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在讲互联网思维,仿佛不知道互联网思维就out了。雷军总结的互联网思维的四个要点是:专注、极致、口碑、快。这对于轻资产的软件公司来说是非常容易的:一个项目,只需一个产品经理,加一个设计,加前后端几个工程师,就可以直接启动。传播渠道就更快了,把产品放到应用市场,用户第一时间下载,第一时间反馈,周期短,效率高。
但是,用这种思维策略做硬件可行么?首先,硬件生产面临着流程复杂,环节繁多,成本居高不下的多种劣势,其次,如果新出的产品,不成规模的话,供应链就不会支持,这样就推高了成本;还有就是库存问题,就连小米这样的巨头都无法避免,更何况其他生手。
传统硬件厂商如何用好互联网思维
用互联网思维做硬件失败的例子颇多,包括百度的百度影棒,阿里巴巴的天猫魔盒,360的360特供机等,并没有得到想要的效果。往往都是,开始热闹非凡之后,没多久就只剩一地鸡毛。所以,在套用互联网思维做硬件时,还需要挖掘用户痛点,不可想当然。
随着高举互联网大旗的小米把硬件做的风生水起,短短几年就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至现在的规模之后,广大硬件厂商开始对互联网思维燃起热情,期待扩大规模。小米的成功也让供应链对于新产品的态度发生了改变,锤子科技罗永浩也在发布会上承认了这个事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传统硬件厂商的互联网化。
广大硬件厂商可以参照一些成功案例,寻找互联网硬件的一些规律。
规律一:找准消费者痛点
硬件在布局互联网战略时需要考虑包括市场成熟度、关联性强、符合国情与未来发展趋势等因素。例如,360公司推出的智键,基本沿袭了360的主线业务与移动联网的布局的逻辑要求,作为小型产品,定价低,主打安全和定位功能,对于小白用户而言,这款产品也是刚需。这种产品的定位及推广思路逻辑是没有问题的。
规律二:与互联网企业合作
借助已有的成规模的互联网企业的优势,能够帮助传统硬件企业快速推广自己的产品,避免在不熟悉的领域犯错。在互联网大潮的带动下,已经有了一批传统企业开始的转变。比如,视频监控巨头海康威视旗下的萤石,与移动互联网巨头微信合作,实现了智能视频摄像机与微信的互联互通。用户通过微信硬件服务好,可以与萤石互联网摄像机C2S实时交互。连贯特立独行、极具个性的手机厂商魅族,在巨大的互联网手机小米的攻势下,也展开了反击,与互联网巨头阿里合作,在14年底至15年初这段时间,已密集发布多款设备,开始布局硬件市场,争夺互联网入口。
规律三:开放合作
互联网精神强调开放,平等,合作。互联网公司也会吸收用户的意见,用于下一代产品的开发,用户也成为了开发者,这正是平等的体现。小米就是通过和用户做密切的互动来优化产品。小米论坛上每个星期会推出一个新的系统版本,更新的功能都来自于“米粉”的建议。海尔也成立了“智趣相投”粉丝团,通过与用户良好的互动,从用户实际装机体验,到专业定向“创客实验室”的成立,都能让用户参与设计属于自己的冰箱中来。
规律四:保持利润
虽然免费是互联网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硬件不同于软件,巨大的成本摆在那里,所以一定的利润率是维持经营的前提,至少在现阶段免费还不可行,甚至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企业仍然需要通过传统的硬件运营方式来赚钱。强悍如小米,拥有了数量庞大的用户群,其软件的营收也还没有达到维持公司运营的地步,而且,相信要达到这一步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同样,对外宣称自己是一家软件公司的苹果,占据营收半壁江山的依然是iPhone硬件的销售。
哈,趁年轻,带着互联网思维,赔钱进入伟大的智能时代,——还没来的请跑步进场
{pagination}
物联网:烧钱的机器,还是赚钱的母鸡?
IC巨头们过去一年在物联网领域动作频频,推出不少专门的产品/平台,但这些新产品,是烧钱的机器,还是赚钱的母鸡?
Marvell。Wi-Fi微控制器IoT平台支持新一代物联网设备与移动客户端、云服务及其他消费电子设备进行无缝交互。
博通。以WICED和WICEDSmart智能开发包,利用其低功耗连接技术,简化大量消费电子设备的WiFi和蓝牙连接部署,抢占市场。
Atmel。收购了低功耗Wi-Fi 和蓝牙解决方案提供商Newport Media。通过此番收购,Atmel将拥有业内最为完整的面向“物联网”的智能无线联网产品组合。
CEVA。从IP的角度出发全面包围物联网。在连结性方面,主要聚焦于Wi-Fi及蓝牙解决方案,当然也将涵盖其他诸多标准,比如Zigbee,PLC等;环境感知方面,主要是Sensor-hub;而信息处理方面,DSP应对物联网应用在处理性能与功耗方面的特殊需求。
Freescale。微控制器、传感器、模拟器件和网络解决方案全方位布局物联网。
IDT。无线充电两大标准PMA和A4WP宣布合并,为2015年无线充电市场发展开了个好头,是无线充电市场领头羊再次面临一大利好!
好消息是,包括以上公司在内的众多投身物联网的IC公司会在IIC China 2015春季论坛与读者见面,点击这里注册。
{pagination}
吐槽:物联网门槛低,元器件性能受限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物联网要实现万物互连,意味着传统的非联网设备都将被换代更新。我们知道,物联网涉及到工业控制/智能电网、安防监控、消费类电子、远程医疗、汽车电子、智能社区/智能家庭等多个行业。很多人都认为物联网行业门槛低、好进入,一时间都在往这个市场中挤。市场上一下子冒出了许多的“智能”设备。它们真够智能吗?从用户的抱怨声中可见一斑。
物联网设备的本质是要与云端相连。比如,可穿戴设备主要用于人体体征监测,这类设备只有连接到云端,才可能做到真正的专业数据分析。设备连接到云端后,也能使计算需求降低,从而降低能耗,提升效率,延长电池寿命。物联网产业更像是服务业,未来物联网将是一个以“数据”驱动为主的产业。万物相连所产生的庞大数据经过智能化处理、分析,能够生成商业模式各异的多种应用,而这些应用才是物联网的核心价值所在。
物联网产业,中国能否胜出的关键之一就看是否拥有作为产业核心技术的国产芯片。中国的芯片制造和设计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导致很多物联网设备都长着一颗“外国芯”。RFID、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基础,也是物联网技术突破的核心。我国的传感设备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涉及高端芯片研发的企业寥寥无几。由于缺乏高端芯片制造技术,国内企业制造的传感器普遍档次很低,成本也无法降下来。而且传感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也都存在隐患。
《电子工程专辑》网站版权所有,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