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研发投入越多就一定越成功?

2016-08-26 11:22:00 Fred Molinari 阅读:
在研发(R&D)上投入大量的金钱并不能保证新产品一定成功。它还需要有力的领导者以及对于市场的了解...
广告
编按:本文作者Fred Molinari为美国Data Translation公司前任CEO

每一家技术公司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创新。这从一家公司发布新产品或财报数字时就能听到,或者当他们夸耀自家公司花了多少钱在研究与开发上。然而,为了开发新产品与技术而投资于研发,就一定能成功吗?并不尽然。它还必须考虑到公司的眼光以及领导能力。

为了让员工和投资人了解公司在研发方面不遗余力,许多公司的管理团队都会明白指出在研发上投资了多少金额。这种研发投资的多寡,目的在于缓解任何对于新产品线是否稳健的顾虑。一般来说,必须要有充裕的研发水平,才足以显示新产品的前景,但R&D的花费是衡量成功的良好指标吗?

遗憾的是,许多公司很少提供构成其研发开销数字的详细分析。不但未加分类或分析现有的产品与支持,也缺乏与该领域有关的固定技术问题或行政成本等等。与研发有关的整个数字包罗万象地涵盖了与过去、现在或未来产品有关的任何技术。因此,一家公司可能花费其研发投资于支持与升级现有产品,而不是真的在开发新产品。

当然,许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总会讨论到未来的绝佳可能性。毕竟,这是让每个人对于未来前景感到振奋之处。遗憾的是,这大部份都是不实际的。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数字。2015年,苹果(Apple)在研发上花费了80亿美元(约占销售额的3.5%),并即将迈向100亿美元大关。四年前,该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约24.3亿美元(2.1%)。IBM则花费6.3%或53亿美元。思科(Cisco)则花费约62亿美元,研发比重约有12.6%。

从这些公司在研发上的投资看,他们显然着充足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其开发新产品。但是,有没有一个“正确”的数字可说明该花多少?

按市值(股价乘以股票数)来看,Apple是业界最大规模的公司,不仅主导研发支出,并逐步提高研发支出的比重,从2012年时的2%,提高到2016年时约4%。事实上,随着今年的iPhone销售持平或甚至下滑,这一比重可能提高更多。尽管已经投资了80+亿美元,Apple的产品项目仍然着重于逐渐增加iPhone的一些“新功能”,而不是一个全新的产品类别。

尽管Apple可作为研发支出方面的范例,它也留下了许多问题。研发支出是否够高?是否仅狭隘地着重于“智能手机”或是能够广泛地应用在未来将会变得明确的许多领域?研发资源又该如何评估?而它对于未来的产品还能带来更大的效益?这一笔支出(2016年约4%)是否足够让思科等公司将销售的10%以上用于研发上?

什么才是最佳策略?

事实上,并没什么好办法可确定研发金额是否“恰到好处”。例如,在1970年代,IBM在研发方面的支出比起其他计算机公司的全部投资金额加总起来更高。这一市场气度让其他竞争对手望而生畏,并使得客户在IT需求方面都选择了IBM。该公司并以这一业务策略,成功地拓展至其他的业务。因此,早在1980年代初,该公司的工程师就开发出PC,为IBM在个人、商业以及工业计算机领域创造出广大的市场;然而,遗憾的是,由于该公司无法善加利用PC及其所打造的市场优势,使其主导地位逐渐式微。

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开始发现,他们很难在开发新产品方面有所创新。大部份的开发进展似乎仅止于现有产品线的后续更新。在大企业中虽然也有较多的人才,但其官僚主义也经常干扰了新的想法出现。

其结果是,大公司为了强化其产品线与创新的市场领域,开始大举收购规模较小的公司。这些收购行动就在一个成长缓慢的经济背景下快速成长,并进一步延伸至大公司开始对内或对外资助一些创新业者。这些努力的成果是相当多样的,主要取决于这些投资公司对于所投资的业者所进行的控制程度。
20160825 RD NP01P1
大企业中的领导人也可能吸引投资。例如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马斯克(Elon Musk)等企业家可以指挥工程人才以及外部投资,因为他们了解产品与市场的能力是无庸置疑的。他们也十分熟悉自家产品的技术以及潜在用户。他们能够极其灵活且专业地讨论每一方面。因此,这些领导者可能吸收到愿意效忠这家公司的工程师以及投资者。然而,这些领导人确实也透过收购小公司来获得技术以及新市场领域。

具备了解市场与技术的领导能力,才是成功的唯一重要基础。

编译:Susan Hong

本文授权编译自EE Times,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EETC wechat barcode


关注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请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