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ON_5:HP
隐形斗篷不只出现在经典电影和科幻小说中,在累积一点一的发展后,如今正越来越接近现实了。隐形斗篷使用可沿着物体周围曲折光线的超颖材料——让视野隐身在物体之后,使其不会被看到——这种方式正逐渐从红外光向可见光波长的技术发展。
研究人员最近还发现一种隐形物体的方法,使用可切换其偏振方向的纳米级天线数组覆盖物体,能够使其免于被红外线、可见光甚至X光波长观测到。当以某一方向偏振时,物体会被看见,而当翻转其偏振后,任何入射的红外线、可见光或X光射线都会被反射回来,从而有效地遮避观看物体的视线。这项研究成果来自于美国能源部(DoE)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合作。
3D超颖表面隐形斗篷采用80nm金质天线薄层打造,可覆盖在任何物体上,让光线反射(红色箭头处)离开斗篷,如同从镜子反射一样
Source:Berkeley Lab
如果智能手机都被认作“轻薄”,那么这件“斗篷”确实可以用“超薄”来形容:它的厚度仅有80纳米,大约相当于iPhone6s的十万分之一。它的表面被微小的“金块”铺满,这些被称为“纳米天线”的金能够通过改变光线反射角度的办法来掩蔽被“隐形斗篷”遮盖的物体。
Source:《An Ultra-Thin Invisibility Skin Cloak for Visible Light》
被“隐形斗篷”遮盖的物体,在显微镜镜下轮廓变得不可察觉(C:盖上隐形斗篷、E:没盖上隐形斗篷),其干涉条纹也能在遮盖有物体时保持平滑(D:盖上隐形斗篷、F:没盖上隐形斗篷)。
“天线的尺寸约几十纳米,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尺寸,沿着薄膜补偿反射的相位,使其如同从平面镜反射一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张翔(音译)解释。
要是平整的桌布下面藏了个饺子,你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是因为光线投到饺子轮廓时,反射的角度发生了可察觉的变化。
Source:《Adrian Cho. Skintight invisibility cloak radiates deception》
与照射到平台表明时相比,光线照射到凸起的物体后,反射回来的波阵面(Wave fronts)发生了弯曲。人们的肉眼可以察觉这种变化并判断物体的存在。
如果我们希望更好地把饺子藏起来,那我们可以试图减小光线照射到饺子上时的变化,令人觉得桌布还是平的。这项研究中的“隐形斗篷”即是如此:光路被凸起物体影响所导致的相位变化能被纳米天线“抹去”了。由于光线没有发生变化,人们无法察觉到隐形斗篷下存在的突起,也就实现了“隐形”的目的。
Source:《Adrian Cho. Skintight invisibility cloak radiates deception》
依靠隐形斗篷上的金纳米天线,原本理应弯曲的波阵面得以恢复。因此物体的存在难以被人们察觉,从而实现了“隐形”。
由于必须在隐形对象周围放置正确尺寸的80nm涂层纳米级天线,限制了展示原型的尺寸仅能达到1,300平方微米。然而,伯克利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声称,无论需要多大或多小的斗篷,原理都是一样的。涂层并不一定要和隐藏物体的形状一致。
“涂层一般指的是更普遍的意义,并不一定要和物体的形状一致,它也可以像一件T恤一样,”张翔表示。
Source:《An Ultra-Thin Invisibility Skin Cloak for Visible Light》
扫描电镜下的隐形斗篷。比例尺为5微米。在这张图片中,斗篷下盖住了一个约10微米宽,400纳米高的突起物。看不见对吧。
本文下一页:它并不是一件“哈利波特”式(弯曲周围光线)的斗篷
{pagination}
纳米天线类似于各种尺寸的砖状嵌段,各种不同的尺寸使其得以确定维持一致的反射光相位(否则可能会因为相位改变而被侦测到)。接着,他们共同反向曲折了入射光线,使其折射回其传送端,就像是一面平坦的镜子一样。而当保留纳米天线偏振, 就可以从镜中看到在其后的物体。
发明纳米隐身斗篷的团队成员(左起):Yuan Wang, Zi Jing Wong和Xiang Zhang. (Photo by Roy Kaltschmidt)
Source: Berkeley Lab授权使用
“我们也使用广义上的天线。电浆(金属的)天线可能比半个波长的入射光更小得多,而且它们也是宽带,这在之前已经被证实了,”张翔表示。
因此,它并不是一件“哈利波特”(Harry Potter)式(弯曲周围光线)的斗篷,或大多数超颖材料研究人员尝试的方式,而是透过限制平面镜的光线而隐藏其后的物体——因此,你知道有东西在那里,只是不知道是什么。
接下来,研究人员们打算找到进一步扩展这种隐形斗篷大小的方式,使其得以像布料那样制造出来,覆盖在物体上,或甚至将它织进服饰中。
“我们的下一步是扩展隐形斗篷的尺寸,并使其柔软可挠曲,真的更像衣服一样,”张翔表示。
科学论文《一种用于可见光超薄隐形斗篷(“An Ultra-Thin Invisibility Skin Cloak for Visible Light”)》作者Xingjie Ni
Source: Berkeley Lab授权使用
编译:Susan Hong
本文授权编译自EE Times,版权所有,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