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93纳米微影技术在半导体制程技术蓝图上已经接近终点,下一代应该是157纳米微影;德州仪器(TI)前段制程部门经理Jim Blatchford虽然才刚完成采购先进157纳米微影系统的协商,他还是有点担心这种未经验证的技术。
所以Blatchford跑去参加一场在2004年国际光电工程师学会(SPIE)年度会议中举办的157纳米微影技术讲座。但当他走进会议室,却惊讶地发现几乎没人,室内安静到能听见外面滴滴答答的雨声;可见157纳米微影技术出了什么差错。
后来Blatchford发现,与会者都挤在193纳米浸润式微影(immersion lithography)技术会议室里,讲师还声称,工程师毋须冒险采用157纳米微影技术,他们只需要把接近晶圆片的缩影镜头(reduction)浸到水里,就能通过水的折射率(1.44)提升镜头缩小倍率。若使用折射率更高的液体,还有可能将193纳米微影技术的寿命更进一步延长。
“让我最惊讶的是,大家是如此快速地采用了浸润式微影技术;一旦有种可行的技术完成开发,每个人立即就能上线采用。”Blatchford表示。
193纳米光源在65纳米节点会遭遇清晰度的限制,但通过浸润式微影技术可将其使用寿命延续至40~45纳米节点(来源:Nikon)
下一页:浸润式微影技术或伸至10纳米节点 “蜗牛式”EUV终被淘汰?
{pagination}
浸润式微影技术被如此快速接受的原因,是因为奠基于经证实的浸润式显微镜(immersion microscopy)原理。该原理可回溯至1600年代,由英国自然哲学家(natural philosopher) Robert Hooke所提出;到了1800年代,由义大利天文学家与显微镜专家Giovanni Battista Amici证实。1900年代,浸润式显微镜技术已经成为科学。
上述原理是利用光通过液体介质时会弯折的特性──把笔直的筷子插在装满水的玻璃杯时,会看到好像折断了──因为如此,显微镜的影像透过浸湿的镜头会进一步放大。相反地,当光线通过浸在液体中的微缩影镜头时,就能将影像藉由折射率进一步缩小。
目前我们已知,结合浸润式微影技术与多重图形(multiple-patterning)技术──也就是将光罩分成多个部分,分在不同的步骤进行曝光──标准193纳米微影能延伸使用至32纳米制程节点;而透过采用更复杂的多重图案以及高折射率的液体,193纳米微影的寿命还可望再进一步延续。
“英特尔已经完成32纳米制程节点的三重图形技术,许多工程师也在讨论于14纳米节点采用多重图形;”Blatchford表示:“还有其他一些技巧能用来将间距加倍,使浸润式微影技术有机会延伸至10纳米节点。”
深紫外光(EUV)微影技术还在开发阶段,许多半导体大厂也表达了一旦该技术开发完成就会采用的意愿;但其他业者现在预期,浸润式微影技术、多重图形以及高折射率液体,将让193纳米微影设备一直走到国际半导体技术蓝图(ITRS)目前的终点──8纳米。
“很难说是否会有某种革命性新架构出现,让芯片制程能进一步超越技术蓝图目前的终点;”Blatchford指出:“但英特尔曾公开表示,就算EUV技术永远无法成功,浸润式微影技术还是可能延续到目前半导体技术蓝图的终点。”
包括Nikon、Canon与ASML等设备业者,过去十年来都致力于让EUV成真;该技术使用的光源波长仅有10纳米,因此理论上能达到次5纳米(sub-five nm)节点、也就是仅有几个分子的宽度。不过到那时候,碳材料电子元件可能已经发展出新的技术蓝图,我们再也不需要微影技术、蚀刻光罩,未来的IC会从原子层级开始就自组装成完整的电路。
翻译:Judith Cheng
本文授权翻译自EE TIMES,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