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降本增利强品牌 中移动有能力做大蛋糕

2013-09-23 阅读:
中国移动高调发布“移动智造”自主品牌,这在国内如火如荼的智能手机市场掀起了巨大波澜。如果从国外运营商所走过的自主品牌手机的历程来看,其实中国移动的这一招也是水到渠成之举,其目的是要以此为支点做大蛋糕,实现更大的“野心”。……

8月2日,中国移动高调发布“移动智造”自主品牌,这在国内如火如荼的智能手机市场掀起了巨大波澜。如果从国外运营商所走过的自主品牌手机的历程来看,其实中国移动的这一招也是水到渠成之举,其目的是要以此为支点做大蛋糕,实现更大的“野心”。

基础深厚 前景广阔

手机是产业链中最接近消费者的环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市场前景日益广阔,除了手机厂商,国外运营商其实也早就开始惦记起了这块蛋糕。在2005年前后,中兴、华为终端拓展海外市场,就是为北美和欧洲运营商(比如沃达丰、Orange等)代工生产手机。在亚洲市场,这一做法同样普遍。2006年前后,日本运营商全部采取定制贴牌模式,而自今年5月开始,泰国三家私营移动运营商也纷纷推出自有品牌手机。

而数据表明运营商此举收益颇丰。据ABI Research报告统计,2006年底之前全球有5,400万部移动运营商自有品牌手机推向市场。仅2006年一年,运营商自有品牌手机占全部手机市场超过5%份额,给运营商带来87亿美元收入。2011年,运营商自有品牌手机市场规模到已经超过1.27亿部。2012-2013年这个数据继续保持增长。

降本增利强品牌 一石多鸟妙棋招

成本的降低是运营商做手机的一个因素。2006年,华为助沃达丰推自有品牌3G智能机时,沃达丰高层透露,“如果从其它大型终端厂商购买类似手机,价格约在285美元至380美元之间,但华为手机比这一价格还要低30%左右。”

低价路线自然会抓住不少客户。Orange 2010年9月推出的名为San Francisco的一款Android手机,价格仅为99英镑,作为一款Android手机来说,在当时非常便宜实惠。沃达丰Smart手机于2011年上市,当时的零售价为90欧元(约合人民币829元)。将成本、渠道等环节的利润让给用户,靠终端吸引并稳定客户,事实证明这些国外知名运营商的做法已经取得了雪球效应。而中国移动8月2日发布的第一款双核手机M601,裸机仅卖499元人民币,其四核产品M701价位也比同类产品要低。

而从长远来看,中移动看上去更是为了抢夺移动互联网入口,这被认为是更具“野心”的做法。话说2013年上半年,国内三大运营商的移动语音收入迎来首次下降,但同期3G网络的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占比达47.6%,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212.3M,是移动用户平均接入流量的1.7倍。这应该也是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想推手机的一个原因。从国内三大运营商上半年财报分析,尽管有媒体称“三大运营商日赚4亿”,但实际上中国移动一家日赚3.5亿元,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利润并不高。业内人士分析,问题的根本是,互联网业务对三大运营商的语音、短信等业务替代严重,电信运营商对垒互联网OTT企业的迹象逐渐明显。

与联通和电信相比,中国移动在用户资源上占尽优势。坐拥7.4亿用户池,有地盘就不怕没增长,推手机确实是一个提振数据业务、夺取移动互联网主导权的引爆点。笔者想起,2010年韩国移动通信公司的“云手机”案例。在云计算服务等跃升为新的收益源的情况下,SK电讯和韩国电信公司的个性化云计算服务手机的推出在当时引起很大关注。而今,中国移动同样可以通过自有品牌手机内置自身应用,发展基于终端的NFC支付等各项增值业务,扩大自己的生态链,以手机为切入点,实现向移动互联网巨头的华丽转型,同时远远甩开竞争对手。加速推进TD,又为即将落地的4G终端树立标杆…未来是否能达到如笔者预见的雪球效应,我们拭目以待。

只有强强联合 才能保证品质

下面咱们来说说手机制造本身。话说现在,做手机并非难事。产业链早就成熟了,从设计、芯片提供、生产制造、OS提供等,无论是想自己生产,或者是找第三方代工,都能够较好地解决供应的问题。但面对供应市场的良莠不齐,笔者认为,在同等价格基础上,终端和配件把关是重中之重。

在这个终端为王的品牌时代,过硬的配置是吸引和保有客户的利器。中国移动自然深谙此道,对定制手机在标准规范、行业主导、以及合作伙伴选择方面要求非常严格,将其作为“精细化”运作项目。第一款自主品牌手机China Mobile M601堪称深思熟虑的严谨之作,运行的是Android 4.2系统,采用Marvell PXA988双核A9处理器,该机的安兔兔跑分分数为12336,业内人称“双核跑分王”。很多评测机构表示:这款双核芯片性能表现突出,与联发科MT6589四核处理器几乎处于同一档次,中移动技术工程师更是称该芯片“具有同配置产品中最高处理速度”。

此次中移动推出的M701/601两部手机,使联发科和Marvell两家芯片商受到了大量关注。联发科来自台湾,Marvell源自硅谷,都是较早进入TD市场的芯片厂商,其中Marvell更早些。然而两家公司却各有侧重,联发科高调昂进,致力于多核快进;而Marvell则低调得多,坚持主打高性价比。在代工方面,海信和比亚迪成为新宠,也让我们看到了国内代工市场的新生力量。

有人说,国内运营商高调做自有品牌手机是不务正业,在已经激烈的手机红海市场再搅局一把。但笔者认为,这对消费者来说未尝不是福音。而对中国移动来说,已有用户和渠道是其最大的优势,为何不在此基础上做大做强,何况已经有许多国外成熟经验可借鉴。笔者希望中国移动青出于蓝,同时也希望其自有品牌手机会改变此前的OPhone模式,结合4G网络打造多方钜惠的局面,真正兑现其“贴近大众消费者需求”的承诺。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推荐
    广告
    近期热点
    广告
    广告
    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广告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