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过去五年里创新在基本结构和方式上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感觉在经济危机之前就有了,而且这和2008年发布在大西洋月刊上发布的文章《Google是否在让我们变蠢?》也没有关系。(当然,关于这个观点也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比如最近有一些仓库管理员不得不努力通过小订单来赚钱。)
看起来研发和创新似乎都变成了一种直线型甚至确定性的流程。就好像我们已经知道了目标所在,接下来要做的只是开发出技术并克服障碍来达到目标。芯片行业大力推广的发展路线图,就是这种创新方式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它既是一个指引图,又是一种约束。
互联网催生了这种目标式思维。首先你已经知道了自己要搜索什么(比如“metals resistant to X”),然后你会进行搜索,接着你很快就会找到很多你想要的内容,或者至少获得一个不错的观点。一切都是这么直接,而互联网和搜索引擎正是擅长于发展这样的搜索。如果你知道你的目标,那事情将会变得非常简单。
但如果你回顾一下那些意义重大的创新,就会发现很多都不是源于这种有目的性的探究,而是来自运气、巧合、偶然、采用不相干领域的开发成果以及很难预料的相互作用。
例如,某一创新者开发出了一种硬度很大的导电塑料,虽然这种材料不能立刻用于某种应用,但另一个人却可能因为在《大众机械》杂志上看到关于它的信息而获得灵感,将其用来包装并保护电源模块。
相比于有目的地在互联网上搜索,这种随意浏览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激发这种“这看起来很有意思”的灵感。
由于采用不相干领域的开发成果而实现创新的例子,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书面记载。James Burke的《Connections》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试想一下,如果采用直线型研发方式,能将伽罗瓦的代数学理论(约在1820年)、海明纠错编码(1950年)、霍夫曼数据压缩编码(1952年),以及后来的CCITT G3传真机标准(1970年)联系在一起吗?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指责互联网扼杀了创新。我关心的是真正创新的本质是如何改变的。真正的问题,会不会是我们已经在某一领域的技术上实现了改进,但没有人可以跟得上或者理解其它领域的进步,而且也没有时间去做这个事情呢?无论你去参加任何技术会议,都会看到很多的改进成果和理论,但大部分都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看看那些会议、文献或者刊物上的内容,你就会发现关于如此多狭窄的论题,你需要了解多少了。
所以,也许并不是互联网的错误,而是我们自己的错误,导致技术进步让创新变成了一场我们无法重施故伎就能赢下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