布会的小惊喜,但以未来眼光看它有着无限可能,绝不只是磁吸充电那么简单。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 中国成为最大腕戴设备市场,引领全球增长 腕戴设备市场包含智能手表和手环产品。其中,智能手表市场在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出货量1.1亿台,同比下降3.8%;而中国智能手表市场出货量3,286万台,同比增长……
  • 截止2030年,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收入将超过 260 亿美元 • 2023 年,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激增 24%,超过 33 亿,到 2030 年将突破 62 亿。 • 尽管中国在 2023 年以 23 亿的连接数规模占据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总数的 70%,但其在全球连接收入中的份额仅为 36%。 • 到 2030 年,联网汽车、智能表计和智能零售这三大应用预计将合计占蜂窝物联网应用总市场份额的 60% 以上。 • 到 2030 年,5G 连接将在全球范围内超过 NB-IoT 连接,占物联网连接总收入的近 50%。
  • 为什么翻新机的价格在上涨? • 目前,iPhone在翻新市场中是最热门的商品,并将长期主导着翻新机的平均销售价格。 • 全球翻新机市场持续向高端化发展,其平均销售价格(ASP)现已超过新手机。 • 新兴市场是增长的最大驱动力,消费者对高端旗舰产品有着迫切需求。 • 由于市场固化和供应链的一些问题限制推高中国、东南亚和非洲等大市场的价格。 • 2024年,这些翻新机平均销售价格将首次超过新手机。
  • 2024三季度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出货增长持续,卷势不减 从全球厂商竞争来看,三季度凭借多个新品发布,石头科技市场份额提升至16.4%,连续两季度排名全球第一……
  • AMOLED行业核心模具,精密金属掩膜版国产技术攻克核心瓶颈 AMOLED行业的关键模具FMM及Invar在市场中属于极其细分而品质又要求极高的赛道,传统企业打法在这两个产品上都难以适用。唯有对上下游有深度了解,并能够将产业链技术链条打通,才能够将近似于黑箱中的FMM及其原材料Invar长期受限的困局打破。
  • IDC:2024前三季度中国安全硬件市场规模同比下降2.9% IDC定义下的网络安全硬件市场分别由统一威胁管理 (UTM)、基于UTM平台的防火墙 (UTM Firewall) 、安全内容管理(SCM)、入侵检测与防御 (IDP)、虚拟专用网(VPN)和传统防火墙 (Traditional Firewall) 构成。
  • 预计1Q25 NAND Flash价格将出现超10%下滑 2025年第一季NAND Flash供货商将面临库存持续上升,订单需求下降等挑战,平均合约价恐季减10%至15%。
  • 山东大学团队在高精度存算芯片领域取得新进展 本研究通过设计闪存存算一体架构,有效提升了计算效率和精度,为解决复杂计算任务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 加速资源整合将是本田与日产合并后的首要任务 日本两大全球汽车集团本田与日产于2024年12月23日宣布启动合并谈判,目标在2025年6月达成协议,三菱汽车也有望加入。若三家车厂顺利合并,当务之急将是整合各自的资源以节省开支,利用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以及加快电动车相关计划......
  • 2024过去了,细数中国工业经济这一年 这一年的成绩单足够亮眼,但来之不易。
广告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