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日前宣布推出新的交换产品,名为敏捷交换机,这种第五代交换机连接个人电脑、移动终端、打印机和数据中心来创建一张网络,其主要特点是,可以通过更新软件来升级,意味着客户每次想要增加新功能时不需要都替换交换机。而之所以第五代交换机叫“敏捷交换机”,是为了创造一个华为的自有产品品牌。这款新的软件可编程交换机将于9月上市。
“里面使用了华为自己的芯片,”徐文伟如此说。同时,第五代交换机的革新在于,其由硬件定义变成软件定义,这有点像以前手机中的功能机,不能下载软件,而现在大部分手机都变成智能手机了,可以上网、下载应用等。
华为企业业务BG总裁徐文伟表示,预计今年企业业务收入将增长40%至27亿美元。他同时将第五代交换机作为重要的“武器”,以此开拓华为在企业业务的地位。
徐文伟同时透露,最新的情况是,华为上半年的增长符合预期,预计今年企业业务收入将增长40%至27亿美元,到2017年,华为的目标是在这一领域收入超过100亿美元。而去年,华为企业业务的收入还仅为19亿美元,占整体收入的5%。
第2页:软件是可控制可升级 思科垄断的传统硬件更新模式受挑战
{pagination}
在谈到与思科的比较时,徐文伟认为,从企业业务的市场份额来看,华为还不如思科,但从敏捷交换机的技术来看,领先企业网市场的老大思科整整一代。
华为企业业务BG CMO张顺茂称,新一代交换机带来的变化,将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IP网络对质量是可感知的,遇到故障可以快速定位,软件是可控制可升级的。而在以往,网络质量的保障只能是“尽力而为”的,故障是难以定位的,业务的响应速度也是比较慢的。
“与此同时,由于软件是可升级的,硬件就不必频繁更新换代,这很好的解决了大型互联网公司及大型数据中心的实际需求。” 张顺茂表示。
而在徐文伟看来,“敏捷”交换机将有可能改变整个企业网市场的商业模式,就如同iPhone改变了手机市场的商业模式一样。不过他同时表示,“虽然华为在这一领域还没有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但是基于软件可升级的交换机和向第三方应用厂商开放的硬件平台,为孕育新的商业模式提供了基础和环境。”
徐文伟表示,多年以来,思科在企业网市场一直处于垄断地位,而这种地位使得思科的革新受到影响。“按照原有的商业模式,思科会更希望客户不断更换硬件产品,以获得自己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而不会推出新一代的智能交换机来革自己的命。”
张顺茂认为,随着华为第一家推出“敏捷”交换机,预计未来几年会有多家厂商推出类似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将有可能发生变化。
{pagination}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在新一代交换机中使用了华为自研的芯片,而在华为看来,拥有自研芯片是交换机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张顺茂称,与智能手机行业不同,如果每推出一款交换机产品都要等待商用芯片的话,那么交换机产品根本不可能出现更名性的变化,芯片厂商也不会专门为了一个厂商去研发一款芯片。
对于新一代智能交换机,华为显得很有信心。徐文伟称,虽然华为2011年年初就成立了企业业务BG,但是企业BG真正开始起跑是在2013年,2011年和2012年的华为企业业务还基本处于搭建团队、收购华赛整合资源、在企业业务市场摸爬滚打探索的阶段。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华为犯了很多错误也交了很多学费。”徐文伟称,但是现在华为已经找到了适合华为拓展企业业务市场的道路。
今年年初,华为的企业业务明确了三条战略:一是执行“被集成”的策略;二是把业务聚焦在重点国家和重点市场;三是要“做品牌”。
徐文伟表示,该公司今年已经向企业网络设备领域投入了6亿美元研发资金,去年全年仅为5亿美元。他还预计,华为的研发费用将进一步增长。
目前,华为企业业务占华为公司总体收入的比重还非常小。根据华为之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华为企业业务营收19亿美元,同比增长26%,但占华为公司总营收的5%。而根据华为公司的整体规划,2013年华为企业BG全球收入增长预计将在40%以上,达到27亿美元。到2017年,华为企业BG营收规模计划将达到1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