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发展壮大,未来也有着巨大潜力,借助可穿戴设备,可以发展出不用于以往的健康管理及医疗模式。在4月18日举行的“2014移动医疗、可穿戴新技术发展论坛”上,业界厂商分享了可穿戴设备用于医疗领域的最新发展。
在世界范围内,慢性病是造成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而1/3的疾病可以通过预防得到控制。疾病预防将成为今后医疗的主要方式。
在一些大城市,居民看病在医院等待的时间特别长,服务也是以面对面为主,这些属于旧模式。新的模式以预防为主,病人主动防护为主,足不出户可以得到很好的服务,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这种健康管理模式可以在健康医疗方面降低成本,改善医患关系。”
东软属于医疗健康服务的资源整合方,它提出了一种O2O(online to offline)的模式,即线上通过健康云,用户可在家完成低成本的自我管理,由远程的专家提供健康服务,同时,有些服务远程专家无法提供,用户必须到线下的实体医院来完成面对面的个性化服务,这种模式组合了东软和医院的优势资源。
他指出,健康管理是一种针对全人群的模式,包括健康人群的预防,以及患病人群的治疗。东软的“云+端“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把一个健康管理方案数字化到可穿戴式设备里,方案包括了运动、饮食、用药、测量等方面的管理。比如说,高血压药最有效的服用时间是在高压前的一到两个小时,东软通过对患者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计算出吃药的最佳时间,然后通过云端推送到可穿戴式传感器上供患者参考,另外,还可以根据腕表等设备追踪到用户的实时运动状态,以提醒用户及时运动。
2014年是可穿戴传感器元年,除了可穿戴设备之外,还可以用于便携式血糖仪、血氧仪等设备,实现实时测量。他说:“下一代可穿戴设备,应该是一种可以不改变人生活习惯的设备,比如,像耐克那样把传感器放在鞋里及衣服里。”
{pagination}
Intel数字医疗行业中国区总经理黄庆春则分享了Intel在医疗物联网方面的进展及一些新奇方案。
随着芯片体积越来越小,传感器种类越来越多,使得日常的设备包括衣服、鞋等都可以产生数据,把这些数据有着巨大的价值,另外,大数据的发展推动了数据分析的进步,这使得医疗物联网、移动医疗及可穿戴等技术开始蓬勃发展。
除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外,越来越多的设备包括睡眠监护仪、血氧仪等都能联入互联网,同时,这些设备也可以接收数据或者根据数据做一些形态上的变化。可穿戴设备也可以成为数据的接收方及处理方,除了被动接收数据外,也可以提供一些服务。
“目前,可穿戴设备的一个主要方式是把获取的个人数据传输到远端,而未来可穿戴设备本身将可以提供服务,发展到最后,它可以把体内或者体表内的数据通过自身的变化体现到显而易见的地方。”黄庆春说。
Intel就有相关的方案:由Intel开发的婴儿监护仪就是一块婴儿身上戴着的蓝色饰品,它无毒可咀嚼,能够通过传感器监测婴儿的生理信息,将发生的变化以颜色变化的信息呈现出来。
另外,还有可以监测佩戴者饮食习惯的假牙(假牙里装有传感器),可以通过监测汗液来判断运动是否过量,通过颜色的变化以告知用户的T恤等。
《电子工程专辑》网站版权所有,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