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围绕数字电视做“文章”的2006年中国消费电子

2006-01-12 蒲文清 阅读:
无论市场容量还是技术发展前景,数字电视、有线电视机顶盒和IPTV都是最值得期待的产品。然而,真正的现状是:数字电视在中国国内的应用还待时日,机顶盒依然是基本功能型主导,IPTV的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2005年的消费电子市场可谓是数字化实施年,众多的数字技术开始真正走入到消费者的实际生活。具体而言,以数字电视概念为主的机顶盒在很多大城市中已经开始整体平移,业内人士透露,2005年全国有线机顶盒出货量在300万到500万之间;IPTV在上海和广东已经进入试运营操作之中,预计全年的用户量在数万户左右;尽管真正的数字电视在中国并没有上市,但以支持MP3、JPEG、MPEG4功能的USB接口、读卡器以及HDMI接口的数字化功能已经成为多数高端电视的卖点,中国出口到欧美的电视中数字电视已经成为主流。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能看到在数字化的概念背后的现状:电视的同质化依然严重,产品差异化设计困难重重;机顶盒依然“基本功能型”为主,功能和性能创新设计缺乏市场支持;IPTV面临很多技术和非技术性挑战,前景并不明朗,不宜过度期待。

有线机顶盒成倍增长,“基本功能型”继续主导

2005年在深圳、青岛和重庆等城市中,有线机顶盒真正进入整体平移阶段。以深圳为例,今年有线机顶盒的拥有量将超过60万台,而在去年同期,全国的总量也几乎就在这个数字上下。深圳同洲电子IP研发中心副总经理、IP国际业务副总监曹莉华女士表示,同洲2005年全年数字有线机顶盒出货量在200万左右,而该公司占全国总量的40%左右。她同时认为,2005年这些大城市的成功平移将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2006年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开展数字电视的整体平移,她认为2006年中国机顶盒市场将完全能实现翻番增长。作为全球最大的机顶盒IC方案提供商,意法半导体公司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Bob Krysiak给出了更加乐观的估计,他认为2006年机顶盒市场的增长将会超过3倍,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顶盒市场。

图:全球一体化数字电视出货量按区域的分布。

然而,由于目前有线机顶盒推广模式主要以免费使用为主,产品开发成本压力很大,除了因为运营商要求大部分产品支持数据广播功能外,产品在功能上几乎与4、5年以前并没有差异,基本都是带EPG、支持条件接收、支持数字广播以及部分集成了浏览器的“基本功能型”机顶盒。创维数字技术公司技术支持经理王立军表示,运营商整体平移要求产品低成本,因此开发商在功能开发上以满足基本的收视要求为主。由于国内主要城市还在数字电视业务推广的初级阶段,这种状况预计在2006年不会有大的改变。

尽管主打产品依然是基本功能型机顶盒,然而由于各地运营商所支持的条件接收方案不同,一些运营商甚至对系统的硬件平台都提出要求,因此开发商除了开发一些针对未来需求的新产品外,更多的开发工作就是针对不同运营商的“客户化”工作。曹莉华表示,通常一个不同的条件接收方案的集成、测试和认证过程需要1到2年的时间,因此需要提前开发针对不同需求的产品。中间件的集成也具有类似问题,由于中国国内尚未在中间件上统一,为满足运营商的不同需求,开发商需要推出集成不同中间件的产品。此外,当前机顶盒用户反映较多的操作界面不友好、性能不稳定以及发热等问题也是开发商不断进行产品优化的工作之一。

随着一些城市实现整体平移后,运营商期望增加业务和盈利能力,无疑提供更多增值功能的机顶盒将是必然的要求。曹莉华认为,IPTV已经对数字有线形成了实实在在的挑战,必须增加具有比较优势的功能来吸引用户,一些运营商在平移之后希望推高端机顶盒。上海、深圳和青岛等城市已经部分实现了有线网络的双向改造,基于Cable modem的双向数字业务已经可以实现。此外,一些机顶盒开发商已经或者计划推出针对那些具有更高功能和性能要求的用户开发个性化的产品,如支持USB 2.0 OTG、支持内置或外置PVR功能。机顶盒的中间件集成已经在一些公司产品中实现,如创维数字技术公司采用上海高清的中间件机顶盒已经在内蒙发货,同洲已经推出集成多种中间件平台的机顶盒。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运营商来说,基于中间件的业务模式并没有明确。高清显示作为数字电视最大的卖点,由于节目源的非常有限以及高成本,未来一段时间内高清机顶盒还难以形成批量。

由于不同运营商对机顶盒有不同的功能要求,而整体平移的目标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使开发商期望采用更具设计灵活性、低成本和更低开发难度的系统方案,为减少用户对机顶盒性能不稳定的投诉,方案的成熟性和稳定性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此外,随着整体平移在大城市完成,推出更高性能和更多增值应用功能的机顶盒已经进入开发商的开发计划,事实上像同洲和创维数字技术公司这样的领先开发商已经推出了各种高端方案,这些方案通常集成了中间件、具有双向传输功能、更好的图形和用户界面以及丰富的接口。对于这些高端产品的方案选择,曹莉华认为最重要的是看芯片的处理能力、芯片底层的功能支持,例如对中间件的支持、OSD的支持、OSD叠加的层数、2D/3D的处理、图形加速处理以及数字版权管理等。在接口方面,针对高清的方案一般需要支持HDMI、支持USB2.0 OTG。当前半导体厂商推出的系统方案就充分考虑了这样的需求,例如飞利浦公司2005年推出的STB22x系列解决方案就集成了USB2.0 OTG、支持PVR功能;而一些针对DVB+IP的双模机顶盒,需要系统方案支持MPEG4、H.264解码功能,未来甚至需要支持更多的主流格式,如STB22x计划在2006年增加对H.264 HD和WM9 HD的支持。

