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改变了对Intel新型小尺寸Atom处理器的看法。由这个半导体业界的巨人提供的小小芯片,却可以提供大型手持网页浏览体验所需的功能。我最初的想法是:当你已经被笔记本、智能电话、iPod、蓝牙耳机,或者其他什么电子产品包围时,谁还需要移动互联网设备(MID)?后来我又听到一些吉比特MID原型机的消息改变了我的想法。
该设备非常简洁,我认为可以作为iPhone的替代品。当然,里面并没有集成电话,但这并不是障碍,你可以轻易地在MID内插入一部电话。那也正是HTC在“Shift”上所做的事情,一部超级移动PC加上一部电话。
好,那我开始前进一步,将电话与MID和超级移动设备合并在一起。不幸的是,这也正是我在三月份时一直纠缠不清的问题,那时我写下了“Intel的Atom处理器无法消除UMPC困惑”一文。
我当时的观点是:太多的机型(以及处理器)都在争夺一个消费者,而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设备——智能电话。
“MID”这个词,代表移动互联网设备,是我在电子设备领域听过的最差劲的术语。(MIB,即移动互联网浏览器也是如此,同样的糟糕。)我可以走进任何一家商店,询问iPhone、iPod、智能电话、超级移动设备,甚至UMPC。但如果我想要走进一家本地的移动电话商场并询问MID?绝没可能!
问题不在于这些设备本身,也不在网络,或者什么延迟问题。情况就是这样:iPhone连接到Wi-Fi网络,结果很好;iPhone在EDGE上,结果就不那么好。
仍然像我在一开始说的那样,我在重新考虑我的立场。主要是最近两则消息促成了我的转变。首先,感谢TG Daily,我对Intel的出发点有了更好的了解。也就是,他们追求超额利润的出发点。据TG Daily报道,Intel制造每个Atom的价格是8美元,而其售价却高达135美元。就像他们在硅谷说的那样,“太爽了!”
这里面最有意思的是它还打了Intel传统制造模型一个耳光。长期以来这个芯片界的巨人都在最拉风的芯片上赚取最高的利润。这也是它不断地推出新的,最尖端的双核及三核SKU的原因之一。简单的东西在食物链上是廉价的,而晶圆厂却要不断地收回投资。那些蹩脚的芯片(并无冒犯之意)价格没有那么高并且对利润的贡献也更小,但这并不糟糕,因为相对而言,其生产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现在Intel明确地指出了如何从旧鹅身上依旧得到金蛋。或者说,采用低端设备生产的处理器仍然可以保持高利润值。采用的手段就是Intel不必添柴,还可以将旧币翻新。他们只要给MID创造出(差不多是连拉带扯)一个真实的,并且足够大的市场就行了。
这样搞起来也并不容易。实际上,PC和手机(后者的市场Intel几乎未有涉足)之外,几乎想象不到什么需要大规模计算功能的市场了。
这也是为什么吉比特MID如此引人注目的原因,它是个很酷的玩意儿,或许只是没什么实际的用处。所以我现在想的是其实MID可能并没有那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