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产品和PC外设生产中心,中国已成为微控制器单元(MCU)产品的最大买家。2007年,中国在全球MCU市场的占有率为14.5%。2007年中国的MCU市场消费量达24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13.4%。2007年,用于数据处理、汽车及工业电子的MCU呈两位数增长,其中用于数据处理领域的MCU年增长率达31%。据iSuppli预测,2012年中国MCU总体市场将达36亿美元,相当于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9%。
目前,数据处理应用是MCU的最大市场,这是因为中国是平板显示器、智能卡和PC外设的全球生产中心。2007年,MCU在数据处理领域的营收为6.99亿美元,iSuppli估计2012年数据处理方面的MCU营收将超过12亿美元,这意味着12%的CAGR。
MCU的第二大流行应用是消费电子产品,2007年其营收为6.9亿美元。这一市场预计在2012年将增长到9.71亿美元,CAGR为7%。
iSuppli预计汽车和工业电子市场将推动中国MCU市场的持续增长。当前,全球的汽车电子厂商都在积极扩展自己在中国的产能,而中国本土厂商也逐渐进入这一市场。汽车电子MCU营收预期将从2007年的2.74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4.8亿美元,CAGR为12%。加上工业电子市场,2012年MCU营收将达7.43亿美元,比2007年的5.79亿美元大幅增长。
中国MCU供应商排名
iSuppli把全球MCU市场划分为三大块: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大陆。其中,日本和韩国供应商拥有专业的系统设计和制造技术,在消费电子产品方面实力强大;美国和欧洲供应商在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方面更为成功。中国台湾和大陆的供应商则侧重于低端消费电子产品。
瑞萨科技2007年是中国市场中的最大MCU供应商,飞思卡尔半导体和Microchip Technology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表1:活跃在中国市场的前十大MCU供应商
MCU市场发展趋势
首先,MCU正在集成越来越多的功能,包括集成USB接口、LCD驱动器、模数转换器(ADC),以及为MCU提供互联网连接的TCP/IP等通信协议,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另外,越来越多的MCU具有片上非易失性内存,主要是闪存。MCU的非易失性内存也可以采用MRAM和FRAM。
第三,随着应用工程师在现有及下一代系统设计中逐渐采纳复杂的元件,MCU市场继续向16位和32位器件转移。这就要求半导体供应商相应地提供8位、16位和32位MCU。
作者:孔晓明
行业分析师
iSuppli公司中国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