观望中的IPTV

IPTV因为中国电信和网通公司的积极推动而受到业界的极大关注,目前杭州已经进入实际的应用阶段,广东和上海已经开始试运营。通过媒体的大量报道,IPTV似乎即将带来新的消费风暴。在热炒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多一些理性的思考,中国的IPTV天生就有很多不足之处,实际运营中依然存在很多技术和人为的一些困难,中国IPTV的发展短期不宜过高期待。

首先,当前有线机顶盒推广最有效的模式是免费送机顶盒,然而由于IPTV机顶盒的功能复杂性更高、研发成本以及软件和硬件成本更高,有线机顶盒这种模式在IPTV的业务中拷贝压力更大;其次,中国国内推行IPTV在主要服务内容上与数字有线电视存在竞争,由于带宽限制难以传输高清内容,如何实现差异化的业务模式仍不清晰;IPTV不存在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的政策支持和用户优势;内容提供商和运营商的利益纷争仍无定论...。另外,以广东电信的IPTV运营试点为例,目前共采用了UT斯达康、华为和中兴三家的系统,每个厂商的系统、内容格式、点播服务器采用的协议都不一样,因此必然导致各自相匹配的IPTV机顶盒不同。

王立军表示,运营模式对IPTV的发展很关键,基于IPTV运营商可以开发网络浏览、视频通讯、游戏、远程医疗以及一些特定的应用,这些内容的提供、服务支持以及应用开发涉及到一个完整产业链,产业的培养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康佳集团高级工程师陶显芳认为,目前电视节目源丰富,用户熟悉这种收视习惯,而IPTV操作麻烦,一般是先下载后看,目标用户群体有限。而他也同时指出,由于当前有线电视机顶盒仍然以单向节目传输为主,IPTV支持互动收视成为推广的最大卖点,基于互联网的节目灵活性也是IPTV的一大的优势。曹莉华对中国的IPTV市场持观望态度,她认为中国国内城市有线电视高度普及,以电视节目内容为主的IPTV业务推广直面有线数字电视的竞争,而她更看好IPTV的国际市场。她表示,由于国外有线电视一般不及中国普及,通过IPTV提供更好的数字电视节目以及丰富的互动功能对用户具有很强吸引力。曹莉华表示,目前全球真正成功推广IPTV的案例很少,她认为2007年和2008年将会快速增长。

电视数字化概念开发面临的挑战

中国的彩电无论在市场和产品开发上在2005年都出现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变化:一方面平板电视继续快速增长,全年销量估计超过180万台,在中国的大城市中平板电视销售额已经全面超过CRT彩电,液晶彩电全面超过等离子电视,32寸液晶电视已经成为平板电视的主流;在技术方面,硬件方案集成度继续提高,一些去年还停留在发展趋势讨论中的功能和性能在当前的主流方案中得到广泛支持,例如USB和HDMI接口、数字解码从8位全面过渡到十位、支持MP3、JPEG解码。此外,传统的CRT彩电在产品技术上出现一些变化,例如短管CRT彩电、34寸和28寸系列的16:9 高清CRT彩电已经面市。

然而,这些更多的是一些表象的东西,中国彩电厂商产品同质化严重,关键是缺乏自主开发能力所致。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坦言,国内的彩电厂商所用的方案几乎都是大家所熟知的方案提供商的“Product ready”方案,不可能实现差异化,最大的差异化就是“宣传概念的差异化和外观的差异化”。同时他也无赖地表示,差异化设计意味着产品的不同定位,这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性,而同时在产品模具、测试验证、以及生产流程方面带来巨大的成本增加,开发成本高和市场需求风险的矛盾对于利润本身微薄的中国彩电厂商来说压力可想而知。某半导体公司电视技术经理胡诗强表示,中国彩电厂商缺乏底层开发的技术积累,以读卡器功能为例,绝大多数是直接购买模块实现,很少直接开发。事实上,数字电视的开发更多地涉及到软件层面的开发,中国彩电厂商在这方面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才和更多的技术积累。

数字化是中国彩电厂商热衷的概念,然而真正的数字电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难以在国内推出,目前国内有线电视运营商的条件接收标准不可能统一,尽管机卡分离尽管技术成熟,但机卡分离一体机还主要停留在彩电厂商用于宣传的样机阶段,电视+机顶盒的模式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全球的一体化数字电视在未来五年内将快速增长,根据意法半岛替公司提供的数据,预计到2010年一体化电视将占50%。一些国内厂商也推出了所谓基于IP概念的产品,如长虹的“视际通”、TCL在2005年高交会展出能上网的电视,甚至有厂商宣布三年内淘汰不带IPTV功能的平板电视。然而,这些概念产品真正进入规模市场还须待时日。胡诗强认为关键问题是用户的使用习惯上还存在很大的障碍,而曹莉华表示,电视中集成IP接口和浏览器是可行的,但是如果将IPTV的机顶盒功能集成并不具有现实的意义。IPTV业务并未实现标准化,彩电厂商需要针对不同的运营商,甚至对同一运营商的不同系统提供不同的产品。

作者:蒲文清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推荐
    广告
    近期热点
    广告
    广告
    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广告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