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经济疲软已经在亚洲造成了涟漪效应。日本松下公司(Panasonic)就是最近在这一波长期经济低迷下强烈感受到严重冲击的一家公司。
就在几个月前,Panasonic才刚宣布开始在欧洲销售Eluga智能手机,而在上周却改变了这项决定。根据各项消息来源,Panasonic这家日本巨擘决定将在2013年3月以前停止在欧洲的手机销售业务。
这项决定只是Panasonic公司展开组织重整的部分计划之一。该公司还计划在明年春天以前逐步缩减在日本的业务、重新调整整个移动业务、冻结在其马来西亚工厂的太阳能面板投资、巩固PC用小型锂电池的国内生产,以及将公司内部的88个业务部门减少到56个。
Panasonic退出欧洲智能手机市场的决定,并未对于业界长期观察家带来太大的震撼。Panasonic也曾在2005年撤出欧洲手机市场,在今年4月卷土重来,并对于其Eluga手机寄予厚望。然而,欧洲持续陷于经济危机中,削减了Panasonic的这些期望,也拖累了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
该公司在日前发布截至9月30日的六个月以来的销售业绩下滑9%,严重亏损8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损失更高5倍。
尽管欧洲买气疲软,加上来自苹果(Apple)与三星(Samsung)的激烈竞争,对于Panasonic的手机销售造成压力,而该公司面临的困境更反映出冲击全球消费电子公司的普遍议题,特别是对于亚洲地区的厂商而言。
例如,普遍生产可自由互换TV与客厅家电的新元件(这是长久以来支撑日本在特定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占优势的主因)、日元强势以及逐渐老化的生产厂房,已经让日本公司的竞争力滨临危险之中。同时,针对下一代消费产品的研发与创新也受到限制。
无论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或是所有的因素造成了Panasonic公司目前的情况(由瑞萨收购案看收购多家日企受阻的背后),现在看来已经不重要了。木已成舟,该公司已明显感受业务决定带来的伤害了,而今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这家日本消费大厂接下来将怎么做?
组织重组或许是必要的第一步,对于无法再为公司创造一定利润的产品组合与业务单位,大刀阔斧进行精简。但是,在预算削减以及计划中止之后呢?(贷款和调整,真的可让日企化险为夷?)
无论Panasonic以及其它消费电子市场的厂商们是否能成功打入这个市场领域,都还存在着一个更广泛的问题。近来我们不断听到一些公司由于所投入的市场还不成熟或业务状况不如预期等原因而退出该领域。然而,其它厂商,如苹果与三星乎发展得十分顺利。那么,在像Panasonic等其它竞争厂商的策略究竟什么出了问题?他们又应该怎么做才能提升竞争力?
{pagination}
仍在挣扎求生的日本消费电子大厂夏普 ( Sharp ),目前正面临着因严重亏损而危及其独立性的危机。
夏普预估其全年净损失达4,500亿日元(约56亿美元)。今年八月,该公司预估的全年净损为2,500亿日元。
在11月1日公布的财报中显示巨额季亏损以后,该公司表示目前正处在“严重的负营运现金流”情况下,并强调对夏普作为一家独立营运公司的未来越来越感到忧心。
面对残酷的现实,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日本公司现在只剩下几个选项。(纵有顶尖电视技术 夏普亦在劫难逃?)
尽管采用变卖资产和裁员双管齐下的补救措施,夏普仍深陷危机。该公司上个月获得了3,600亿日元(约46.4亿美元)的银行团贷款。这笔贷款预计将持续到2013年6月30日,为这家不断寻求其他存活机会的公司提供短期救济。
但夏普还有时间吗?今年8月,标准普尔将夏普的信用评等降到垃圾等级。而之后这家电子业巨擘仍然持续着巨额亏损。
“夏普的流动资金情况一直乏力不振,这家公司在内部现金流不足加上融资环境不利等条件下,一直高度依赖短期借贷,”这家评等机构表示说。
夏普能吞下他的骄傲,对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提出的条款让步吗?
富士康今年三月同意以每股550日元获取夏普9.9%的股份,总共将提供给这家日本公司669亿日元。但之后两家公司重新展开谈判,而夏普的股价也下跌到38年来的最低点,今年八月中旬来到164日元。八月底,两家公司高层在大阪举行的谈判陷入僵局。
截至目前,两家公司都还未提出良好的整顿方案。
据日经(Nikkei)报导,夏普总裁Taashi Okuda表示仍持续与富士康协商,另外该公司也正在考虑其他的合作。
尽管Okuda并未详细说明,但当地媒体推测,夏普已与苹果(Apple)、英特尔(Intel)、Google 、微软(Microsoft)和惠普(HP)等公司就投入资金以交换夏普LCD技术的可能性进行接洽。但目前还未有任何确认的报导。
日本业界人士指出,夏普目前的情况与挽救瑞萨(Renesas)的芯片业务情况类似。日本财政部官员对于可能失去夏普技术优势的担忧也正在升高。
夏普今年七到九月的季财报显示净损失2,491亿日元(约31.1亿美元),去年同期该公司获利94亿美元。营收部份为6,455亿日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另外,夏普也认列来自重组成本的844亿日元额外损失。并减少610亿日元的递延税项资产。
翻译:Joy Teng Susan Hong
本文授权翻译自EE TIMES,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